- 年份
- 2024(6164)
- 2023(8978)
- 2022(7456)
- 2021(6658)
- 2020(5573)
- 2019(12415)
- 2018(12523)
- 2017(24238)
- 2016(13035)
- 2015(15037)
- 2014(15305)
- 2013(15600)
- 2012(15289)
- 2011(14137)
- 2010(14708)
- 2009(13915)
- 2008(13742)
- 2007(12705)
- 2006(11918)
- 2005(11342)
- 学科
- 济(68379)
- 经济(68310)
- 业(38404)
- 管理(37528)
- 企(28367)
- 企业(28367)
- 中国(23997)
- 地方(21288)
- 方法(20944)
- 农(20471)
- 数学(17857)
- 数学方法(17728)
- 业经(16592)
- 技术(16203)
- 制(14472)
- 农业(13755)
- 银(13655)
- 银行(13638)
- 行(13326)
- 地方经济(12547)
- 贸(12482)
- 贸易(12465)
- 融(12329)
- 金融(12329)
- 财(12161)
- 易(12041)
- 产业(12015)
- 发(11747)
- 学(10835)
- 环境(10352)
- 机构
- 学院(201467)
- 大学(198912)
- 济(90143)
- 经济(88191)
- 研究(74135)
- 管理(73679)
- 理学(60659)
- 理学院(59972)
- 管理学(59219)
- 管理学院(58819)
- 中国(58677)
- 京(44284)
- 财(42468)
- 科学(41757)
- 所(38118)
- 江(34144)
- 中心(33875)
- 研究所(33587)
- 财经(31961)
- 农(31957)
- 北京(29434)
- 经(28606)
- 范(28483)
- 师范(28241)
- 州(27758)
- 经济学(27584)
- 院(26270)
- 业大(25938)
- 经济学院(24844)
- 农业(24484)
- 基金
- 项目(117569)
- 科学(92146)
- 研究(92106)
- 基金(81405)
- 家(69151)
- 国家(68517)
- 社会(58584)
- 科学基金(57721)
- 社会科(55734)
- 社会科学(55728)
- 省(48122)
- 基金项目(42203)
- 教育(41315)
- 划(39306)
- 编号(38452)
- 资助(33329)
- 自然(32894)
- 发(32874)
- 成果(32679)
- 自然科(32038)
- 自然科学(32031)
- 自然科学基金(31437)
- 课题(28242)
- 发展(27398)
- 展(26945)
- 重点(26764)
- 部(25900)
- 创(25287)
- 创新(23773)
- 国家社会(23729)
- 期刊
- 济(114380)
- 经济(114380)
- 研究(70829)
- 中国(48672)
- 农(31417)
- 管理(30643)
- 财(30022)
- 教育(27478)
- 融(26346)
- 金融(26346)
- 科学(25643)
- 学报(25483)
- 技术(21519)
- 农业(21407)
- 业经(20461)
- 大学(19942)
- 学学(18213)
- 经济研究(18161)
- 财经(16080)
- 问题(15814)
- 经(14092)
- 贸(12717)
- 技术经济(12584)
- 图书(11300)
- 坛(11053)
- 论坛(11053)
- 商业(11051)
- 国际(11039)
- 业(10689)
- 理论(10473)
共检索到339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军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丰伦
80年代伊始,新的技术革命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全球,各国政府均把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视为本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力。人们预测,人类即将进入科技主宰经济的时代,届时世界性的科技变革周期将更为缩短,变革步伐愈来愈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将决定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志元
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思考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系张志元一、发展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风险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性产品的投资。由于高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彦 高志前
本报告分析了2003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放慢、经济效益下降、研发投入比例降低、技术引进经费减少及高技术产业外向度提高等问题,提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进入成熟期,产业组织面临优化重组;技术引进途径多元化,技术对外依存度降低;民营企业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应重视三资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仪器仪表产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政策 产业结构 技术引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书华 王元
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是技术创新和运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本文重点从地域空间角度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总结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和政府政策行为选择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空间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祖良
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人力水平、创投水平、公共科技服务水平和政府支持水平,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高等教育是最关键的保障动力;又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尚未形成"金字塔型"的健康结构,目前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少、中水平省份缺、低水平省份扎堆儿。因此,以省域为单元,促进"四大动力因子"和谐并进,这是实现我国高技术产业腾飞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动力要素 高等教育 实证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蒋云飞
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增速远低于工业发展水平,且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总体情况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总体呈现向创新效益型和自主发展型转变的良好势头,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十一五"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宁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制定跨入21世纪战略的时候,把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推动本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谁拥有高技术,谁就掌握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为此,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本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规划,并组织相当规模的力量和雄厚的资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自1986年国家科委实施“863”高新技术计划以来,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国各地的高技术产业得到较快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金梅,曾晓萱
日本政府是如何支持本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刘金梅曾晓萱清华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处于技术落后、经济衰退的状态,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日本奇迹”,高技术产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当今日本在微电子、机器人、光电子、超导和生物技术等方面都处于世界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穗珊
文章根据 1 995 -2 0 0 1年我国经济统计数据 ,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产业发展进行灰关联研究。研究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制定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科技投入 高技术产业 灰关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江
一、国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模式与措施 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起先导和核心作用的产业,其生命力表现为通过日益强化的高技术手段,生产具有巨大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新兴产品。它不仅导致生产力的新飞跃和世界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而且这些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以及产品价值的高增殖性。该产业本身的高裂变性,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这些特点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竞相追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日益高涨的潮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冬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世界各国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均把高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真正达到大规模生产水平的新兴产业还为数不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起到的带动作用还体现不够。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高技术产品数量还比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鹏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先导产业。但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内部与外部、空间与时间的对比中,我国高技术产业还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尚不占优、研发投入力度尚显不足、持续经营企业发展乏力以及受国际市场冲击风险加大4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劳动生产率 R&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