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3)
2023(5145)
2022(4297)
2021(3653)
2020(3197)
2019(6933)
2018(6865)
2017(12872)
2016(7092)
2015(7982)
2014(8196)
2013(8176)
2012(8160)
2011(7548)
2010(8133)
2009(7849)
2008(7783)
2007(7167)
2006(6872)
2005(6643)
作者
(21362)
(17980)
(17851)
(17282)
(11643)
(8491)
(8170)
(6853)
(6825)
(6669)
(6438)
(6006)
(5921)
(5873)
(5754)
(5514)
(5244)
(5240)
(5116)
(4847)
(4823)
(4354)
(4352)
(4224)
(4146)
(4100)
(3962)
(3810)
(3635)
(3507)
学科
(55191)
经济(55147)
管理(23531)
(18321)
(15826)
企业(15826)
地方(15645)
方法(13901)
数学(12130)
数学方法(12021)
地方经济(11851)
中国(11136)
(10599)
(9460)
(9186)
业经(9180)
(7956)
(7320)
银行(7319)
(7070)
金融(7070)
(7008)
(6957)
经济学(6702)
(6614)
财务(6604)
财务管理(6590)
环境(6286)
企业财务(6284)
(5588)
机构
大学(110651)
学院(109735)
(57293)
经济(56136)
研究(42174)
管理(37932)
中国(34376)
理学(30828)
理学院(30466)
管理学(30030)
管理学院(29814)
(27442)
(23609)
科学(21736)
(21234)
财经(20719)
中心(19598)
经济学(19256)
(19253)
(18519)
研究所(18486)
经济学院(16869)
北京(15501)
财经大学(15054)
(14992)
(14563)
(14296)
师范(14189)
(14069)
(13802)
基金
项目(60610)
科学(47928)
研究(45789)
基金(44420)
(37571)
国家(37238)
科学基金(32002)
社会(31708)
社会科(30045)
社会科学(30038)
(23024)
基金项目(22334)
教育(20623)
资助(19035)
(18539)
自然(18452)
自然科(18004)
自然科学(18001)
自然科学基金(17664)
编号(17393)
成果(15708)
(14165)
重点(13887)
(13730)
国家社会(13486)
(13203)
经济(13081)
课题(12975)
(12301)
教育部(12261)
期刊
(77247)
经济(77247)
研究(42707)
中国(24443)
(23102)
管理(17455)
(15339)
金融(15339)
学报(13730)
经济研究(13281)
(13109)
科学(13077)
财经(11963)
大学(11164)
(10525)
学学(10430)
教育(10324)
技术(10168)
问题(9649)
业经(9244)
农业(8067)
技术经济(7290)
(7019)
世界(6650)
统计(6497)
经济问题(6220)
国际(6212)
经济管理(6014)
改革(5561)
(5561)
共检索到194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景学成  
当前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关键时期 ,调控的成效明显 ,相信后续的效应将更有助于我国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 ,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文章回顾总结了这段时间的宏观调控进程和经验 ,对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的机理和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非常有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耀华  
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简论朱耀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要使我国经济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尤为重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建立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景学成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关键时期,调控的效果已逐渐显现,相信后续的效应将会有助于我国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回顾这段时间的宏观调控进程。对于总结宏观调控经验,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的机理和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非常有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经勇  
1998年以来,为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政府先后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其效果还不尽人意。为此,应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确定"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群跃  
宏观调控有各种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有关货币供应和流通方面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鸿  赵艳  
最近两年来,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强土地的宏观调控,并尝试了许多针对性的改革。文章从阐述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伏玉林  李洋  
本文回顾并评价了近年来实施的土地调控政策,并以上海为案例分析了地方政府参与土地调节的情况,针对新一轮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及分权体制,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的若干问题展开了分析,最后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樊纲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出现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工业生产增长率达18%,投资增长较快,其中全民所有制投资增长幅度达到38.7%;信贷规模增长幅度已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扬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其中的核心因素,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宏观调控的分析框架、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金融监管的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范式调整、资本市场发展等六个方面,对此展开了讨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明春  
一、当前的宏观调控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总量控制的条件下调整结构,既要防止经济过热,又要实现结构合理化,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989年以来的市场疲软和经济滑坡,经两年多的多方启动,目前已可以说得到基本扭转。1991年,在总量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的条件下,GNP增长约7%,工业增长更达约13.2%,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也分别增长约13%和约14.6%,因此,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经济启动问题,相反,结构矛盾未能同步解决使得启动中的经济增长出现了很不正常的状态,甚至可以说已出现低效益水平上经济过热的危险苗头,只有把调控重点真正落实在结构优化上,进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代光  
西方经济学者在市场运行的宏观基础、市场失灵、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许多见解,这些见解对于我们如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有发人深思之处。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力。以借鉴和吸收,以利于顺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乌家培  凌晓东  
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机制。这一机制将介于纯粹的计划机制与完全的市场机制之间,具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特点。于是,新机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将具有传统体制下所不具有的新的内容。本文将对传统机制下与新机制下两种宏观经济调控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并提出对新机制下宏观调控方式进行评价与选择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一稳一积极"的总基调,建议把"破障碍、扩消费、促升级"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展望2013年,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不久将会进入新的上升通道。我们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所谓的回升不过是2012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稳增长刺激政策的人为"上拉效应",缺乏中长期回升的基础,因为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仍然不足,同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淳  
《宏观经济调控》评介肖淳在我国当前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正在创建,而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搞好宏观经济调控,显得越来越重要。《宏观经济调控》一书,适时地赶上了时代的需要,也适应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特为该书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在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使用了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分析经济走势,作者根据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深入解析了这次客观经济调控的原因、方法、成效,指出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采取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