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1)
2023(3206)
2022(2814)
2021(2949)
2020(2418)
2019(5553)
2018(5688)
2017(9887)
2016(6368)
2015(7922)
2014(8575)
2013(7734)
2012(7183)
2011(6511)
2010(6978)
2009(6291)
2008(6434)
2007(6160)
2006(5668)
2005(5488)
作者
(17011)
(13690)
(13683)
(13510)
(8821)
(6736)
(6572)
(5537)
(5321)
(5284)
(4768)
(4698)
(4577)
(4447)
(4411)
(4306)
(4139)
(4139)
(4036)
(3990)
(3737)
(3566)
(3417)
(3345)
(3334)
(3187)
(3094)
(3030)
(2945)
(2925)
学科
管理(16142)
(15960)
经济(15921)
(13550)
(10580)
企业(10580)
中国(10471)
教育(9255)
(7181)
教学(6922)
理论(6851)
(6341)
(5902)
农业(4735)
业经(4558)
(4325)
银行(4322)
学法(4149)
教学法(4149)
(4052)
方法(3991)
(3928)
财务(3908)
地方(3888)
(3884)
财务管理(3881)
学校(3775)
(3703)
企业财务(3579)
政治(3560)
机构
大学(84282)
学院(82820)
研究(27800)
(26014)
经济(24960)
管理(24586)
中国(21892)
(19506)
理学(19064)
理学院(18732)
管理学(18027)
管理学院(17875)
(16679)
(16199)
科学(16140)
(16138)
师范(16113)
(14580)
教育(14091)
(13753)
北京(13625)
中心(13364)
师范大学(12472)
研究所(12309)
技术(12145)
职业(12103)
财经(11345)
(11164)
(10305)
(10021)
基金
项目(40750)
研究(37654)
科学(30343)
基金(23565)
教育(21553)
社会(19309)
编号(19295)
成果(19037)
(18532)
(18324)
国家(17994)
社会科(17796)
社会科学(17790)
课题(15680)
(15121)
科学基金(14735)
(13895)
基金项目(11629)
项目编号(11261)
大学(11149)
(10906)
资助(10566)
规划(10476)
研究成果(10362)
(9833)
(9811)
阶段(9789)
重点(9566)
(9455)
阶段性(9037)
期刊
(40203)
经济(40203)
研究(34589)
教育(31926)
中国(28158)
(14667)
(11665)
管理(10694)
学报(10470)
(10177)
金融(10177)
大学(9583)
技术(9551)
科学(8442)
图书(8248)
职业(8219)
农业(7492)
业经(7243)
学学(6842)
书馆(6401)
图书馆(6401)
财经(5878)
高等(5783)
(5371)
论坛(5371)
(5216)
问题(5173)
经济研究(5058)
高等教育(4770)
财会(4660)
共检索到155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剑  
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的一种必然选择。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离校毕业生失业现象,当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政策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与设置;改革教育模式,探索实施创业教育的新路子等,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耀敬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江承凤  米红  王志刚  
随着近些年高校扩招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受传统文化和现代主流文化双重挑战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愈显困难。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择业过程,其实质就是在经历至少20年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选择与被选择、融合与发展的复杂角色转型和文化适应过程,同时也是价值观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群体本位文化特质模式转型到适应市场经济的个体本位文化特质模式的转变过程。因此,探寻社会、政府及高校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整合文化价值观,构建文化视角的职业指导体系,完善少数民族就业保障的法律保障机制势在必行。由此,可避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被动局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秀芝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就业空间日趋饱和,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农村籍大学生回其生源地就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和有利条件,但是农村籍大学生对此认同度并不高。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现状,分析其中原因,探索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向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重要问题。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高校都存在不少误区,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静  
从金融危机开始至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受这种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从经济形势出发,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铮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为此,我们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看待大学生求职,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相比,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受到了重点关注,这对广大大学生和高等学校都具有启示意义,为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毕竟就业市场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场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忠平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彤  张姝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关勇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文章在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并分别从社会、高校、女大学生的角度分别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星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变化趋势。通过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其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引导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对策,促进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光华  尹同录  
智能时代的到来正引发大学生就业的深刻变革。智能化程度深化、水平提升影响就业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重塑效应日益显现,既挤压了传统就业空间,也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还引发就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据相关研究机构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近几年大学生整体就业难度加大,但在智能产业就业的比例上升,智能化专业毕业生就业更易。提出智能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消解路径:保障人才有效供给,缓解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激发社会用人需求,放大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加强人才供需对接,弥合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重塑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万兴  冯艳博  李润红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岗位性质差异、地域流向偏好、学历层次高低、人职匹配不足等多维度呈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多方协同联动,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积极构建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协商协调和服务保障机制;高校要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企业需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并加强企校合作,探索订单培养路径;大学生应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主动参加课堂内外实训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素质能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庆娜  
"就业乃民生之本"。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高达700多万。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与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与高校教育质量和政府的教育投资效益密切相关。对于大学生及其家庭而言,大学生就业状况不仅影响其收入、社会地位,也影响着其人生价值、社会尊严和生活质量;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着高校声誉和发展前景;对于政府而言,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公众、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