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5)
- 2023(3972)
- 2022(3275)
- 2021(3232)
- 2020(2778)
- 2019(6104)
- 2018(6270)
- 2017(12041)
- 2016(6988)
- 2015(7651)
- 2014(7753)
- 2013(7849)
- 2012(7433)
- 2011(6976)
- 2010(7328)
- 2009(7030)
- 2008(6906)
- 2007(6535)
- 2006(6172)
- 2005(5693)
- 学科
- 农(44362)
- 济(29559)
- 经济(29516)
- 农业(29371)
- 业(27343)
- 管理(11974)
- 业经(11919)
- 农业经济(9796)
- 村(9025)
- 农村(9021)
- 制(8847)
- 中国(8583)
- 土地(8564)
- 发(7729)
- 地方(7688)
- 企(6887)
- 企业(6887)
- 劳(6809)
- 劳动(6808)
- 发展(6661)
- 展(6651)
- 方法(6523)
- 收入(6479)
- 人口(6384)
- 体(6333)
- 农业劳动(6324)
- 策(6274)
- 及其(6079)
- 动力(5832)
- 数学(5803)
- 机构
- 学院(98388)
- 大学(93003)
- 济(42541)
- 农(41821)
- 经济(41613)
- 管理(37395)
- 研究(35306)
- 理学(31477)
- 农业(31452)
- 理学院(31186)
- 管理学(30713)
- 中国(30550)
- 管理学院(30541)
- 业大(22969)
- 科学(20647)
- 京(19918)
- 中心(19080)
- 农业大学(18975)
- 江(18502)
- 所(18325)
- 财(17610)
- 研究所(16133)
- 省(15931)
- 业(14986)
- 经济管理(14008)
- 州(13971)
- 范(13870)
- 师范(13804)
- 发(13338)
- 财经(12870)
- 基金
- 项目(60714)
- 研究(49124)
- 科学(47398)
- 基金(42481)
- 家(36260)
- 国家(35729)
- 社会(31053)
- 科学基金(30080)
- 社会科(28770)
- 社会科学(28765)
- 省(25778)
- 农(25509)
- 编号(23068)
- 基金项目(22618)
- 教育(21127)
- 划(20012)
- 成果(18950)
- 自然(17258)
- 自然科(16787)
- 自然科学(16785)
- 自然科学基金(16488)
- 资助(16316)
- 课题(14863)
- 发(14710)
- 部(14076)
- 性(13370)
- 业(13313)
- 重点(13023)
- 制(12739)
- 国家社会(12408)
共检索到166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卓成
一、“弃耕”的状况及特点 1993年3月中下旬,我们考察了洞庭湖区,对农民“弃耕”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统计南县、沅江市、益阳县、桃江县、鼎城区、湘阴县的17个乡镇150个村,共有农户53346户,耕地面积257633亩。去冬今春“弃耕”的农户有4344户,占农户总数的8.1%;“弃耕”面积16435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天运,金丛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修常 郑克志
1991年秋,在全国闻名的商品粮大县——江汉平原北部的湖北省钟祥县,蔓延起一股农民“弃田风”。为什么一向视土地为“命根子”的农民,会产生这样的经济行为?对此,我们深入农村作了一些调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波 罗锋 韩华芳 宋楚敏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资源向资本的转化步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从当前农民自主开发经营农村集体土地的实践案例出发,在理论层面、制度体系、操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对深入推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聚心合力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自主开发经营 农村集体土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西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中国农民城镇化不能回避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城镇化的实质是"弃地"城镇化。计划经济时期,农民进城后拥有城市全方位的福利保障,"弃地"城镇化有其合理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继续采用"弃地"城镇化模式,形成"半城镇化"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弃地"城镇化的合理性基础已经丧失,且不符合农民的实践理性。因此,有必要赋予农民明确的农村土地权利,让农民"带地"城镇化。从社会良陛运行的角度看,"带地"城镇化有利于提升进城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他们实现向上社会流动。
关键词:
农民 城镇化 农村土地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启臻
土地制度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进城农民对土地的态度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此,我们于1995年10月对分布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进城农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共237人,来自18个省、市。调查结果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京英
从1992年底开始,不断出现了关于农民弃耕抛荒的报道,今年以来情况日益严重。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现将其基本情况整理如下: 一 抛荒,半抛荒现象从1984年开始陆续有所发生,近年来日趋严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
农民组织是指以农民为行为主体,为了追求一定的组织目标而结成的关系结构,既包括经济组织,也包括政治组织。组织都是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服务的,农民组织也不例外。农民组织的建立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对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与农民组织化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绪民
明确失地农民的保护主体并强化其保护职能,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众多的保护者中,政府(行政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是制度设计的失地农民的直接保护者,应在失地农民保护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上述主体对失地农民的保护并不理想。强化失地农民保护主体的保护职能,前提是强化民本思想,淡化官本思维;根本在于制度创新;关键是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关键词:
失地农民 保护主体 保护职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克宁 赵瑞 赵华甫
为了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把耕地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并通过《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规章来规范耕地的利用与管理。而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是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护的基础。2017年,中央4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建立健全耕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行贯
最近,我们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主题,先后到余杭、萧山、西湖的农村作了专题调查。在13个乡镇与市区领导、村镇干部及部分专业大户进行座谈探讨,同时考察了一些农业园区、乡镇企业、商品基地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的典型,还在万向集团同鲁冠球交换了乡镇企业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学强 覃扬彬 彭民璋
在我国即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前夕,笔者到广西钦州市、玉林市、梧州市、贵港市等地调研,深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形式、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