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9)
- 2023(10144)
- 2022(8545)
- 2021(7927)
- 2020(6683)
- 2019(14634)
- 2018(14643)
- 2017(27695)
- 2016(14995)
- 2015(16408)
- 2014(15691)
- 2013(15280)
- 2012(14069)
- 2011(12880)
- 2010(13201)
- 2009(12744)
- 2008(12440)
- 2007(11614)
- 2006(10476)
- 2005(9373)
- 学科
- 业(59354)
- 济(57626)
- 经济(57535)
- 管理(48484)
- 农(45612)
- 企(39116)
- 企业(39116)
- 农业(30330)
- 业经(20260)
- 制(18449)
- 方法(17811)
- 技术(17655)
- 中国(16647)
- 财(16369)
- 数学(14756)
- 数学方法(14572)
- 体(13288)
- 技术管理(12025)
- 地方(11477)
- 银(11325)
- 银行(11310)
- 策(10972)
- 行(10876)
- 发(10428)
- 学(10405)
- 农业经济(10255)
- 体制(10093)
- 融(9952)
- 金融(9950)
- 贸(9843)
- 机构
- 学院(208799)
- 大学(203415)
- 济(90281)
- 经济(88539)
- 管理(83374)
- 理学(71543)
- 理学院(70848)
- 研究(70765)
- 管理学(69887)
- 管理学院(69486)
- 中国(57161)
- 农(52136)
- 财(42178)
- 京(42097)
- 科学(40868)
- 农业(39415)
- 业大(36034)
- 所(35100)
- 江(34284)
- 中心(33783)
- 财经(31796)
- 研究所(31127)
- 经(28732)
- 州(26112)
- 经济学(25968)
- 北京(25837)
- 范(25423)
- 省(25227)
- 师范(25220)
- 经济管理(25037)
- 基金
- 项目(137974)
- 科学(110969)
- 研究(105716)
- 基金(100417)
- 家(86891)
- 国家(86013)
- 科学基金(74859)
- 社会(69418)
- 社会科(65437)
- 社会科学(65422)
- 省(56505)
- 基金项目(53939)
- 教育(46726)
- 自然(46134)
- 划(45457)
- 自然科(45043)
- 自然科学(45035)
- 自然科学基金(44282)
- 编号(43187)
- 资助(37861)
- 创(34928)
- 成果(34277)
- 制(33098)
- 创新(31733)
- 部(30995)
- 发(30882)
- 重点(30831)
- 农(29914)
- 课题(29619)
- 业(29425)
- 期刊
- 济(110723)
- 经济(110723)
- 研究(63373)
- 农(56748)
- 中国(51879)
- 农业(37949)
- 财(32703)
- 管理(31179)
- 科学(30574)
- 学报(29913)
- 融(24721)
- 金融(24721)
- 大学(24519)
- 业经(23995)
- 学学(23323)
- 教育(22350)
- 技术(18624)
- 业(18608)
- 财经(15737)
- 问题(14988)
- 经济研究(14586)
- 农村(14513)
- 村(14513)
- 农业经济(13938)
- 经(13541)
- 科技(12645)
- 世界(11828)
- 版(11701)
- 技术经济(11566)
- 经济问题(10767)
共检索到329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我国农村农地制度的改革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市场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农地制度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农地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日益凸显。本文就当前农地制度建设有关问题作一些概要的评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施祖鸿 胡邦栋 周枭
会计行为是会计责任人通过会计活动向他人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作为企业成员,必须与其他员工一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又本能地追求自身风险的最小化。当企业(单位)行为与会计行为目标不一致或者受到某种外因干扰时,会计人员有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向他方转嫁已经或可能出现的危机,从而产生失真的会计资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红宇
农地制度变革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重要基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目前仍然是我国农村最重要的基本制度,但外部环境变化使这一农地制度创新成为可能;农地制度创新的关键是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农地制度创新必须用法律法规引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忠
对农地制度建设的几点认识唐忠一、农地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我国农地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土地产权不明,土地小规模使用且流动困难,从而使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一些农地被抛荒或低度利用等)。怎样改革农地制度,曾有不同主张,归纳而言,大体是私有化、国有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天柱 夏显力 崔卫芳
农地金融制度的欠缺,业已构成农业投资及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瓶颈”约束,并且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生影响。本文以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为核心,就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外在动因、功能、目标、方案及支持体系做了初步探讨,并指出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是保证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享有完全所有权的必要条件,同时对建立有效率的农地产权制度和加快农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地金融制度 支持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中国经济客观上存在的区域差别和在农地经营上存在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比较优势,不同农地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别。如“两田制”尽管在全国都有表现,但最多的制度安排却集中于中部地区;“规模经营”则明显地在大城市郊区和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出较强烈地制度供给冲动。因此,本报告例举“两田制”、“规模经营”以及“四荒”使用权拍卖三种在全国范围最多分布、影响最大的三种比较典型的制度创新类别,分析其起源、方式和制度绩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艳,史秀英
1999年1月1日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开始实施,其与旧制度相比在医院拨款、收入、支出、结余、结余分配等方面更加完善,但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1)医院接受的拨款分为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两部分。财政补助收入中分专项补助和经常性补助,并在收支结余中减去财政补助结余中专项补助,使财政补助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结余分配中年底分配的事业基金、专用基金中财政补助结余不包括在内。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医院使用财政拨款的情况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法 宫军
关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古典经济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多有阐述。但是,有关科技进步影响经济增长程度的研究,国外从50年代末期才开始,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1958年发表的经典论文《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被视为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从60年代中期起,国外又出现了一批专以研究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与方式为业的技术创新学者,并且围绕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等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激烈讨论。本文拟就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谈些个人看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举
在农地制度分析中制度效率分析应当与具体制度环境条件相结合。在稳定的宪法性秩序下,农地制度创新的可行路径是构建保障公平的农地权利交易机制。在影响农地制度变迁的非正式约束中群体共识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主治理是当前保障和实施农民土地权益的可行性方法,而群体共识的再造和转换是促进农民自主治理的基础。
关键词:
制度效率 群体共识 农地权利 自主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冰华 张安录
建国后我国经历了四次农地制度的变迁与创新,随之产生巨大的农地资源配置绩效差异。近20年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对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其产权缺陷、规模缺陷以及保障缺陷已经构成我国农地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的市场性、效率性、功能性障碍。为此,必须以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明确产权主体,高效配置农地资源;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农地配置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农地的生产功能。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地资源 农地配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战勋
市场化进程中的农地资源利用与农地制度创新熊战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实现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同样面临着这一历史任务。然而,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与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交织在一起,市场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延廷 南佳艺
目前我国农户的地权诉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地权稳定、自主经营向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转化。这一变化的内在动力是农户急切希望改变承包地过于细碎化以及改善农业生产经营基本条件。考察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逻辑就是农户的地权诉求决定农地制度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当下一些地方的农地制度创新试验和经验中再次得到证明。今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必须遵循这一逻辑,根据我国农户地权诉求的变化,实施农户自愿前提下的承包地连片重划,争取国家对承包地重划制度的支持,强化农民集体民主决策制度,地方政府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地权诉求 土地改革 制度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美银
本文运用制度认知主义的分析框架,探求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农民认知基础。研究认为,农民认知对农地制度创新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农民的认知不相一致,就会加大农地制度改革的成本、延缓农地制度改革的进程、最终决定农地制度改革的成败。作者对江苏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对地权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认知程度,这对中国农地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农地制度未来的改革应该充分考量农民的认知,保证制度创新方式及目标与农民的认知相一致。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民认知 制度认知主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琴
一些经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农户并不向往土地的私有化改革,这与经济学界的理论推断大相径庭。本文认为,小农对于土地制度的偏好是具有充分理性的:由于土地的资源(?)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宏观约束,中国的农村土地必须同时具备社会保障功能和资产功能,因此农户选择农地制度的真实逻辑是,在"生存安全"和市场获利机会之间充分权衡,倾向于维持当前农地制度的基本架构,同时自发进行有利于其土地权益实现的各类渐进式创新。
关键词:
农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理性选择 自发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