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3)
2023(4565)
2022(3695)
2021(3702)
2020(2994)
2019(6995)
2018(6816)
2017(12830)
2016(6780)
2015(7977)
2014(7655)
2013(7941)
2012(7471)
2011(6864)
2010(6612)
2009(6360)
2008(6453)
2007(5522)
2006(4859)
2005(4520)
作者
(18337)
(15541)
(15362)
(15005)
(9817)
(7375)
(7007)
(6067)
(6050)
(5513)
(5365)
(5137)
(5097)
(4990)
(4932)
(4800)
(4638)
(4435)
(4415)
(4068)
(3994)
(3718)
(3675)
(3559)
(3426)
(3423)
(3282)
(3106)
(3086)
(3071)
学科
(34338)
经济(34301)
管理(18594)
(17641)
方法(15227)
数学(14124)
数学方法(14066)
中国(13995)
(12033)
企业(12033)
(9604)
贸易(9599)
(9497)
(9256)
(7825)
(6443)
农业(6376)
业经(5834)
关系(5616)
(5433)
(5379)
银行(5379)
(5277)
劳动(5259)
(5241)
(5075)
(4929)
金融(4929)
环境(4814)
(4704)
机构
大学(103845)
学院(99815)
(56067)
经济(55446)
研究(41744)
管理(36693)
中国(33611)
理学(31397)
理学院(31038)
管理学(30772)
管理学院(30571)
(23464)
(22817)
科学(20749)
(20467)
经济学(19877)
财经(19171)
研究所(18556)
(17877)
经济学院(17869)
中心(17511)
北京(15397)
(14837)
财经大学(14530)
(13307)
科学院(12746)
(12638)
研究中心(12386)
(12327)
社会(12298)
基金
项目(64439)
科学(52398)
基金(51199)
研究(48118)
(44846)
国家(44570)
科学基金(37749)
社会(34826)
社会科(33197)
社会科学(33193)
基金项目(25683)
自然(21897)
资助(21816)
自然科(21420)
自然科学(21414)
教育(21384)
自然科学基金(21097)
(19493)
(18286)
中国(17651)
(16949)
编号(16709)
国家社会(16564)
教育部(15039)
重点(14679)
成果(14415)
(13876)
人文(13646)
社科(13197)
重大(13014)
期刊
(58469)
经济(58469)
研究(35065)
中国(22304)
(18007)
管理(14183)
科学(14138)
学报(13169)
(12147)
经济研究(11179)
大学(10768)
财经(10737)
学学(10109)
(9876)
金融(9876)
(9584)
(9478)
世界(8898)
国际(8753)
农业(8600)
问题(8159)
教育(7386)
技术(7159)
业经(6124)
(5673)
技术经济(5393)
统计(4975)
经济问题(4857)
资源(4755)
(4349)
共检索到157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实  万海远  
针对劳动力成本是否过高、增长是否过快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分配、企业成本结构、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构成、国际比较等几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由此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真实原因,并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行了合理性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和企业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实  万海远  
针对劳动力成本是否过高、增长是否过快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分配、企业成本结构、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构成、国际比较等几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由此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真实原因,并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行了合理性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和企业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地  
中国已进入全面通胀时期,通胀现象将在小幅振荡中持续攀升。通胀的主要根源是过度投资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胀必须在较长时期内坚持总量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改善和优化经济增长结构,降低各级政府投资冲动,依赖于政府职能转变,即把大部分经济职能移交给市场,由市场与政府共同分担调控责任。保证增长、控制物价,需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刺激以农民为主体的有恒产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并以此作为未来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宝滨  
本文通过对2011年以来各月投资增速变化与近几年同期水平的对比、投资内部不同构成部分增速存在的反差、当前增速在历史投资增长轨迹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当前影响投资增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进而对下一阶段投资增长趋势作出初步判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俊  刘永甜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及流入东盟国家FDI的现状(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与我国FDI。一国吸引FDI的水平,一般受限于本国自身所具有的发展优势,这种发展优势不仅表现为以市场规模为特征的潜在优势,而且也凸显在以资源和劳动力为表征的比较优势。在我国过去30多年引资的道路上,我们以拥有廉价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来吸引和揽住FDI,同时依靠牺牲大量的自然资源,如土地和矿藏等,为跨国公司提供低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立群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呈下行态势,但是也出现了明显的筑底迹象。供给端即过剩产能的调整仍处于关键时期,会给未来经济增长率带来一定波动。总体来看,经济增速换挡基本完成,经济增速趋稳的大趋势已日益明显。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的各个方面需通过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适应新常态。未来的宏观调控将突出双目标、双结合、双引擎。由此,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增速回调基本触底,全面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体制机制会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增长将开启由数量扩张主导向质量效益提高主导的重大转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澜飚  蔡继明  
脑体劳动差别由来已久: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劳心者治人,体力者治于人”似乎是无可争议的信条;在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者那里,脑体劳动差别则被视为资本主义三大差别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脑体劳动收入差别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发展而出现了一个逐步缩小乃至倒...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一楠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9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1283.6亿元,增长33.9%。投资增长与国力是否适应?会不会再度出现投资规模膨胀?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初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投资增长虽然很快,但与整体经济的增长基本适应,仍属正常范围。但是,也潜在着膨胀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先溥  姚有茂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总体运行基本正常。严先溥、姚有茂两同志撰文分析了我国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受总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制约,尚未充分发挥;而且,由于国外需求下降,为保持和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充分挖掘我国自身巨大的市场潜力。详见第 4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彦  
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判断蔡彦从目前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看,不仅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向个人倾斜,而且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也越拉越大。如再无有效的整治措施,将把我国拖入一个阶层或阶级相互对立的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安定的社会环境将无法实现。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明华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获得丰收,然而粮食价格经过两年高位整理后,从2006年10月开始上涨。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前粮食供求形势是否出现转变?如何看待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仲生  
本文展望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指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就业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以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等劳动力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浩  李翀  
引言近年来,我国工资水平快速上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进行扣除之后,我国城镇单位实际工资水平增长情况是2007年13.1%,2008年11.7%和2009年12.8%(国际劳工组织,2010),月工资从2005年的150美元上涨到2010年的350美元左右,工资不断上涨已然引发了低工资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弓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和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生变化,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使得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带来的矛盾凸显。客观评估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成本情况,对完善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综合成本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8年制造业劳动力要素相关数据,开展了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的比较研究,评估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成本竞争力情况,得出中国劳动力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力生产率与发达国家有所差距、劳动力成本效率具备优势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制造业"降成本"工作、提升劳动效率、完善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