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88)
- 2023(19601)
- 2022(16549)
- 2021(15217)
- 2020(13023)
- 2019(29940)
- 2018(30009)
- 2017(58212)
- 2016(31928)
- 2015(36134)
- 2014(36472)
- 2013(36357)
- 2012(33360)
- 2011(30032)
- 2010(30293)
- 2009(28625)
- 2008(28805)
- 2007(25996)
- 2006(23006)
- 2005(21052)
- 学科
- 济(133478)
- 经济(133290)
- 业(109016)
- 管理(104998)
- 企(94950)
- 企业(94950)
- 方法(60030)
- 数学(48842)
- 数学方法(48329)
- 财(40865)
- 农(39873)
- 业经(36508)
- 中国(35021)
- 制(30370)
- 务(27414)
- 学(27411)
- 财务(27329)
- 财务管理(27279)
- 农业(27074)
- 企业财务(25860)
- 地方(25340)
- 理论(24689)
- 贸(23985)
- 贸易(23973)
- 易(23236)
- 和(23117)
- 技术(22805)
- 银(21630)
- 银行(21570)
- 体(20992)
- 机构
- 大学(467356)
- 学院(466545)
- 济(187919)
- 管理(183925)
- 经济(183684)
- 理学(157537)
- 理学院(155810)
- 研究(153691)
- 管理学(153286)
- 管理学院(152429)
- 中国(118172)
- 京(100437)
- 科学(94655)
- 财(91164)
- 农(79314)
- 所(78533)
- 江(71888)
- 财经(71546)
- 研究所(70739)
- 中心(70103)
- 业大(69194)
- 经(64701)
- 北京(63608)
- 农业(62149)
- 范(60221)
- 师范(59672)
- 州(57571)
- 经济学(56351)
- 院(55135)
- 财经大学(52702)
- 基金
- 项目(304480)
- 科学(238828)
- 研究(224225)
- 基金(219873)
- 家(190513)
- 国家(188837)
- 科学基金(162260)
- 社会(140766)
- 社会科(133162)
- 社会科学(133125)
- 省(119468)
- 基金项目(116611)
- 自然(104767)
- 教育(102513)
- 自然科(102244)
- 自然科学(102218)
- 自然科学基金(100413)
- 划(99608)
- 编号(92860)
- 资助(90090)
- 成果(76390)
- 重点(67798)
- 部(67093)
- 发(64629)
- 创(64026)
- 课题(63286)
- 创新(59342)
- 科研(57975)
- 教育部(57467)
- 项目编号(57312)
- 期刊
- 济(215503)
- 经济(215503)
- 研究(139492)
- 中国(91283)
- 财(73922)
- 农(73466)
- 学报(72809)
- 管理(70169)
- 科学(66487)
- 大学(55172)
- 学学(51638)
- 教育(50222)
- 农业(49712)
- 融(43274)
- 金融(43274)
- 技术(41079)
- 业经(36118)
- 财经(35975)
- 经济研究(33048)
- 经(30784)
- 问题(28613)
- 业(27734)
- 图书(25842)
- 技术经济(24305)
- 理论(22645)
- 版(22267)
- 现代(21902)
- 商业(21311)
- 科技(21296)
- 贸(21186)
共检索到700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天柱 刘小琴 李潇潇
对于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需要强调产品的基础性、价值的创新性和二元的统一性,制造业服务化的活动边界可以从产品、业务单元和企业三个层面进行理解。制造业服务化的实现主要依靠价值共创,而在价值共创的视角下制造业服务化存在产品延伸服务化、产品增强服务化、核心技术服务化及业务单元服务化四种主要模式,实施制造业服务化要具备产品优势、顾客基础资源、变革管理能力、信息化网络、大数据能力等关键支撑条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景强
信息(information)和讯息(message)是传播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在传播学的引进过程中,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梳理,给传播学的认知带来很多困惑。本文把这两个概念放置在传播领域内,深入分析和阐释信息的领域和维度,信息的属性和意义以及信息与讯息的差别及其理论意义,为传播学基础理论提供一种解释和参照。
关键词:
信息 讯息 传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锋波 钟坚 刘胜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结构视角,以2010—2021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年报与财务数据为基础,利用Python分词处理与人工识别构建数字化词典,并以文本分析法构建了制造业数字化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总体上,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该效应在采用“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和清朝城墙数据作为历史工具变量等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但存在区域、所有制、要素密集度异质性方面的差异;(2)机制上,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强度与增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中介效应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且中介效应贡献份额“技术创新效应”较大,“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效应”较小;(3)进一步分析不同制造业服务化方式和数字经济依赖程度的制造企业显示,这一促进效应在与现有产品存在“战略匹配关系”的嵌入式服务化和较高数字经济依赖程度的制造企业更为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义
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方法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反对实证主义,主张回归现实的分析方法;降低对人的行为分析的抽象度,提出了“交易费用”分析工具;运用“契约”分析方法,提出了分析企业内部关系的基本框架。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新制度学派的方法论本质上仍然是个人主义方法;新制度学派无法超越“经济人”假设带来的理论困境;个人主义方法使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在一些具体方法运用上也存在缺陷。
关键词:
新制度学派 企业理论 方法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学琴 陈雅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工作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从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相关概念入手,探讨了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评估的原因,以及评估与运作过程等相关理论,试图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绩效评估 概念 基本理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刚 颜斌斌 汤珂
数据的要素化与资产化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关键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数据的要素化与资产化过程。文章首先界定了数据的概念及其属性,随后分析了数据要素化的内在条件和流通瓶颈,提出了政策、技术与监管三个维度的优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界定数据要素化与数据资产化的内在关联。文章进一步聚焦于数据资产化的确认前提和规范流程,通过政策和案例梳理探讨了数据资产化的实践动态,警示数据资产泡沫,分析泡沫成因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结论:一是数据要素化可尝试从政策层面的深化与创新、技术标准与认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监管层面的精细化与前瞻性等进行优化;二是尽管数据要素化与数据资产化关注的是不同维度的过程,但是从数据流通价值角度来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数据形态演化和要素价值的释放;三是数据资产金融创新是数据资产化探索阶段的亮点,但仍需警惕由价值评估偏差、刷单与关联交易等市场操纵以及质押融资风险引发的数据资产泡沫。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灿 郑正喜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构建多种产业关联效应测度方法,但不同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尚未获得足够重视和透彻把握。本文探讨了常规不加权产业关联测度的真实内涵和局限性,并由经济分析入手探讨和论证了相应的加权测度形式;将简单和加权的两种方式归纳为产业关联的相对(边际或平均)测度和绝对(规模)测度,着重辨析其经济内涵的异同点;进而分别采用Leontief和Ghosh模型体系,从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两个角度测度后向和前向产业关联效应。结合我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测度方法给出的结果均有其经济分析价值;但相对而言,考虑规模因素的加权测度方法在刻画实际的产业关联效应方面显得更为客观、可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青云 李金华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环境和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经济要素,这是循环经济的本质;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思想或理念,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谓一脉相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理论辨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亚汇 李凌
近年来,以分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动能日渐兴起,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分享经济爆发式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对分享经济本质内涵的误读、资本逐利性的泛滥,以及规制手段的匮乏,这阻碍着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聚焦分享经济认识论的三大理论问题,从学理上厘清分享经济与租赁经济、平台经济和礼物经济的异同,揭示分享经济的本质特征;并从分享的参与主体和分享标的物的交易风险两个维度,结合实际案例,构建分享经济的理论谱系;比较分享经济B2C和C2C模式的差异性与互补性,辨析不同模式的规律与价值。结合上述分析
关键词:
分享经济 理论辨析 模式比较 规制思路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辉 黄月 王文博
近年来,新生代员工的高离职现象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职业成长问题。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构建职业成长的主客观测量指标体系。组织内职业成长是主客观指标的整合,主观指标包括晋升可能性、职业潜力、一般能力提升和特殊能力提升等四个维度,客观指标包括加薪、岗位平行调整和岗位晋升次数等三个维度。这一结论为今后员工职业成长的研究和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
职业成长 职业成功 主客观指标 新生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查平 胡琴芳
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重构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受到学界高度关注,但对于以生产制造为主导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应如何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企业在竞争优势构建中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资源或能力等问题,现有研究鲜有涉及。鉴于此,以我国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制造业企业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内外部关键因素,构建以"企业关键资源—企业独特能力—企业竞争优势"为框架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支持制造业服务化提供物开发与提供的内外软性无形关键资源是成功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基础,而基于企业这些内外部关键资源衍生的能够支持客户特定情境服务需求的企业独特能力是成功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关键,即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储备和培植以具有路径依赖、因果关系模糊的软性无形资源为主的内外部关键资源,而且要强化基于关键资源的企业独特能力的开发和培育。此外,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层两个不同组成部分服务导向价值观的秉持对作用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企业独特能力有正向调节影响作用,即管理层和员工层秉持的服务导向价值观正向调节影响企业独特能力的强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雷宝
本文在对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1)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本身具有财政、经济与政治等多重属性。(2)从10项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指标来看,浙江省大多数指标的绝对值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变异系数显示各指标之间波动明显,但基尼系数较准确地刻画了各指标基本处于绝对均等或较为均等状态。(3)运用泰尔指数方法,则发现浙西南地区的非均等化现象较浙东北地区要严重。(4)尽管浙江省各地区之间的单项指标均等化程度较高,但综合起来,各地区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的区域"落差"相当大。上述分析对地方政府实施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孔令夷
选择"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域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装备制造业动态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4个细分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脉冲响应比较研究,探究其双向互促性、行业异质性及长短期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者虽然有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互促作用具有非对称性。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拉动力强劲。但无论辅助联动式或价值链嵌入式生产性服务,都只是短期助推装备制造业发展,仍难以构成高端服务能力和发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其长期匹配及推动作用较小。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求程度不高,导致装备制造业对其拉动作用不明显,二者互动关联性较弱。不同互动机理及动态匹配方式下细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效应差异性显著。装备制造业来自于自身内部的信息变动影响显著。应加强装备制造业创新投资引资、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促使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效率,以促进沿线省域两大产业高层级耦合互动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肃昌 肖泽忠
本文基于现行中国人大制度和政府体制,在“双轨制”审计体制改革设想的基础上,重点对人大设立预算审计机构的现实必要性、可行性、现实依据、法律依据、机构设立、职责划分及职责履行和改革的实施步骤进行了探讨。同时,本文还对国外“双轨制”体制作了介绍。最后对影响改革实施的一些认识问题也作了理论上的辩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