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4)
2023(10864)
2022(9187)
2021(8468)
2020(6975)
2019(16057)
2018(16299)
2017(30700)
2016(17081)
2015(19283)
2014(19816)
2013(19146)
2012(18276)
2011(17051)
2010(17896)
2009(16786)
2008(16618)
2007(15087)
2006(14112)
2005(13301)
作者
(48661)
(40671)
(40303)
(39092)
(26302)
(19189)
(18563)
(15706)
(15538)
(15040)
(13976)
(13610)
(13454)
(13453)
(13204)
(12644)
(12074)
(11893)
(11763)
(11467)
(10961)
(10009)
(9978)
(9654)
(9360)
(9186)
(9141)
(9020)
(8308)
(8149)
学科
(85676)
经济(85578)
管理(45360)
(37711)
(30462)
企业(30462)
方法(24651)
中国(22574)
地方(21930)
数学(21141)
数学方法(20867)
(19979)
(19538)
(17557)
业经(16711)
(16599)
(15461)
金融(15454)
(15231)
(14994)
银行(14973)
(14784)
贸易(14772)
(14581)
(14296)
地方经济(13928)
理论(12923)
(12751)
农业(12501)
教育(10810)
机构
学院(242575)
大学(241925)
(111506)
经济(108957)
研究(94195)
管理(85087)
中国(74426)
理学(69639)
理学院(68846)
管理学(67779)
管理学院(67300)
(55350)
(52310)
科学(51200)
(48133)
中心(42578)
研究所(42534)
(41574)
财经(40713)
(38293)
(36678)
经济学(34891)
北京(34351)
(33994)
(33718)
师范(33708)
(32327)
经济学院(30851)
业大(29972)
财经大学(29532)
基金
项目(141634)
研究(110663)
科学(110432)
基金(99659)
(85426)
国家(84648)
科学基金(70910)
社会(69524)
社会科(65752)
社会科学(65741)
(55032)
教育(51952)
基金项目(49793)
(46222)
编号(46209)
资助(42793)
自然(41698)
成果(41551)
自然科(40655)
自然科学(40639)
自然科学基金(39909)
课题(34732)
(32404)
重点(32356)
(31971)
(29730)
(28474)
国家社会(28449)
(28401)
教育部(27814)
期刊
(143186)
经济(143186)
研究(89693)
中国(59328)
(42036)
教育(36650)
(36255)
管理(35494)
(35096)
金融(35096)
学报(32654)
科学(30417)
大学(25787)
学学(23630)
经济研究(23452)
农业(23418)
技术(23124)
财经(21557)
业经(20384)
(18855)
问题(18263)
国际(17490)
(17190)
世界(14523)
技术经济(12484)
(12224)
论坛(12224)
(11763)
统计(11744)
理论(11672)
共检索到419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范章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不仅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及政策失误,还在于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特殊地位。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借助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得以在数十年间避免了30年代大危机再度袭击。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仅靠自身的宏观经济管理也难以自保,只能靠区域性或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到今年4月的G20集团的伦敦会议,都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但这些都在联合国框架之外进行。如果说"广场协议"意味着对国际金融旧秩序的突破,那么,G20集团伦敦会议则意味着一个新秩序的孕育。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范章  
一、当今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生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较,有一重大不同之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范章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在地区范围内和全球范围内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这种合作从企业层面上升到政府层面,在平时应以经济(或金融)监管为重点,增强有关制度、政策、法规的透明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及风暴,则重点应是如何联手和克服风暴。同时,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应以改革传统的决策权结构、推进监管国际化、确定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和成立应急小组等为主要内容,并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以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良芳  
一、当前世界货币体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在世纪之交,世界货币体系面临以下四大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世界货币体系由于1999年1月1日欧元的启动将出现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新特点。这是继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设立的金本位制崩溃以来在国际金融领域内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守荣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石·李守荣·自1993年下半年整顿金融秩序,执行“约法三章”以来,经过三年多的艰辛努力,我国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这充分证明,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张龙  
运用DSGE模型,实证分析了预期与未预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发现:不同评价指标下,预期与未预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存在差异,预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更好;预期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更好,政策效果的稳定性更强;未考虑预期冲击时单指标与多指标评价结论存在背离,考虑预期冲击时单指标与多指标评价结论一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高望  邹恒甫  
通过在Zou(1997)重商主义模型中引入货币和外汇,本文在一个小国开放货币经济中详细考察了重商主义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对国家经济的长期影响。研究表明:重商主义发展程度的增强、货币增长率的提高和外汇干预可以提高长期均衡的消费水平、长期均衡的国外资产积累水平以及生命期的最优社会福利;消费税的增加可以提高长期均衡的消费水平和国外资产积累水平,而且不影响生命期的最优社会福利;政府支出的增加不仅降低了长期均衡的消费水平和资产积累水平,而且降低了生命期的最优社会福利。本文的理论扩展研究工作,不仅表明了除政府财政支出以外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有效性,进一步为重商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海宽  
本文提出一个极重要的论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作者认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为内容,而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也就可能实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强化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赵海宽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贯彻执行的结果,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双宁  
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一系列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整套安排和惯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告诉人们,必须加快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其中主要有三大改革,除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外,再有一项就是加快推进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建设。美国无监控的货币发行权、美元铸币税的独享权以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权,虽为历史形成,但已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种种弊端。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世界货币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人民币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并提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和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超  王聪  
9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后不久,我国发生日趋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内需不足问题。这除受当时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影响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某些失误。笔者认为,为尽快打破“通货紧缩──内需不足”的恶性循环,政府不能指望依靠单一经济政策来解决所有问题,而应该推行适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免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其他社会政策,并与必要的经济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对付通货紧缩和用于景气调整。只要这种政策体系设计优良,并得以有效落实,将有助于政府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改善国民的经济预期,刺激消费与投资,增加劳动就业,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等一些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本文通过运用IS-LM图式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效力以及各自面临制约的分析,并考虑中长期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理论上讲都有失效的可能,但在中国均未成为现实;(2)目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面临制约,单独实施难以取得最佳政策效果;(3)为启动经济增长,短期内大可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起来考虑,而不应对立;(4)从中长期来看,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将不是需求管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是促进结构转换的供给政策,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欧美发达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经济运行中多一些政府作用,宏观调控的范围较宽一些,干预方式较直接一些。这就事实上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不要政府干预”和“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斯蒂格利茨,1998)的问题。但是,迄今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德仁  
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对立起来,是我国经济学界当前较为普遍的一种观点。作者区分了评价性事实判断与描述性事实判断,并由此证伪了上述观点的理论渊源———“休谟命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讨论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关系,得出了二者是协调与互补的结论。针对我国经济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曹远征  闫衍  于春海  
经济新常态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针对短期已显露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提升和强化维持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能力;针对较长时期持续存在的结构调整、去库存、去产能以及去杠杆等问题,提升应对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针对均衡、开放和市场化的经济体系,构建高效、可持续、动态一致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和政策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