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363)
- 2022(1183)
- 2021(1157)
- 2020(1031)
- 2019(2287)
- 2018(2272)
- 2017(3833)
- 2016(2443)
- 2015(2855)
- 2014(2913)
- 2013(2922)
- 2012(2950)
- 2011(2702)
- 2010(3036)
- 2009(2892)
- 2008(2938)
- 2007(2820)
- 2006(2714)
- 2005(2800)
- 2004(2451)
- 学科
- 管理(8326)
- 济(7684)
- 经济(7664)
- 业(6090)
- 企(5020)
- 企业(5020)
- 制(4070)
- 中国(3840)
- 农(2961)
- 教育(2948)
- 银(2944)
- 银行(2944)
- 行(2846)
- 财(2791)
- 地方(2519)
- 制度(2511)
- 度(2511)
- 学(2092)
- 融(2082)
- 金融(2082)
- 体(2079)
- 业经(1996)
- 方法(1959)
- 税(1897)
- 人事(1889)
- 人事管理(1888)
- 理论(1888)
- 工作(1877)
- 农业(1846)
- 税收(1795)
- 机构
- 大学(32532)
- 学院(31131)
- 济(11547)
- 管理(11149)
- 研究(11119)
- 经济(11098)
- 中国(10990)
- 理学(8349)
- 理学院(8228)
- 财(8094)
- 管理学(8054)
- 江(7994)
- 管理学院(7984)
- 京(7749)
- 中心(6513)
- 省(6484)
- 州(6155)
- 科学(5815)
- 所(5663)
- 银(5571)
- 银行(5384)
- 北京(5234)
- 范(5148)
- 人民(5141)
- 财经(5117)
- 师范(5111)
- 行(5104)
- 农(4893)
- 研究所(4670)
- 市(4581)
共检索到70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正德
引进外资是“利用外资”与“被外资利用”的统一 ,有一定风险。国际跨国大资本与中小资本来华投资的目标不同 ,它们的目标不是短期超额利润 ,而是利用我国的各种资源 ,以占领我国的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 ,垄断我国的主要新兴产业 ,控制我国的经济命脉 ,若应对失误 ,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甚至国家安全会带来一定危险。理论界和政府应当对 2 0年来的引进外资工作进行总结 ,结合入世和当前国际经济、政治的新格局及新挑战 ,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
引进外资 被利用 思考 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怀德
本文提出了去。何引进外资银行的理论思考,首先,概述了外资银行引进的特点与作用,分析了外资银行引进后对我国金融业可能引起的四大挑战:即资金实力、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服务工具的挑战,提出了引进外资银行的战略选择:即明确标准,加强对引进外资银行的审查,创造平等竞争条件,完善法规与信息预测手段等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怀德
1979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在北京开办了代表处,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金融机构之先河。随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典等国一些著名银行也纷至沓来,在中国开办代理处。进入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提供了新的契机,仅1990年就有8家外资银行在上海开业。1992年6月,我国政府又将7个沿海开放城市辟为外资银行可以进入的领域。据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开放的14个城市中,已有30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继云
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是我国利用外 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截至1995年底,国家共批准成立142家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131家外资银行、5家外资财务公司和6家外资保险公司)和470家代表处。142家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91.4亿美元,贷款总额为127.5亿美元,存款总额为31.4亿美元。毋庸置疑,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和中国金融国际化,但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不利于此项工作的开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笑非
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外资银行将全面介入国内金融业务,这将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监管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对外资银行的引进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对外资银行应采取国民待遇、对等互惠待遇和有限保护主义相结合的策略,以使外资银行能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金融监管 人民币业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阳
对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思考丛阳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一体化和国际化,我国向外资金融机构敞开大门已经成为大趋势,这不仅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按轨的重要途径。一、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进入与影响自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获准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小波
广东省引进外资已从前两年升温亢进开始降温回落,人们似乎从超速引资的紧张疑虑中解脱;今年初外贸新体制出台,上半年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度。但在这欣欣向荣的大气候下,广东省的外资工作中,有些问题不能不令人引为隐忧。 一、引资双重隐性负面 (一)第一重隐性负面:外资形势潜伏隐忧,偿债后继压力增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龚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加快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经济发展和改革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根据我国自身的需要和国外环境的变化,在立足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完成中国经济“起飞”的战略性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建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加快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经济发展和改革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根据我国自身的需要和国外环境的变化,在立足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把握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完成中华民族腾飞的战略问题。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近期变化及特征 迄今为止,我国利用外资走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3年)的主要特征是:出现了第一个对外借款高峰。1979~1983年平均每年借款达28亿美元,1982年和1983年降至24.32亿和10.65亿美元;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则处于试探性阶段;年均不足3.6亿美元。由此形成年均借款与直接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高峰
本文对我国为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所实行的优惠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优惠政策对于吸引外资的确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其负面作用日益突出。为此,文章强调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应尽快取消优惠政策,实现由“优惠政策型”向“国民待遇型”的转型,从而有利于我国引资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化的转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冬亮 宋旭群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外商争相投资我国的高科技产业,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通用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高科技厂商在中国开设分部或展开合作项目。然而,我们却发现,进入中国的高科技外资投资项目几乎都是一些生产性项目,缺乏尖端的开发性项目。从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继云
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思考韩继云一、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主要“误区”(一)指导思想不统一目前在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指导思想:一种指导思想认为,我国应当加快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速度。其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魏强
随着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步伐的加快 ,外资将逐渐成为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中坚力量。但鉴于国情等客观因素限制 ,在我国引进外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
不良资产处置 外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