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8)
2023(5350)
2022(4511)
2021(4086)
2020(3319)
2019(7189)
2018(7349)
2017(13065)
2016(6701)
2015(7196)
2014(6702)
2013(6443)
2012(5501)
2011(4999)
2010(4899)
2009(4707)
2008(4396)
2007(3666)
2006(3059)
2005(2591)
作者
(16876)
(14041)
(14030)
(13360)
(8686)
(6562)
(6316)
(5358)
(5233)
(4895)
(4684)
(4494)
(4346)
(4262)
(4244)
(4192)
(4172)
(4141)
(4076)
(3942)
(3499)
(3387)
(3324)
(3153)
(3133)
(3082)
(3049)
(3030)
(2805)
(2789)
学科
(29105)
经济(29084)
管理(17190)
(17171)
(14044)
企业(14044)
方法(9185)
产业(8904)
业经(8670)
(8406)
地方(7809)
中国(7597)
数学(7431)
数学方法(7347)
技术(5721)
(5710)
贸易(5707)
结构(5608)
(5499)
农业(5439)
地方经济(4911)
(4688)
(4684)
理论(4630)
(4154)
环境(4085)
(4010)
(3862)
(3738)
产业结构(3684)
机构
学院(89784)
大学(85260)
(38645)
经济(37981)
管理(34045)
理学(29451)
理学院(29194)
管理学(28706)
研究(28661)
管理学院(28555)
中国(20302)
(16915)
科学(16485)
(15677)
(13287)
(13286)
中心(13016)
财经(12576)
研究所(11986)
经济学(11926)
(11713)
(11704)
师范(11610)
业大(11582)
(11267)
(10890)
经济学院(10782)
(10643)
技术(10539)
北京(10197)
基金
项目(61475)
科学(49091)
研究(48936)
基金(43065)
(36454)
国家(36159)
社会(31624)
科学基金(31518)
社会科(30150)
社会科学(30148)
(26158)
基金项目(22466)
教育(21796)
编号(20990)
(20744)
自然(18069)
自然科(17646)
自然科学(17642)
自然科学基金(17308)
资助(16370)
成果(16021)
(15834)
课题(14473)
(14153)
重点(14045)
发展(13451)
(13227)
国家社会(13108)
创新(13093)
项目编号(13030)
期刊
(45202)
经济(45202)
研究(25589)
中国(16665)
管理(13295)
(11971)
(11332)
教育(11276)
科学(10681)
业经(10321)
学报(10249)
农业(8577)
技术(8432)
经济研究(8324)
大学(8012)
学学(7603)
(6478)
金融(6478)
商业(5964)
财经(5806)
问题(5802)
(5268)
(4895)
科技(4805)
现代(4519)
技术经济(4431)
(4298)
论坛(4298)
职业(4229)
(4046)
共检索到129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冬青  尹忠明  
随着时代变迁,产业升级的内涵也随之扩展,所以重新对产业升级内涵进行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马克思产业理论、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分别从消费需求、科学技术水平、低碳经济、品牌价值建设和全球资源配置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现阶段的产业升级内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永达  荣飞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如今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转型期。能否实现有效的产业升级,是事关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首先讨论了主动发展战略性产业部门和政府促进政策的必要性,以及比较优势产业与战略性产业的潜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核心在于合理、适度的发挥比较优势有助于战略性部门整合和积累方方面面的发展要素优势,而其中"开放条件"又是关键的一环。然而,这与简单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又有极大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永琴  
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意义日益凸现,但我国理论界对人力资本内涵的理解较为混乱,同时使用人力资本解释现实的现象出现泛化倾向,对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人力资本概念以及理论形成过程出发,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点,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理解,对人力资本在价值分配中的地位进行了界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隋福民  饶鹏  
长期以来,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各国是否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这一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因此,本文从狭义的贸易利益与广义的贸易利益,真实的贸易利益与潜在的贸易利益,贸易利益与地区经济一体化,贸易利益与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四个角度作了一些评述。本文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之下,一国才可以从开放的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最终实现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如政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采取适当的贸易政策、在开放贸易情况下补偿受损人群的利益、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君丽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上升的内部压力及人民币升值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和世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升级是必然的选择。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和产品内贸易理论,并借鉴已完成升级的亚洲国家的经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可按照OEM-外包或制造三角-OBM模式进行,升级的关键在于纺织服装企业是否具有创造产品差异的能力;同时在升级过程中,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将增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丽斌  赵玲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廷科  
理论揭示:金融市场与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相关效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行机制层面的基本要求,就是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和主导性作用。要实现这样一种目标,就必须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和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金融市场就是这个多元复杂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从已有的文献资料和讨论情况来看,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深化金融市场的必要性的认识,从纯理论推理的角度来分析是有道理的,但这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跃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对象的再认识杨跃进内部审计对象即内部审计所要监督的内容,是内部审计基本理论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多年来,尽管审计界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但人们的看法尚不统一,有的甚至相差很大,这必将给深入开展内部审计造成观念上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磊  卫海英  
品牌资产的概念自产生以来,其内涵和外延就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变迁、营销环境的变化,学界和业界对品牌资产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首先简析了不同时期品牌资产概念内涵和外延理论的局限性,探讨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商品同质化、信息透明度和可获得性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重新研究品牌资产的内涵和外延的必要性;最后,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应新的营销形势的、基于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品牌资产概念及其外延,尤其强调了情感联系在品牌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良友  孔祥斌  辛芸娜  孙晓兵  
为满足当前耕地质量评价和管理需要,合理确定耕地质量的内涵,利用文献综述法和总结归纳法,从时间角度,梳理国内外耕地质量内涵的发展。结果表明:1)国内外耕地质量内涵从单一的适宜性评价阶段发展到生产力、生态、健康等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阶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2)目前,由于国家和公众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耕地健康以及景观多样性的需求,决定了当前耕地质量内涵必须从耕地生产特性、生态特性、健康特性和景观特性等角度定义。研究认为,未来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需综合考虑耕地的生产、生态、健康及景观等方面,在耕地质量评价单元、评价尺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选取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从而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衣龙新  
财务治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明确其内涵非常重要,这是财务治理学科独立发展的需要,也是引领学术研究的要求。财务治理内涵研究中各种理论观点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相互融合已成为必然。文章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对财务治理内涵的新认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传军  徐芬  成虎  
基于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关于PPP的最新定义并结合我国的PPP政策,对其定义、内涵和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认为公共产品及服务、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伙伴关系是PPP的核心内涵,风险分担、利益共享、长期合作、项目融资、全寿命周期成本和激励创新是PPP的突出特征,可为PPP的全面理解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俊  林卿  王江泉  
产业升级的内涵和类型与国际分工的演进过程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将国际分工的演进分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产业升级的内涵。其次,依据国际分工演进三阶段将产业升级分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三种类型,分别从产量成本比、产值成本比和价值增值三方面分析了三种产业升级的动力。再次,从升级动力和升级范围两个维度分析了三种产业升级形式的特点,并阐述了三种产业升级在时间上递进和空间上并存的内在关联。最后,从深入推进工业化、生产流程再造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产业升级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瑞  
陈云在50年代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各自平衡和统一平衡(简称“四大平衡”)的理论,在我国过去长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它是符合当时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理论,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一理论是否仍然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而具有指导作用呢?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九五”期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下面,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论理论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和解放斗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能否成为具体经济活动的直接依据就值得研究了。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认识推进我们的观念更新,从而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形成对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新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