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7)
2023(8825)
2022(7053)
2021(6212)
2020(5129)
2019(11340)
2018(11035)
2017(20610)
2016(11455)
2015(12838)
2014(13004)
2013(12642)
2012(11312)
2011(9538)
2010(9952)
2009(9420)
2008(9926)
2007(9385)
2006(8134)
2005(7632)
作者
(31709)
(26426)
(26091)
(24837)
(17009)
(12541)
(12050)
(10116)
(9832)
(9819)
(8904)
(8890)
(8659)
(8307)
(8041)
(7862)
(7838)
(7796)
(7778)
(7448)
(6565)
(6527)
(6401)
(6261)
(6099)
(5918)
(5834)
(5665)
(5288)
(5109)
学科
(74173)
(71111)
企业(71111)
管理(57092)
(50804)
经济(50734)
业经(25176)
(23420)
方法(20565)
(20387)
财务(20372)
财务管理(20347)
(19708)
企业财务(19105)
技术(15078)
农业(15054)
数学(12845)
数学方法(12756)
理论(12421)
(12314)
(12171)
(12014)
企业经济(11974)
中国(11300)
(11263)
经营(11074)
技术管理(10002)
(9906)
体制(8804)
决策(8761)
机构
学院(169071)
大学(158977)
管理(71100)
(70155)
经济(68737)
理学(60023)
理学院(59551)
管理学(58907)
管理学院(58602)
研究(44912)
中国(39240)
(35913)
(32812)
(28665)
财经(27794)
(25838)
(24952)
科学(24499)
(22583)
中心(21721)
业大(21692)
(21632)
商学(21477)
商学院(21306)
北京(20398)
农业(20027)
财经大学(19970)
经济学(19884)
经济管理(19503)
研究所(18583)
基金
项目(100348)
科学(80480)
研究(79113)
基金(71619)
(59469)
国家(58801)
科学基金(53564)
社会(50358)
社会科(47746)
社会科学(47734)
(42291)
基金项目(37767)
教育(36252)
自然(33434)
编号(33353)
自然科(32666)
自然科学(32660)
(32291)
自然科学基金(32159)
(28802)
资助(28472)
成果(25743)
(24653)
课题(22714)
(21902)
创新(21875)
(21863)
重点(21794)
(21558)
(20846)
期刊
(88466)
经济(88466)
研究(49470)
(35052)
中国(34744)
管理(32465)
(25200)
技术(19209)
教育(18634)
科学(18396)
业经(17848)
农业(17440)
学报(17199)
(15043)
金融(15043)
大学(14448)
财经(14110)
学学(13624)
财会(13510)
经济研究(12537)
(12288)
(11966)
技术经济(11390)
会计(10795)
问题(10726)
现代(9919)
商业(9493)
通讯(9404)
会通(9384)
世界(8251)
共检索到262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锡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不断深入,施工企业已逐渐认识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必然性,少数先进企业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已经初步实现了质量与效益(成本)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普遍将其质量成本局限于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之和,即: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海文  
建筑业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的探讨文/赵海文低成本扩张从企业来讲是以少量的资本控制推动大的资本,夺取大的效益,从国家来讲是盘活存量资产和迈向集约经营。建筑企业是否也可以走这一路子,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实施低成本扩张呢?本文仅此作以下探讨。一、发展趋势与历史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东明  
本文根据资源流转平衡原理将材料、能源、系统等输入成本在半成品、产成品、负制品等输出成本之间进行分配,运用资源流损失定量分析法计算各个物量中心的资源有效利用率和资源损失率,遵循以降低负制品形成率的事前控制为主、提高负制品循环再利用率的事后控制为辅的原则,通过实施长短期并进战略和构建反馈循环机制来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性降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薇  罗勇根  王清纯  
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研究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清算期权价值的影响。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因企业调整成本的增加,显著降低了企业清算期权价值,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更显著。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显著增加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出现僵尸企业的概率,且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从解雇成本角度揭示了《劳动合同法》影响实体企业投资行为的具体传导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毅  
项目执行期间的工期延误问题往往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约定工期延误损失评估指在合同订立阶段,由发包人提出并由承包人确认的因承包人违约导致工期延误对应损失赔偿金额的评估方法。意在通过合理约定及邀约条件设定,使之成为发包人规避工期延误风险事前控制的举措。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崇献  
近几年经常有媒体爆料说我国外汇储备遭受了巨额损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概括来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损失主要表现为,第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和损失;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华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坏帐损失及其会计核算工作,就是其中的要求之一。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逐步探讨。 一、界定坏帐损失的正确内涵,确认坏帐损失 (一)现行制度对坏帐损失的界定 《企业财务通则》指出“坏帐损失是指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这就让我们认识到:其一,坏帐损失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损失;其二,应收帐款只有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才能确认为坏帐损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东顺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十分重视产品生产问题,尽管有关成本会计的核算规则经过多次修改,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企业产品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本文所论述的有关废品损失的会计处理问题正是其中之一。我国现有的成本会计处理规定是将废品损失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这一处理方式未能细化废品损失产生的具体情况,造成企业生产的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论述了废品损失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和若干问题,借鉴实际工作经验和国外处理方式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制造企业的生产核算更好的服务,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祖军  
在对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存在的评估结果差别大、资产核查难度大、过火林木受损判断困难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针对不同灾后处理方式及林分结构与龄组提出相适应的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并就评估中的参数确定、资产核查、过火处理方式确定、过火林木价格、采集运成本等重要参数选择与应用进行探讨,最后提出要慎重选择评估参数、加大资源资产核查力度、合理确定过火林地的处理方式、合理测算过火林木的木材价格、注意采集运输成本对林木残值的影响等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凡芳  
一、税法相关规定(一)《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对照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区分和判断正常损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田哲  顾姣健  
文章介绍了ERP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从建筑行业、企业和产品的特点出发,结合现代建筑企业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和现代管理领域先进管理理论,对建筑企业ERP系统管理思想和系统构建进行了研究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欧丽霞  
结合某公寓二期工程中某国有建筑企业与富华园(一家集体企业所有制的建筑公司)的投标报价实例,分析了国企在临时设施、现场管理、周转材料、机械租赁等方面与集体所有制的建筑公司报价的主要差距及成因,提出要借鉴其中差距,发展国有建筑企业内部的集体经济,找回国企失去的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励峰  
如何降低成本,是摆在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建筑企业的一道难题。本文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四个方面对这道难题进行破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皮曙初  
灾害是不可抗力对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口范围(公共体)构成严重剥夺的过程和现象。灾害作为公共风险,成为"公共体"共同面临的巨额损失时,就需要另一种制度的安排——社会制度的安排,这种社会制度如何安排,对"公共体"的公平良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灾害风险是准公共产品,不可能用完全的私人市场机制来分担风险损失,因此我们提出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公共部门(P)-市场(M)-公众(P)为一体的宏观保险模式,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损失补偿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