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6)
2023(11723)
2022(10080)
2021(9278)
2020(7877)
2019(18318)
2018(18536)
2017(34804)
2016(19587)
2015(22582)
2014(23532)
2013(22789)
2012(21378)
2011(19320)
2010(19841)
2009(18573)
2008(18841)
2007(17627)
2006(15266)
2005(14102)
作者
(58424)
(48802)
(48772)
(46774)
(30970)
(23429)
(22442)
(19069)
(18366)
(17845)
(16587)
(16504)
(15819)
(15496)
(15474)
(15203)
(15129)
(14449)
(14351)
(14018)
(12512)
(12175)
(11974)
(11260)
(11213)
(10968)
(10919)
(10870)
(10049)
(9930)
学科
(76137)
经济(76019)
管理(59687)
(53448)
(45109)
企业(45109)
方法(33392)
数学(27898)
数学方法(27587)
(23739)
(21555)
(20648)
中国(20525)
(18065)
业经(17363)
理论(16855)
(15013)
(14574)
财务(14527)
财务管理(14477)
(14177)
银行(14140)
地方(14105)
(13741)
贸易(13736)
企业财务(13640)
农业(13614)
(13439)
(13286)
(13136)
机构
学院(288153)
大学(287432)
(112702)
经济(109853)
管理(104763)
研究(94995)
理学(88430)
理学院(87411)
管理学(85775)
管理学院(85230)
中国(73282)
(61454)
科学(58331)
(57787)
(49632)
(49291)
(47262)
财经(44367)
中心(44362)
研究所(44074)
业大(42332)
(39790)
农业(38992)
北京(38870)
(38661)
师范(38225)
(37253)
经济学(34885)
(33898)
技术(33335)
基金
项目(180134)
科学(139145)
研究(135191)
基金(126110)
(109037)
国家(108051)
科学基金(91267)
社会(82032)
社会科(77367)
社会科学(77346)
(72816)
基金项目(66344)
教育(65079)
(60511)
编号(57929)
自然(57578)
自然科(56160)
自然科学(56139)
自然科学基金(55139)
资助(52075)
成果(49294)
课题(41364)
重点(41118)
(40239)
(38506)
(37251)
(36498)
(35282)
项目编号(34830)
创新(34828)
期刊
(133361)
经济(133361)
研究(86882)
中国(63582)
(49076)
学报(46101)
(45564)
教育(40508)
科学(39865)
管理(38340)
大学(34762)
学学(32366)
农业(29756)
技术(27744)
(26831)
金融(26831)
财经(22787)
业经(21515)
经济研究(20193)
(19601)
问题(17352)
(15592)
(14976)
图书(14896)
理论(13871)
技术经济(13796)
财会(13751)
(13596)
职业(13139)
商业(12935)
共检索到443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沙凯逊  孙晓冰  
专业体制是现代建筑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建筑专业体制存在的理由、本质属性和比较优势。作为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建筑专业体制属于社群治理的范畴。该体制以专业人士为主体,以专业组织为核心,以独立性、利他性和自律性为基本特征。它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基于长远预期的激励机制,基于声誉的约束机制,基于信息反馈的强化合作机制和基于行业规范的养成机制。这些优势可以归因于社群中重复博弈所形成的局部信息和来自同行的压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沙凯逊  房勤英  曾大林  
简要介绍建筑交易体制的性质;从新制度经济学演化学派的视角出发,讨论建筑交易体制内生化的必要性,分析它的演进规律;采用贪婪者–分享者–中庸者三人博弈模型揭示建筑交易体制演化均衡的某些特征,多重均衡、路径依赖和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以及帕累托无效结果的长期存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沙凯逊  房勤英  曾大林  
简要介绍建筑交易体制的性质;从新制度经济学演化学派的视角出发,讨论建筑交易体制内生化的必要性,分析它的演进规律;采用贪婪者–分享者–中庸者三人博弈模型揭示建筑交易体制演化均衡的某些特征,多重均衡、路径依赖和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以及帕累托无效结果的长期存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严夏  张泽明  陈亚龙  汪花明  
"编制预算是组织战略的表现,……,预算编制意味着要考查组织资源过去的使用情况,分析已经实现的目标及其成本,并通过为将来的预算期分配新的资源,描绘出组织发展路线"。可见,预算编制过程和预算决策过程是同步展开,相互交错、渗透的。预算编制过程实际就是预算决策过程。可见,预算决策是大学预算的首要和核心环节。预算决策的规范、合理、科学性将会直接影响到预算执行与评价环节,从而影响整个预算过程的效率。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预算只是被动地执行计划。此外,由于涉及信息保密,预算决策的校际交流很少,也很难深入。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余常德  朱伯兰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总结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应探索建立科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学校干部教师交流机制、教育公平调节机制、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等,提高城乡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而实现城乡教育"良性互动"、"双赢共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俊文  段茹楠  张迎华  
为适应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大学的需要,高校迫切需要进行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文章着眼于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分析,在明确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内涵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权变理论、管理幅度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对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并指出:权变理论为改革的必要性提供理论基础;管理幅度理论为改革中的权力下放提供理论支撑;委托—代理理论则为改革中集权与分权关系的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俊文  段茹楠  张迎华  
为适应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大学的需要,高校迫切需要进行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文章着眼于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分析,在明确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内涵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权变理论、管理幅度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对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并指出:权变理论为改革的必要性提供理论基础;管理幅度理论为改革中的权力下放提供理论支撑;委托—代理理论则为改革中集权与分权关系的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沙凯逊  孙晓冰  
"中国经济升级版"要求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这对建筑专业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转型机遇。转型中要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淡化官办色彩以还原独立本色,二是简化资质管理以增强职业操守,三是强化项目治理以持守无偏立场。关键在于克服既有模式的惯性和既得利益的阻力,放松政府规制,这需要统揽全局的顶层设计和坚韧不拔的努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财税体制的变化 ,部分乡 (镇 )国库陷入了困境。本文分析了乡 (镇 )国库面临的问题 ,探讨了新形势下的乡 (镇 )国库的体制模式 ,指出了乡 (镇 )国库的设立应该因地制宜 ,既不能“遍地开花” ,“有库无金” ;也不能“因噎废食” ,“有金无库”。只要加强管理、规范运作 ,乡 (镇 )国库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磊  
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和经营体系应进一步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 ,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真正实行政经分开、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利用市场机制选聘其所出资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经营班子成员 ,健全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次旦平措  
本文从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财政的横向转移支付两个方面,对德国的财税改革内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德国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具有特色的内容,然后从健全的财政体系、法律角度明确财税制度、明确各级政府权力统筹兼顾政府和地方权力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德国财税改革的特点,在其权力划分的过程中,既保证了各级政府拥有权力,又保证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权利的制约,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同时研究了我国在德国财政体制改革中可以吸取的经验,包括采取分税制度,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横纵向结合,利用"因素法"来进行转移支付等。最后从用法律明确转移支付制度、采用转移支付的横纵向结合、利用"因素法"确定转移支付额度、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方面,探究了德国财政体制改革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柏园  史万里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粮食生产这个改革的最早发端领域,走向市场也是必然的。1993年末粮价波动暴露出我国现行粮食体制存在着不少缺陷,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同时也说明,放开粮食经营和价格虽然向促进生产、搞活流通迈进了一步,但并不等于新的粮食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了,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粮食产销制度,是中国的头等大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梅术文  
FTA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是知识产权议题挂钩体制的新近发展,它是典型的双边体制,将知识产权与自由贸易挂钩,以协商推进和以点带面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改变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广大发展中国家可运用"联系权力",在给定的制度结构内寻求最大利益。中国应该重视FTA体制的国际效应,密切关注,积极参与,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良性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群  曹春艳  
尽管我国采取了世界上较为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但耕地保护的效果却不甚理想,现行体制可能是耕地流失的深层次动因。本文主要从耕地保护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低效或失灵的体制障碍,着重探讨了耕地保护在市场经济体制、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三个方面的体制障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经济权力分化凸显,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存在占用耕地的利益驱使。因此,需要对影响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障碍进行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青锋  
行政主体、管理权力、相关机制、法律制度构成行政管理体制的四个基本要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属于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行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关键,已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体制保障。基于这一含义、属性和地位,有利于正确地深入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