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8)
- 2023(11226)
- 2022(9009)
- 2021(8497)
- 2020(6697)
- 2019(14746)
- 2018(14590)
- 2017(26819)
- 2016(14817)
- 2015(16617)
- 2014(16794)
- 2013(16096)
- 2012(14669)
- 2011(13321)
- 2010(13855)
- 2009(13151)
- 2008(11988)
- 2007(11361)
- 2006(10231)
- 2005(9354)
- 学科
- 济(54226)
- 经济(54158)
- 农(49358)
- 业(46383)
- 管理(34520)
- 农业(33136)
- 融(26007)
- 金融(26000)
- 企(25324)
- 企业(25324)
- 银(24399)
- 银行(24376)
- 中国(23953)
- 行(23661)
- 业经(20132)
- 制(17845)
- 地方(16107)
- 财(15666)
- 方法(14293)
- 体(13040)
- 农业经济(12601)
- 数学(11982)
- 数学方法(11826)
- 发(11591)
- 中国金融(11060)
- 学(10847)
- 理论(10662)
- 发展(9851)
- 展(9826)
- 村(9533)
- 机构
- 学院(203040)
- 大学(192442)
- 济(78982)
- 经济(76930)
- 管理(70614)
- 研究(69427)
- 中国(61501)
- 理学(59191)
- 理学院(58585)
- 管理学(57519)
- 管理学院(57171)
- 农(55876)
- 农业(42403)
- 科学(41682)
- 京(40413)
- 财(38424)
- 业大(36358)
- 中心(35541)
- 所(35523)
- 江(34731)
- 研究所(31653)
- 财经(28920)
- 州(27993)
- 范(27243)
- 师范(26926)
- 省(26106)
- 经(26061)
- 农业大学(25745)
- 北京(24985)
- 院(24487)
- 基金
- 项目(128289)
- 研究(101869)
- 科学(98593)
- 基金(87304)
- 家(75585)
- 国家(74698)
- 科学基金(62398)
- 社会(61960)
- 社会科(58064)
- 社会科学(58050)
- 省(55122)
- 编号(45955)
- 基金项目(45861)
- 教育(45639)
- 划(43518)
- 成果(37683)
- 自然(36385)
- 自然科(35432)
- 自然科学(35423)
- 自然科学基金(34764)
- 资助(34224)
- 课题(32291)
- 农(31869)
- 发(30683)
- 重点(28907)
- 性(27546)
- 创(27441)
- 年(27090)
- 部(27037)
- 制(25717)
- 期刊
- 济(101417)
- 经济(101417)
- 农(62212)
- 研究(60085)
- 中国(52906)
- 农业(41364)
- 融(37595)
- 金融(37595)
- 学报(33542)
- 财(30040)
- 科学(29260)
- 教育(28509)
- 大学(26401)
- 学学(25131)
- 业经(23857)
- 管理(22146)
- 业(18647)
- 技术(18582)
- 农村(15407)
- 村(15407)
- 农业经济(14907)
- 问题(13953)
- 财经(13720)
- 版(13504)
- 经济研究(12869)
- 经(11768)
- 世界(10775)
- 经济问题(10681)
- 业大(10481)
- 职业(10118)
共检索到329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卢钦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建立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新农村建设 有效途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松 顾晓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对金融机构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罡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金融支持。农村金融问题事关"三农"发展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深刻认识,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和解决,从而不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 金融体系 问题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勇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失血”过多 ,信贷紧缩抑制了县域经济发展。只有解放思想 ,正确处理服务县域经济与农村金融自身生存发展的关系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改善县域金融环境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才能使农村金融和县域经济进入相互促进的发展轨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杰
今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农村经济建设问题提出了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构建 农村金融 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理权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任务 ,而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保障。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市场资金短缺、机构职能交叉、服务机制不活、信用环境较差等缺陷 ,并探讨了重构服务于“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三农” 金融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启峰
面对日益扩大的农村金融需求,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缺陷,无法有效发挥支农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组建民营银行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途径,并对如何发展农村民营银行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非正规金融 民营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丹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本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以广东农村为背景,分析了"三农"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和目前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设想和具体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健宏 李杰 王岩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河北省经过多年改革,已初步形成多功能的农村金融体系,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其功能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建立竞争有序、功能互补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本文分析了目前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河北省 现状 改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倩
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金融的发展,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资本的制度安排。合理的金融体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核心,它通过信用手段对农村涉农资源进行管理、配置、动员,建立多层次的三农金融体系可以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金融体系 经济发展 涉农资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永哲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因此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同时出现了农村资金的漏出现象。近年来,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试点成立了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仍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投资,进行各种形式的补贴,使社会各界对农村的投资达到或超过投资其他经济领域的利润回报率;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经济组织,构建农村资金的内循环机制,遏制农村资金的漏出效应;正视民间金融存在的积极意义,尽快使其合法化,并纳入政府的有效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皓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主要是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组织尚未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益博弈模型分析,指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源自农民的内在需求,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监管和政策扶持机制、优化金融环境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好文 张婷
本文在对我国既有的金融制度安排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垄断性的金融制度安排是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无法控制和转移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金融体系(主要是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将不可避免,而市场化的改革必将推动金融制度规则的重新选择。在此认识上,本文提出了对我国银行体系实施分层次、多样化产权改革的设想,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设想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已基本建立起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政策金融并存的格局,在县域经济中并不缺乏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但是缺乏真正为一般农户和农业生产服务的金融机构。在现阶段,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可能是解决一般农户资金需求的有效途径,符合以农户、中小企业为中心,结合农村组织化、产业化、城镇化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创造性地设计金融供给制度。我们应着力营造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空间,提升其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