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9)
- 2023(6487)
- 2022(5632)
- 2021(5152)
- 2020(4691)
- 2019(10442)
- 2018(10787)
- 2017(21755)
- 2016(11974)
- 2015(14072)
- 2014(14409)
- 2013(14231)
- 2012(13717)
- 2011(12651)
- 2010(13023)
- 2009(12406)
- 2008(12223)
- 2007(11260)
- 2006(10204)
- 2005(9392)
- 学科
- 济(52732)
- 经济(52653)
- 管理(35269)
- 业(32494)
- 方法(26569)
- 企(25045)
- 企业(25045)
- 数学(24466)
- 数学方法(24317)
- 中国(17370)
- 财(15396)
- 制(15042)
- 农(14673)
- 银(11865)
- 银行(11845)
- 行(11382)
- 贸(10561)
- 贸易(10553)
- 体(10427)
- 融(10307)
- 金融(10300)
- 易(10257)
- 学(9444)
- 业经(9417)
- 地方(9290)
- 农业(9004)
- 务(8360)
- 财务(8330)
- 财务管理(8304)
- 企业财务(7933)
- 机构
- 大学(180708)
- 学院(178434)
- 济(76588)
- 经济(74912)
- 管理(66818)
- 研究(59234)
- 理学(56235)
- 理学院(55679)
- 管理学(54961)
- 管理学院(54617)
- 中国(48347)
- 财(41589)
- 京(38402)
- 科学(32654)
- 财经(31974)
- 所(29813)
- 江(29122)
- 经(28872)
- 农(28405)
- 中心(27991)
- 研究所(26250)
- 北京(24743)
- 经济学(24555)
- 业大(23746)
- 财经大学(23548)
- 州(23010)
- 范(22631)
- 经济学院(22407)
- 师范(22382)
- 农业(22313)
- 基金
- 项目(107519)
- 科学(83889)
- 研究(81594)
- 基金(77554)
- 家(66366)
- 国家(65794)
- 科学基金(55527)
- 社会(51989)
- 社会科(49296)
- 社会科学(49289)
- 省(41359)
- 基金项目(39852)
- 教育(39097)
- 划(34904)
- 编号(34080)
- 资助(33636)
- 自然(33566)
- 自然科(32770)
- 自然科学(32757)
- 自然科学基金(32178)
- 成果(30075)
- 部(25436)
- 课题(24278)
- 重点(23858)
- 发(22633)
- 教育部(22220)
- 创(21753)
- 国家社会(21477)
- 性(21291)
- 人文(21232)
共检索到284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卉宇 何建敏
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消费信贷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信用制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借鉴。构建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必须经历四个关键路径: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确定个人信用管理模式,完善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个人信用体系的制度保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刚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信用经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其前提是建立完善规范的个人信用体系。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个人信用体系 消费信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华
信用是一个人立足的基础。我国急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体系。个人信用体系的内容,包含个人资信档案登记,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超前的风险预警和防范,个人信用的管理,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良好的信用理念道德教育和有利于信用制度推广的环境体系。
关键词:
信用,个人信用体系 风险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蕾 曹玉昆
分析、借鉴了国际森林认证现状、经验,推导出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国本土森林认证体系的关键因素,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政府应鼓励各利益方参与搞好森林认证试点工作并出台辅助政策;不断完善森林认证的标准和体系;实现中国本土的森林认证体系与PEFC互认,可以采取联合认证、阶段性认证、多认证体系并存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等建议,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国本土森林认证体系,最终实现中国林业的可持续经营。
关键词:
森林认证 认证体系 PEFC 互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杼机 沙淑清 李娟华
专业认证已被提到我国高教建设事业的议事日程,分析借鉴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成功经验以及分析总结我国建设类专业在专业评估与认证中的实践经验,对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专业认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锦霞 王向楠
分层推进的课程体系、贴近实务的课程内容、积极有效的市场化与国际拓展,尤其是成熟完善的会员制以及与行业、学校的深度融合是英美德澳等国及香港地区的保险职业教育和职业认证体系建设卓有成效的经验。我国保险职业教育在行业复业后先后开启了公司内部业务培训、委托金融类院校办学及行业自办学校等形式,逐步形成了中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以上学历教育、企业在职员工培训等多层级的保险教育体系,职业资格认证框架亦随之逐步形成。本文对照国际先进经验,考量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提出了建设我国保险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几点思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雁 吴丹 彭镇华
建立花卉认证体系是与国际花卉贸易接轨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实现我国花卉业跨越式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提出在建立我国花卉认证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吸收花卉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参加;我国花卉认证体系应尽量做到与国外花卉认证体系互认;在现阶段应鼓励并扶持国外花卉认证机构在我国开展花卉认证工作。
关键词:
花卉认证 认证体系 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家颐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高职教育培训认证体系,必须实事求是地把握认证体系存在的观念、技术、体制等障碍,坚持高职教育培训认证的科学定位,重视培训认证的终身化、信息化和国际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培训认证 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俞国良 李如耀 陈家增
培养一大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之一。如何在新形势下客观、公正地认证评价高技能人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高技能人才认证评价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是政府有关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
关键词:
完善 技能人才 认证 评价 思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俞国良 李如耀 陈家增
培养一大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之一。如何在新形势下客观、公正地认证评价高技能人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高技能人才认证评价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是政府有关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
关键词:
完善 技能人才 认证 评价 思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永清
借鉴经济学博弈理论,引入经典博弈模型,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征信体系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通过与美国、英国和日本征信体系的对比,发现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法制不健全、征信数据来源面窄等若干问题。为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应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征信内容,扩大信用报告应用范围,加强商业银行诚信建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建华
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个人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的个人征信体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运作模式,不仅可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而且还可以约束个人信用行为,切实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的方向是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总体要求,建立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完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运作机制,探索高效、公正和适合国情的运行模式,加快推进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军 崔颖 刘桐嘉
随着征信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征信机构的监管势必要依靠科学、系统、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提升监管水平。根据个人征信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分析个人征信机构评价指标的选择,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个人征信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结果表明,合规性监管领域和个人信用信息资源及权益保护领域的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较为明显,今后对个人征信机构进行监管时,监管机构应该加大对合规性和权益保护方面的监管力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新颖
随着中西方商科人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作为首个以全球顶级商学院认证标准AACSB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国内应用型地方高校在认证之路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在阐述了AACSB认证核心理念和AOL建立与运行机制原理的基础上,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对使命驱动下的AOL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实践做了深入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其它应用型高校以国际认证为契机进行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