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8)
2023(4134)
2022(3434)
2021(3392)
2020(2600)
2019(5707)
2018(5815)
2017(9747)
2016(5903)
2015(7043)
2014(7136)
2013(6627)
2012(6352)
2011(5639)
2010(6263)
2009(5816)
2008(5955)
2007(5731)
2006(5300)
2005(5041)
作者
(16202)
(13244)
(13006)
(12819)
(8506)
(6436)
(6221)
(5138)
(5090)
(5016)
(4637)
(4580)
(4389)
(4356)
(4235)
(4114)
(3994)
(3959)
(3928)
(3788)
(3695)
(3318)
(3281)
(3247)
(3227)
(3138)
(3092)
(3078)
(2733)
(2719)
学科
(17121)
经济(17082)
管理(13495)
(10799)
教学(10467)
(10331)
企业(10331)
理论(10314)
教育(9243)
中国(7911)
学法(6570)
教学法(6570)
(5932)
(5819)
(5703)
业经(5693)
(4941)
(4796)
方法(4679)
学理(4672)
学理论(4672)
地方(4387)
(4215)
银行(4215)
(4067)
(3938)
文化(3764)
政治(3744)
研究(3696)
(3650)
机构
大学(84175)
学院(83114)
研究(26853)
(24664)
经济(23690)
管理(22762)
中国(21008)
(18750)
(18071)
师范(17922)
理学(17398)
理学院(17063)
(16957)
管理学(16523)
管理学院(16324)
(16067)
科学(15639)
教育(14327)
师范大学(14217)
(13836)
(13262)
中心(13116)
北京(12595)
职业(12061)
技术(11738)
财经(11508)
研究所(11385)
(10184)
(10085)
(9364)
基金
项目(41883)
研究(38209)
科学(30883)
基金(25011)
教育(21757)
社会(20879)
(20135)
国家(19785)
社会科(19282)
社会科学(19277)
成果(18821)
编号(18515)
(17926)
科学基金(16049)
课题(14930)
(14698)
(13860)
基金项目(11836)
项目编号(11133)
(10805)
规划(10424)
资助(10098)
重点(10009)
研究成果(9808)
(9790)
(9780)
阶段(9753)
大学(9595)
(9579)
(9438)
期刊
(38731)
经济(38731)
研究(34177)
教育(31793)
中国(26610)
(14812)
学报(12674)
管理(11659)
技术(10940)
大学(10603)
科学(9957)
(9727)
图书(9605)
(9469)
金融(9469)
职业(9069)
学学(8716)
书馆(7922)
图书馆(7922)
财经(7860)
(6925)
(6364)
论坛(6364)
农业(5904)
技术教育(5835)
职业技术(5835)
职业技术教育(5835)
业经(5252)
问题(5195)
(5159)
共检索到152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定荣  
建构主义教学论作为指导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缺乏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建构主义教学论要对世界范围的教学实践产生影响,必须认识到其产生的信息技术时代性特征、个人主义的文化特征和走向实践的制度化特征,立足于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着眼于教学文化的转变和教学制度的重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友群  
建构主义在认识论上主要有三个不同以往的思考:其一,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使得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模糊了,这个观点还延伸到社会科学中;其二,认知神经科学提出,认识的本质不是反映,而是主体(神经元)对信息的处理;其三,建构主义认为,认识的实质是主体在观念中对客体的建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似乎在超越二元论,物质和意识可能统一在神经元的活动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桑新民  
近年来,建构主义对国内外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一种理论的跨时空传播,必然产生文化的误读,但这同时也正是理论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作者跨越二十多年研究建构主义的独特思想体验和教学生活体验,对建构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并探讨了中国教育研究和借鉴西方建构主义应该持有的健康心态和科学方法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波  
建构主义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革命,基本观点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建构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基础,并结合教学设计的定义,对会计学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玉祥  
极限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是研究和应用数学的有力工具。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极限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使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以及形成性评价过程,主动完成极限思想的意义构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军果  
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针对成人学生生活经验丰富、自主意识强、工学矛盾突出、学习自信心不足等特点,提出了建构知识网络体系、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等教学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高了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祥迁  朱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蒙成  
实施建构主义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学生应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要具有强烈的学习期待和批判性、系统性、发散性思维能力 ,具有有机的知识结构、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及必要的团队精神 ,教师应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高级伙伴 ,应掌握建构性教学的策略 ,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意识、宽广深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建构主义教学的环境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平台 ,要具备网络化的学习场所、文本化的教材、学习共同体式的班集体等要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春莉  
本文在反思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的基础上 ,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依据 ,探讨值得倡导的课堂教学所应包含的教学新理念 ,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并指出评价标准一定要抓住关键因素和主要矛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官东  肖彬  
建构主义主张意义建构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重视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强调学生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主动加工与接纳。高校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表明,建构主义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是科学的教学设计,其中,教师教学情境的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建立新旧知识关系的基础,能够为学生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提供内驱力,而教学评价则是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证明,基于建构主义的混合式教学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智慧的提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建设  丁继安  石伟平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研究建构主义的实践教学理论,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构建职业能力目标体系、实践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观点,在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向琼   李思玲   林仕彬  
学习力导向的教学改革是面向学生未来的,致力于为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赋能。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力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基于系统观念从“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学习创生力”等方面探索破解学习力现实困境的路径。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社会适用从根本上革新传统教学范式,启动校企“双导师”双向交流机制,建构“一体三化”课程体系及“三环五步”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培育、发展及转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理解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学习重在学习科学意义,学习科学过程意在成为一名好的问题解决者。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于通过教学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促进科学理解的经验、环境与活动。关于知识的假设以及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基础。建构主义认识论及其学习理论对科学教学设计与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为科学探究提供了认识论支撑;强调科学教学以发展意义为先,提供了导致科学理解的教学指南;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理解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质性地拓展了教学设计的发展空间;提供了科学教育研究进行内部批判的思想工具。关于建构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还存在许多问题,科学教育工作者要科学地对待建构主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是对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思潮 ,对我国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它促使我们变革旧有的教育观念 ,重建现代知识观 ,确立学生中心的师生观 ,反思错误的学习假设。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当今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不俗表现清晰地折射出它的思想张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侯新杰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从心理表征和适应性心理表征两方面对儿童建立它们周围世界概念的认识论基础进行解释 ,把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方面 :个人建构 (personalconstruc tion)、个人间建构 (interpersonalconstruction)和大众建构 (publicconstruction)。通过案例分析 ,概括出科学教学的建构主义方法 ,进而阐述了建构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