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1)
- 2023(4944)
- 2022(4058)
- 2021(3987)
- 2020(3309)
- 2019(7391)
- 2018(7593)
- 2017(12149)
- 2016(7585)
- 2015(9146)
- 2014(9792)
- 2013(8693)
- 2012(8042)
- 2011(7229)
- 2010(7676)
- 2009(6554)
- 2008(6839)
- 2007(6618)
- 2006(5810)
- 2005(5286)
- 学科
- 管理(22862)
- 业(21108)
- 济(20297)
- 经济(20277)
- 企(18035)
- 企业(18035)
- 技术(12136)
- 教育(10252)
- 教学(10124)
- 理论(9655)
- 方法(8360)
- 中国(8357)
- 农(6802)
- 数学(6575)
- 数学方法(6327)
- 学法(6270)
- 教学法(6270)
- 技术管理(6044)
- 财(5487)
- 学(5410)
- 业经(5377)
- 学理(5175)
- 学理论(5175)
- 研究(4769)
- 农业(4750)
- 制(4427)
- 务(3925)
- 财务(3903)
- 财务管理(3883)
- 学校(3789)
- 机构
- 大学(103381)
- 学院(102158)
- 管理(33383)
- 研究(33180)
- 济(30334)
- 经济(29123)
- 理学(27130)
- 理学院(26733)
- 管理学(25828)
- 管理学院(25619)
- 京(23923)
- 中国(23352)
- 科学(21745)
- 江(19414)
- 技术(18287)
- 范(17818)
- 师范(17649)
- 所(17306)
- 农(16472)
- 北京(15781)
- 州(15648)
- 教育(15605)
- 中心(15493)
- 业大(15303)
- 研究所(15291)
- 财(14973)
- 职业(14950)
- 师范大学(13540)
- 农业(12716)
- 院(12492)
- 基金
- 项目(60071)
- 研究(49902)
- 科学(44776)
- 基金(36132)
- 家(30645)
- 国家(30281)
- 教育(27711)
- 省(27629)
- 社会(25696)
- 科学基金(25148)
- 社会科(24066)
- 社会科学(24058)
- 编号(24004)
- 划(22315)
- 成果(21322)
- 课题(18678)
- 基金项目(18421)
- 年(16285)
- 资助(15449)
- 自然(15278)
- 自然科(14930)
- 自然科学(14927)
- 自然科学基金(14597)
- 项目编号(14433)
- 重点(14283)
- 大学(14062)
- 创(14047)
- 规划(13107)
- 发(12854)
- 创新(12774)
共检索到174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晓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难以满足支撑和推动国家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背景下,国家提出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文章分析了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意义,以及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原则,并从学科专业优化、教学团队建设、校企深度合作三个方面分析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应用技术大学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士明 李红丹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即主要培养技师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设置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增加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重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适应教学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技师 实践能力 职业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华 李燕 夏勇
应用技术大学是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中国制造2025"给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应用技术大学应当立足于制造业强国的战略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模式与层次,并从培养策略上作出快速有效的调整。具体来说,应用技术大学要革新人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转变培养方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正兴 顾永安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核心是顺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具有跟上时代步伐的技能,超(跨)学科知识体系,全面健康的本科生。"导学"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生为中心,融合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贯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优化个人素养和生活方式,进一步从组织原则、主要内容、运行方式等方面建立实施路径,并倡导坚持合乎实际需要、教育理性、基本经验、发展方向的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元 马宏建
近年来,无人机行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探讨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联盟双元"培养模式。即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学历提升+职业训练";无人机应用技术联盟式"双元"培养——资源共建、共享:招生系统联盟创新、教学体系联盟创新、学生管理教育的联盟创新、协同培养质量标准的联盟创新;"联盟双元"模式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等核心内容。
关键词:
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 联盟双元 培养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向荣 李蔚 段远源
清华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985工程"一期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了二期人才培养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经过四年的实际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型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985工程”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詹峰
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存在偏差,供需存在较大问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理念和实际需求。从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应用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当前高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试图探索出新的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也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冬 侯晨
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同属职业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都是面向工作世界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二者在人才培养的层次、质量以及对技术的要求上存在明显不同。两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具有同型异质特点,是因为所要求的技术性质不尽相同导致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技能,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偏重于技术,而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峰 顾永安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必须强化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实现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型、学科专业的转型、课程与教材体系的转型、课堂教学的转型、实践教学的转型、职业教育的转型、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考评方式的转型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转型,进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晓敏 王洪伟 刘国栋 陈雷 王天琪
基于“四螺旋理论”,系统构建了“多方协同、理实一体、三维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研等多方协同共研项目、共创平台、共享资源等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通过“引前沿、活方法、重实践”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突出应用、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新体系;理实一体指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五融合”推进,搭建“一结合、两平台、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三维联动指课堂—项目—竞赛互嵌互融,以赛(项目)促教、以赛(项目)促学,将项目、竞赛融入课堂,嵌入教学,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婷婷 王辉 谢晓莉
民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特征,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型高校,肩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区域性经济服务的重要使命。目前民办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应该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应用技术型专业,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丹 欧阳电平
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应用技术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和内涵,并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对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应用技术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应用技术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举措,旨在培养出能对接市场需求的有会计信息化特色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从而为解决人才供需结构型矛盾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爱胜 孙杰
根据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从政策、现实基础、国外经验方面提出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可行性。分析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策困境、理念偏差、高职教育自身基础不足、发展能力不强,并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路径思考,即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分段培养、整体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筱云
文章论述了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为契机,紧密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探索以"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CDIO工程教学模式构建"1C+5P"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硕豪 耿乐乐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其内涵包括了培养对象人文素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技术型本科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应该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基于技术知识的技术本科教育理念、社会人才类型结构和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相耦合、产业结构应与人才类型结构相耦合、以差异化战略获得高等学校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动因。为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应用技术型本科应树立人文素养是教育活动基础的教育观、构建以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