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0)
- 2023(10542)
- 2022(8998)
- 2021(8194)
- 2020(7141)
- 2019(16169)
- 2018(15836)
- 2017(29857)
- 2016(16910)
- 2015(18903)
- 2014(18955)
- 2013(18592)
- 2012(17498)
- 2011(15751)
- 2010(15990)
- 2009(14922)
- 2008(15252)
- 2007(14017)
- 2006(12051)
- 2005(10582)
- 学科
- 济(67997)
- 经济(67920)
- 管理(47302)
- 业(45427)
- 企(36408)
- 企业(36408)
- 方法(34393)
- 数学(30486)
- 数学方法(30098)
- 农(18943)
- 财(17983)
- 学(17037)
- 中国(16603)
- 贸(14816)
- 贸易(14813)
- 易(14403)
- 业经(14177)
- 农业(12602)
- 制(12221)
- 地方(12087)
- 务(11469)
- 财务(11446)
- 财务管理(11412)
- 企业财务(10739)
- 理论(10598)
- 银(10302)
- 银行(10235)
- 技术(10218)
- 环境(10050)
- 和(9964)
- 机构
- 大学(252053)
- 学院(250075)
- 济(97626)
- 经济(95556)
- 管理(91880)
- 研究(85922)
- 理学(80058)
- 理学院(79060)
- 管理学(77364)
- 管理学院(76913)
- 中国(63133)
- 科学(58447)
- 农(55806)
- 京(53293)
- 所(46507)
- 业大(45731)
- 农业(44898)
- 财(43241)
- 研究所(42883)
- 中心(39804)
- 江(37799)
- 财经(35090)
- 北京(32842)
- 范(32156)
- 经(31794)
- 师范(31643)
- 院(30134)
- 经济学(30043)
- 州(29948)
- 农业大学(29870)
- 基金
- 项目(170467)
- 科学(130970)
- 基金(122362)
- 研究(114671)
- 家(110723)
- 国家(109794)
- 科学基金(91460)
- 社会(71403)
- 省(67929)
- 社会科(67629)
- 社会科学(67601)
- 基金项目(65332)
- 自然(62415)
- 自然科(61025)
- 自然科学(60998)
- 自然科学基金(59933)
- 划(57921)
- 教育(53422)
- 资助(50394)
- 编号(45118)
- 重点(39079)
- 部(36896)
- 成果(36191)
- 发(35919)
- 创(35183)
- 计划(34932)
- 科研(34032)
- 创新(33010)
- 课题(31301)
- 科技(31290)
- 期刊
- 济(102063)
- 经济(102063)
- 研究(65259)
- 学报(52516)
- 农(49326)
- 中国(46566)
- 科学(43350)
- 大学(37597)
- 学学(35832)
- 财(34523)
- 农业(33075)
- 管理(30677)
- 教育(24242)
- 技术(20615)
- 融(19357)
- 金融(19357)
- 业(18262)
- 财经(17363)
- 经济研究(16836)
- 业经(16834)
- 版(15037)
- 经(14904)
- 业大(14353)
- 问题(14087)
- 技术经济(13015)
- 科技(12436)
- 统计(12366)
- 农业大学(12233)
- 贸(11996)
- 图书(11723)
共检索到357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新红 沈长春 洪明进 叶泉土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福建省选择29个拖网作业单位(样品)、11个作业因素(变量),用对应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判断福建拖网捕捞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了解作业单位(作业船)之间和作业单位与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前影响福建拖网作业的主导因素是网具结构,其次是渔船的主机功率和作业天数。据此,建议从适当增大网口网目尺寸和网口周长、增加船舶主机功率和延长作业天数等方面入手,提高拖网作业单位捕捞效率。本文还通过分析平面变量与样品聚点图,将福建拖网作业分成4个类群,通过分析各类群与各作业生产因素的亲疏关系,进一步了解各类群的特点,可对生产单位和管理者调整拖网作业、优化生产资源配置等提供理论...
关键词:
拖网作业 对应分析 影响因素 作业分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水美 苏新红 郑奕 肖方森
根据2002年福建闽南地区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结合相关的渔捞记录,应用DEA法,分析了福建各地、市底拖网的捕捞能力和闽南地区不同作业方式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各地、市实际拥有底拖网的渔船数量、功率和吨位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悬殊,1999年和2001年最低的仅为19.4%、19.9%;全省底拖网平均"能力利用度"偏低,1999年和2001年分别为64.3%、67.5%,全省底拖网作业仍然存在渔船的投入数量过多、功率和吨位偏大的问题;因捕捞方式不同,影响捕捞能力的因子有所不同,但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汪三平
本文分析了二片式对拖网设计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渔获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本软件设计先进、科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精确性、高度灵活性和快速简便性等优点;利用本软件设计的网具,具有良好的渔获效果。
关键词:
微电脑 网具设计 渔获效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衡 张瑛瑛 王雪辉 叶锦玉 屈泰春 吴越 张胜茂 黄洪亮 徐博
根据中国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 48. 1亚区和48. 2亚区内2010—2014年南极磷虾拖网渔船的捕捞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各拖网捕捞参数(因子)对南极磷虾汛期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4年我国南极磷虾作业渔场主要位于南极半岛等岛屿的周边海域,CPUE值月变化明显,2—5月为捕捞高峰期。CPUE最高值为2014年,最低值为2012年,年平均CPUE呈略上升趋势。从月变化来看,除6月外,标准化CPUE均大于名义CPUE;且最大值出现在4月或5月,最小值均出现在10月。GAM分析表明各捕捞参数对CPUE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拖网速度、网口高度、网口水平扩张、拖曳水深、曳纲长度;各因子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22. 8%、14. 5%、12. 7%、6. 0%、1. 6%,所有因子对CPUE的总体偏差解释率为57. 6%。研究认为,我国南极磷虾捕捞作业中最适拖网速度范围2. 6~3. 1 kn;最适网口高度范围22~30 m;最适网口水平扩张范围20~25 m;最适曳纲长度范围100~200 m;最适拖曳水深范围0~40 m。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仲霞铭 汤晓鸿
用浮拖网追捕蓝点马鲛(以下简称马鲛)近年来被一些渔业生产单位采用,普遍取得较为良好的经济效益,激发了广大群众渔业对发展这一作业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就发展的可行性、资源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苏新红 沈长春 颜尤明 黄培民
单拖作业是福建省闽中地区重要的作业渔具之一。在捕捞生产过程中渔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渔具捕捞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给捕捞力量的量化计算和管理带来困难。为了了解各因子对单拖作业捕捞能力发挥的影响程度,本文选择影响单拖捕捞能力发挥的12个因子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影响单拖捕捞能力发挥的诸多因素归并为网具结构、渔船作业能力、船龄、渔民捕捞技能4个公共因子,它们在单拖捕捞过程中所做的贡献率依次为网具结构52.87%,渔船作业能力24.46%,船龄7.05%,捕捞技能4.73%。本文还计算和讨论了各样品船的因子得分,通过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可对各样品船的捕捞能力发挥...
关键词:
单拖作业 捕捞能力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尊雷 杨林林 袁兴伟 严利平 张辉 程家骅
渔业资源科学调查是开展渔业资源状况评价、物种保护和管理等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当调查方式发生变化时,维持数据的时间一致性至关重要。因此,原位试验获取不同调查方式的捕捞效率校正因子(fishing power correction, FPC)成为资源状况评价的先决条件。本研究通过平行拖网对比试验分析了科学调查船“中渔科211”(试验船,下同)和生产性渔船“浙嵊渔10201-10243”(标准船,下同)在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时对不同种类或类群的渔获率差异。结果表明,试验船和标准船平均渔获率分别为(138.98±92.14) kg/nmile~(2)和(392.68±474.76) kg/nmile~(2)。标准船主要种类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平均渔获率分别为(195.44±299.66) kg/nmile~(2)和(40.83±145.17) kg/nmile~(2);试验船主要种类为鳀(Engraulis japonicas)和黄鮟鱇(Lophius litulon),平均渔获率分别为(29.21±73.81) kg/nmile~(2)和(23.34±33.85) kg/nmile~(2)。2种调查方式对不同种类的渔获率随深度变化而出现分化,其中总渔获率、鱼类、银鲳(Pampus argenteus)等8个类别表现为相似的变化趋势;甲壳类、鳀、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等5个类别变化趋势相反;头足类、小黄鱼、龙头鱼在各深度变化具有异质性特征。这种变化与网口垂直扩张和所在水层位置有关。均值比和Kappenman方法估计的总渔获率FPC分别为0.35(95%置信区间为0.24?0.61)和0.43(95%置信区间为0.27~0.70),各种类渔获率均值比结果显示,FPC变化范围在0.03~2.61,其中总渔获率、鱼类、头足类、小黄鱼和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达到显著水平,建议对上述种类的资源丰度指标年际变化趋势分析时进行数据校正。标准船以近底层种类为调查对象,尤其在捕获经济种类方面表现出优良性能,但对完整生态系统代表性较弱。试验船适合浅水区调查,在深水区由于网口垂直扩张不足,且网位存在上浮现象,难以反映近底层生态系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广栋 张新军 汤天堂
鳀鱼俗称离水烂等,属暖水性中上层小型鱼类。其渔业生物学特点是:适温广,7~22℃;食物链短,以浮游甲壳类为主;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强,自然死亡率高,资源更新快,1龄鱼即达性成熟,最高为4龄,叉长60~165毫米,体重1.8~23.0克,优势组为2龄鱼,叉长110~140毫米,体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洪亮 陈雪忠
根据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我国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智利竹鱼(Trachurusmurphyi)渔捞记录和现场收集的资料,对中层拖网捕捞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层拖网主要在夜间作业;捕捞水层主要集中在30~80m水深;网位与鱼群的相对位置可分为5种类型,即鱼群在网口的中间、上纲紧贴在鱼群的上部、下纲紧贴在鱼群的下部、鱼群在上纲的上部和鱼群在下纲的下部。(2)鱼群进网数量可根据网位仪映像加以判断。(3)网位(y)与曳纲长度(x)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y=0 4427x-36 604。(4)捕捞效率随拖网速度而增加。(5)较高捕捞效率的表层水温指标为11 5~13 5℃。...
关键词:
中层拖网 捕捞技术 智利竹鱼 东南太平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胜茂 杨胜龙 戴阳 樊伟 黄华文
传统的捕捞努力量统计耗时费力,并且存在延时,不能及时了解宏观的捕捞强度,本研究以象山港拖网渔船为研究对象,选择安装北斗终端的1 508艘渔船,对北斗卫星船位监控系统所获取的渔船船位、航向、航速等信息进行分析挖掘,获得捕捞强度。根据航速统计获得每艘渔船处于捕捞状态的航速阈值,如拖网船300791捕捞状态船位点阈值的航向差最小和最大分别是-50和52°,航速最小和最大分别是0.9和2.0 m/s,两者结合判断捕捞状态点,再采用过滤窗修正,在各渔区格网计算一段时间内渔船捕捞状态点的累计捕捞时间,其值与渔船功率的乘积获得捕捞努力量,物理单位为kW·h,并制作累计捕捞kW·h的格点图和插值图。该方法具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井娟 林坚
本文采用1949—2005年我国渔业统计数据,借助于SPSS软件,对建国以来我国海洋捕捞产品产量的波动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我国海洋捕捞产品产量的波动较大,但1999年前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之后稳中有降;海洋捕捞投入的机动渔船数量和渔船功率对海洋捕捞产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基于控制渔船数量和功率的"双控制度"的实施效果却不显著;"零增长制度"、专业劳动力投入和水产品平均价格对海洋捕捞产量变动的影响不显著,"休渔期制度"效应显著;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在我国沿海11个省市区中有显著差
关键词:
海洋捕捞 影响因素 制度效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嘉樑 黄洪亮 吴越 饶欣 陈勇 黄嘉祺
为了探讨异常海洋环境年份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捕捞效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对"开富号"2014年和2015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渔业生产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智利竹筴鱼的渔场主要位于26°s~28°s、74°W~76°W和37°s~47°s、78°W~93°W的海域内,其中最佳捕捞海域为38°s~47°s、87°W~93°W;最佳捕捞时间为4~6月;(2)放网的持续时间、月份、网口高度、网位、放网位置的经纬度及拖网速度对智利竹筴鱼捕捞效率的影响显著,而曳纲长度、网口水平扩张与智利竹筴鱼捕捞效率间的相关性则较弱;(3)影响智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新红 沈长春 郑奕 黄前程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影响捕捞能力发挥的因素很多,给捕捞能力的估算造成困难。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13个指标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影响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诸多因素归并为渔船作业能力、综合捕捞技术、作业天数、水下灯功率等4个公共因子;它们在围网捕捞作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渔船作业能力因子、综合捕捞技术因子、作业天数因子、水下灯功率因子。本研究还计算和讨论了各样品的因子得分,通过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可对各样品的捕捞能力发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渔业生产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59-64]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方水美 张壮丽 叶孙忠 张澄茂 郑奕
根据2002年福建省沿海流刺网作业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应用DEA法,首次分析了福建省不同地市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和不同生产水域三重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刺网作业的捕捞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2000和2002年,全省刺网作业的平均“能力利用度”分别为63·8%和48·9%,地市间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显著,最低仅为18·6%和9·7%;刺网作业投入的网具数、船数、功率、作业天数、吨位和网具规格,对该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有较重要的影响;相同的调查样本和数据,决策分析取向不同,计量结果亦有不同,比较、决策参考意义也不相同;CPUE与DEA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方水美
根据2002年福建沿海张网作业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分析福建沿海6个地级市和4个县市张网作业的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0年和2002年,福建沿海张网作业"能力利用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 2%~100%和7 3%~100%,平均为67 2%和80 9%。各地市间张网作业的"能力利用度"有极显著差异(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