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4)
2023(4243)
2022(3797)
2021(3710)
2020(3241)
2019(7439)
2018(7503)
2017(14469)
2016(8254)
2015(9457)
2014(9501)
2013(9479)
2012(9128)
2011(8125)
2010(8567)
2009(8129)
2008(8383)
2007(7871)
2006(7422)
2005(7065)
作者
(23444)
(19447)
(19252)
(18689)
(12590)
(9525)
(8774)
(7465)
(7451)
(7445)
(6696)
(6631)
(6333)
(6294)
(6233)
(6077)
(5815)
(5752)
(5681)
(5671)
(5142)
(4821)
(4725)
(4661)
(4553)
(4415)
(4404)
(4399)
(4012)
(3966)
学科
(32605)
经济(32547)
(26316)
管理(24366)
(19913)
企业(19913)
(14519)
地方(12320)
中国(12088)
农业(10140)
(9818)
方法(9252)
(9211)
业经(8452)
数学(7329)
数学方法(7116)
人口(6597)
(6562)
银行(6555)
(6251)
(6239)
(6228)
(6066)
贸易(6057)
地方经济(5923)
(5857)
制度(5705)
(5705)
(5681)
(5556)
机构
学院(115801)
大学(114423)
(46677)
经济(45317)
管理(44170)
研究(41130)
理学(36193)
理学院(35764)
管理学(35163)
管理学院(34921)
中国(33280)
(24723)
(24078)
科学(23073)
(22356)
(21310)
中心(20386)
(19462)
研究所(18448)
(18009)
(17797)
(17595)
师范(17517)
财经(17515)
北京(15913)
(15416)
业大(15216)
农业(14501)
(14086)
师范大学(13689)
基金
项目(66403)
研究(52814)
科学(52193)
基金(45744)
(37971)
国家(37539)
社会(32513)
科学基金(32366)
社会科(30591)
社会科学(30579)
(29742)
教育(24596)
基金项目(23785)
编号(23629)
(22463)
成果(21044)
自然(19776)
自然科(19262)
自然科学(19259)
资助(19037)
自然科学基金(18874)
课题(17184)
(15390)
重点(14799)
(14398)
(14361)
(14020)
项目编号(13434)
规划(13406)
(13143)
期刊
(64100)
经济(64100)
研究(41162)
中国(30122)
(19985)
(18688)
管理(17934)
教育(17349)
(15522)
金融(15522)
科学(15270)
学报(14036)
农业(12732)
业经(11786)
大学(11252)
技术(10481)
学学(10014)
问题(8769)
财经(8661)
图书(8212)
经济研究(7979)
(7525)
(6937)
书馆(6434)
图书馆(6434)
(6398)
论坛(6398)
(6011)
农村(5968)
(5968)
共检索到202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梓桢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大量迁移流入广东的社会现象的分析,提出广东省应从战略高度去认识处理这种中长期的人口现象,要兼顾国家、区嵱蚝偷厍妫λ秤θ丝谌朐脸绷鳎裳≡窀咚刂实母鞑愦卫投丝冢俳愣玫姆⒄埂6匀丝诹髑ㄎ侍猓泄垦睾5厍纱庸愣跋刃幸徊健钡氖导械玫浇杓霸绱诱铰圆愦紊峡悸遣渴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屈琼斐,钟逢干  
人口迁移活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尤以经济因素为重。广东省人口迁移态势及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层次分明的扇形三层结构: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外地区,与广东省的经济空间分层相吻合。迁移人口的流向受三个区域的经济吸引力和经济人口需求容量所影响。这种结构趋势随经济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与香港回归和澳门的即将回归将得到加强,至少不会弱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老二  刘婧  
结合我国正在兴起的城市圈建设趋势,基于1997~1999年广东省各地级市的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利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珠三角城市圈内人口迁移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仅传统的收入、消费以及人口迁移等因素可以显著地影响房地产价格水平,而且空间地理因素也可以对城市房地产价格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孟珏  庄大昌  杨园华  
基于人口迁移率、户口来源地两种人口迁移的地域划分方法,探讨了广东省人口迁移的地域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人口迁移率,广东省地域空间可划分出主要迁入区、一般迁入区、主要迁出区、一般迁出区、平衡迁移区和非迁移区6种模式。(2)基于户口来源地,广东省地域空间可划分为省际农村迁入型、省内城镇迁入型、省内农村迁入型、省内均衡迁入型、省际省内均衡型5种模式。(3)结合地域空间类型,探讨了广东省人口迁移的演变模式并将之划分为珠三角核心区、珠三角扩展区、粤北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和梅州地区"两区四极"空间格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普焱  谢杰  
随着交通设施的日益发达,一个地区人口流动日趋频繁,而劳动力的流动状况会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文章选取广东省1978年~2010年数据,采取异方差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思名,邵一鸣  
1 资料与定义 本文的主要资料来源来自1990年举行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迁移资料首次于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收集和发表,其中包括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情况、移民于普查前五年的居住地方及其搬迁原因。另外,广东省统计局最近系统地发表了1980—90年县(市)际国民经济统计数字。利用这些资料,我们进行一系列的回归分析,目的在找出人口迁移和香港因素,特别是与香港的距离及地区经济发展,包括吸收外资能力和工业发展速度的关系。 这里,迁移被界定为在跨越一段特定距离的情况下,改变了现住户口地址。根据人口普查的标准,这段距离是指跨越一个县或市的范围。户籍登记是中国管理人口移动的主要机制,它正式界定和控制人口迁移;每一个居民都有一个正式户口地址,如要永久性地更改户口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梓桢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改革开放洪流汹涌澎湃、高潮迭起的背景下,人口迁移流动空前活跃,呈现出独有的态势;并且在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亟须回答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爱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化道路是一条由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扩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政策,户口迁移政策和现实的人口迁移规模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已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20多年城市化的实践表明:小城镇的道路并非是适合于中国城市化的选择,中国国情决定了应该把体系化城市发展作为城市化战略。政府在推动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中,要从法律、政策、措施方面,保证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战略的实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友苏  
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研究,构成人口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活动与城市化过程更是有关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及个人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活动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国力,季任钧  
本文以经济发展迅速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应用托达罗人口迁移经济模式分析其人口迁移机制,对广东省人口迁移省际省内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印陶,张蓉  
为了改善自身境遇和生活水平,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谋生或与家人团聚,并期望长期定居者,被称为国际移民。本文研究对象为因私申请出境,已办接受国移民手续, 出境一年以上者。迁移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受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素质与心理状况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女性人口国际迁移是人类迁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迁移数量比男性少,特点不明显,未曾引起研究工作者的注意。本文的探索对丰富人口迁移史及人口国际迁移规律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庆五  
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在科学研究领域均属复杂的动态概念。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切地表述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的科学含义,适当确定其研究对象和统计范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略抒己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扬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于1986年下半年组织16个省、自治区和自辖市(以下简称省)的相关单位,在这些省的43个市和31个镇进行了一次人口迁移抽样调查。这次调查是“中国城镇人口迁移和城镇化调查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该课题“取得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部分资助”并“被列为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哲学和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这是建国37年来(1949—1986)第一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移调查,功不可没。笔者是这一课题的秘书,躬逢其盛,不胜荣幸;也因此多少了解一些情况,知其由于各种原因,在问卷设计、抽样方法、数据汇总以及调查研究报告等方面,从学术角度看存在几处明显的“硬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金星,贾秀嵩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区差异性极大,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的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对了解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趋势及人口迁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