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924)
- 2022(1750)
- 2021(1718)
- 2020(1567)
- 2019(3472)
- 2018(3602)
- 2017(6546)
- 2016(4074)
- 2015(4750)
- 2014(4998)
- 2013(4947)
- 2012(4950)
- 2011(4286)
- 2010(4781)
- 2009(4663)
- 2008(4907)
- 2007(4820)
- 2006(4695)
- 2005(4618)
- 2004(4176)
- 学科
- 济(13381)
- 经济(13342)
- 管理(12514)
- 业(11049)
- 企(8902)
- 企业(8902)
- 制(6058)
- 农(5957)
- 中国(5831)
- 财(5474)
- 银(4391)
- 银行(4391)
- 教育(4365)
- 行(4160)
- 地方(3814)
- 税(3759)
- 农业(3662)
- 业经(3606)
- 制度(3491)
- 度(3491)
- 学(3468)
- 税收(3459)
- 理论(3437)
- 体(3419)
- 收(3414)
- 融(3183)
- 金融(3183)
- 贸(3017)
- 贸易(3011)
- 务(2953)
- 机构
- 大学(57257)
- 学院(56126)
- 济(20922)
- 研究(20683)
- 经济(20127)
- 管理(19518)
- 中国(19063)
- 理学(14324)
- 理学院(14155)
- 管理学(13843)
- 管理学院(13732)
- 财(13687)
- 京(13497)
- 江(12510)
- 科学(11129)
- 所(10970)
- 中心(10851)
- 州(9964)
- 省(9656)
- 北京(9508)
- 财经(9148)
- 研究所(9051)
- 范(8870)
- 师范(8822)
- 农(8766)
- 银(8458)
- 银行(8155)
- 人民(8083)
- 经(7949)
- 行(7773)
共检索到115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曲 虹
作者就目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中面临的生源不稳定、不可预测等有关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谈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1基本原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是研究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根本根据与原则。第一,该文件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法定文件。第二,该文件是多年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试点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工程硕士生培养大规模开展以后还有许多问题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迁
我国本专科教育全面实行“并轨”之后,硕士生教育是否亦应按照“教育成本分担”原则实行收费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实行硕士生教育收费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意义,并就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行硕士生教育收费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实行硕士生教育收费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述珉 沈岩 刘惠琴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选拔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试点工作,并提出了坚持和完善这一实践,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主动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工程硕士 企业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惠平 郗安民 朱超甫
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课题的选定 ,论文研究工作的指导方法与管理方法具有自己的特点、难点及规律。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从 1 993年以来 ,已指导了四届工硕班的论文工作 ,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工作制度 ,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管理方法 ,特别是从人才培养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意 ,成功地解决了大工硕班 (多达 30人 )的论文指导工作 ,使论文选题时间逐步缩短 ,论文课题研究工作进度加快 ,论文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义伦
为了科学地构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几年来我们认真研究了工程硕士生自身条件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基地培养的特点,独创了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校企互动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课程学习的校企互动,科学研究的校企互补,素质养成的校企互促。同时认为,要培养出合格的工程硕士,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尔林 马桂敏 常宗惠 钱伟芳
围绕“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这个主题,结合对126名工程硕士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简要分析了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景波 翁捷
为推进地方高校硕士授予单位建设,分析了江苏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状,梳理了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省重点学科分布情况,结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关系,以获得硕士授予单位为总目标,提出了立足地方产业推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钰 蔡志辉 高述珉
在分析工程硕士教育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推进工程硕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阐述了以教学信息化促进教学相长、以管理信息化促进管理育人的观点,并提出几点思考性建议。
关键词:
教学 管理 信息化建设 工程硕士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杰 李镇
阐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属性,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相对接的必要性,提出了工程硕士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相对接的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职业资格 认证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国芳
作者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实践,指出了按照行业、企业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生是工程硕士生质量的根本保证,并建议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改为“学位报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古瑶 杨秋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为目标, 其探索性、分散性、专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要求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本文着眼于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与特色,运用内控机制的理论及方法,阐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内控机制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并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内控机制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内控机制 建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泊涵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本文提出:要成功地实施这项改革举措,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不断加深对于培养工程硕士的意义的认识,以保证这项工作的正确方向;第二,培养质量决定了工程硕士学位能否得到社会和工程部门的认可,决定了这项工作的生命力,要把质量意识贯穿到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第三,在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中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所面临的新课题,力争使这项改革举措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钰 沈岩 康妮 刘惠琴
本文从现代工程发展对工程人才能力的要求出发,在调研基础上,归纳分析出工程硕士教育应侧重获取知识、实践应用、研究创新和沟通组织四方面能力的培养。基于能力培养需要,提出分类规划领域基础、技术应用、领域前沿、实用工具和交叉学科五类工程硕士课程,对工程硕士生能力培养发挥支撑作用;提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加强各类工程硕士课程建设,对工程硕士生能力培养起到保障作用。
关键词:
能力培养 工程硕士课程 分类规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屠中华 郭钊
在考研越来越热的情况下,学历教育软件工程硕士的报考却出现严重的生源不足。究其原因,近几年IT行业的就业形势、学费、工程硕士学位、招生考试方式、独立校区等因素影响了考生报考软件工程硕士。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改进招生考试办法、加快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改革、完善研究生经济资助体系等改善学历教育软件工程硕士报考和招生问题的设想。
关键词:
软件工程 工程硕士 硕士生招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