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
2023(586)
2022(530)
2021(523)
2020(403)
2019(1042)
2018(879)
2017(1525)
2016(1093)
2015(1362)
2014(1498)
2013(1315)
2012(1300)
2011(1120)
2010(1253)
2009(987)
2008(959)
2007(883)
2006(741)
2005(723)
作者
(2920)
(2354)
(2287)
(2287)
(1573)
(1188)
(1137)
(1016)
(940)
(929)
(836)
(835)
(824)
(799)
(777)
(755)
(753)
(745)
(739)
(701)
(679)
(652)
(623)
(596)
(570)
(539)
(539)
(529)
(507)
(506)
学科
教学(2854)
(2085)
经济(2082)
理论(2043)
学法(1799)
教学法(1799)
教育(1603)
学理(1558)
学理论(1558)
管理(1447)
(1179)
(1033)
企业(1033)
中国(969)
(872)
课程(849)
方法(802)
(720)
政治(684)
思想(679)
数学(679)
计算(651)
算机(636)
计算机(636)
思想政治(633)
政治教育(633)
治教(633)
德育(628)
机化(628)
研究(628)
机构
学院(14492)
大学(13487)
研究(5066)
职业(3812)
技术(3716)
教育(3708)
(3612)
师范(3582)
(3510)
经济(3362)
(3201)
科学(3182)
管理(3121)
师范大学(2885)
(2804)
技术学院(2804)
职业技术(2782)
中国(2775)
(2766)
理学(2552)
研究所(2523)
理学院(2491)
管理学(2297)
管理学院(2268)
(2247)
北京(2109)
(2091)
中心(2064)
(2022)
业大(1775)
基金
项目(7976)
研究(7188)
科学(5649)
教育(5070)
基金(4144)
(3816)
编号(3772)
(3584)
国家(3532)
课题(3395)
成果(3385)
(3120)
(3051)
社会(2851)
科学基金(2832)
社会科(2658)
社会科学(2657)
课程(2297)
教学(2161)
重点(2148)
规划(2137)
资助(2028)
项目编号(1974)
基金项目(1961)
大学(1906)
(1888)
(1887)
研究成果(1870)
(1836)
(1802)
期刊
教育(8747)
研究(5504)
中国(5408)
(4327)
经济(4327)
技术(3280)
职业(3115)
技术教育(2304)
职业技术(2304)
职业技术教育(2304)
学报(2220)
(1875)
大学(1825)
(1778)
科学(1705)
管理(1538)
学学(1503)
农业(1289)
(1254)
论坛(1254)
(944)
金融(944)
职教(935)
财经(844)
全球(839)
展望(839)
教育展(839)
图书(836)
高等(826)
(788)
共检索到25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还应理清和解决以下问题:一、基于工作过程。作为职教课程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过程"目前已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但是大家对它的理解却多种多样:如有的关注生产和服务流程,有的则强调人在工作中的活动程序。事实上,作为对人的职业行动这一复杂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工具,对工作过程的讨论至少应当涉及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志群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然而在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中,目前人们主要聚焦在校企合作机制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宏观管理层面。事实上,在中观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在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探索中,我们引进了一系列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概念,如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等,这些概念反映了当代职业教育学、职业科学、工业心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然而由于对相关研究背景缺乏系统了解,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常常模糊或不全面。本文试图在中国职业教育的语境中,对这些概念进行讨论和澄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安霞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为例,探索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组织和开展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讨论了工学结合课程的总体设计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利伟  
高职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制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需在问题分析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工学结合和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征,遵循高职课程标准的基本制订原则和科学制订流程、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标准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这对于高职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爱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加紧缺,这给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够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茜茜  王建明  
工学结合课程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课程的有效实施能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共同发展的目标。本文从分析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课程质量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关课程质量评价的"双主体,三环节"实践原则,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价的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工学结合课程质量评价过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勇  
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既是高职改革的方向,也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进入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28所院校之一,近年来,尤其是在正式实施示范性院校建设方案的一年多时间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以机电类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无锡经济建设与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炜波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建设应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定位,要按照工作过程构建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职业认同感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工学结合课程;构建学做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采取以过程控制为特征的发展性评价;建设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为一体的职业学习场所——学习工作站;对教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并形成一种团队学习机制——建立"课改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辜东莲  
本文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为例,探讨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目标体系、有效教学学习目标的综合职业能力特征等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安华  刘守义  陈德清  
文章综述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改革,阐述基于项目、案例、角色扮演、引导文、头脑风暴等行动导向课程宏观设计的程序、遵循的原则,着重论述不同行动导向课程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案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康兴娜  李勤道  
本文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概念,分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特征和构建这一特色教育模式的基本做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欢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实际上,"工学结合"概念的内涵是有层次的:"工学结合"首先是一种教育模式;第二,"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工学结合"还是一种课程模式。作为教育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作为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人才培养的范式或框架;作为课程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金昌  童卫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须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解万玉  
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特色与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因,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基本模式,对新时期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了有益的思考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