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
- 2023(1571)
- 2022(1408)
- 2021(1310)
- 2020(1142)
- 2019(2888)
- 2018(2611)
- 2017(4849)
- 2016(2494)
- 2015(2755)
- 2014(2651)
- 2013(2560)
- 2012(2408)
- 2011(2223)
- 2010(2446)
- 2009(2119)
- 2008(2087)
- 2007(1906)
- 2006(1738)
- 2005(1764)
- 学科
- 济(9935)
- 经济(9926)
- 管理(4636)
- 业(3919)
- 企(3517)
- 企业(3517)
- 理论(3427)
- 教学(3370)
- 关系(2946)
- 中国(2880)
- 方法(2711)
- 教育(2502)
- 经济关系(2448)
- 对外(2352)
- 外经(2220)
- 对外经济(2209)
- 学(2168)
- 学法(2158)
- 教学法(2158)
- 数学(2120)
- 数学方法(1988)
- 地方(1968)
- 农(1913)
- 财(1901)
- 学理(1879)
- 学理论(1879)
- 贸(1752)
- 贸易(1749)
- 制(1715)
- 易(1680)
- 机构
- 大学(32523)
- 学院(32370)
- 研究(12671)
- 济(11857)
- 经济(11577)
- 管理(9612)
- 中国(8702)
- 理学(7891)
- 理学院(7759)
- 京(7723)
- 管理学(7445)
- 管理学院(7369)
- 科学(6958)
- 所(6542)
- 范(6362)
- 师范(6322)
- 财(6310)
- 研究所(5793)
- 教育(5758)
- 江(5716)
- 技术(5419)
- 中心(5236)
- 师范大学(5218)
- 北京(5202)
- 职业(5168)
- 州(4566)
- 财经(4536)
- 院(4444)
- 农(4301)
- 经(4091)
共检索到58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志群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然而在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中,目前人们主要聚焦在校企合作机制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宏观管理层面。事实上,在中观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还应理清和解决以下问题:一、基于工作过程。作为职教课程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过程"目前已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但是大家对它的理解却多种多样:如有的关注生产和服务流程,有的则强调人在工作中的活动程序。事实上,作为对人的职业行动这一复杂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工具,对工作过程的讨论至少应当涉及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在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探索中,我们引进了一系列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概念,如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等,这些概念反映了当代职业教育学、职业科学、工业心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然而由于对相关研究背景缺乏系统了解,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常常模糊或不全面。本文试图在中国职业教育的语境中,对这些概念进行讨论和澄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汤俊梅
针对目前高职教学中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重构理论知识体系,修正片面强调技能培养理念的偏差,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并以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为例进一步探讨教学项目的设置、实施以及教学场景的布局。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学项目 理实一体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安霞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为例,探索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组织和开展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讨论了工学结合课程的总体设计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课程建设 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利伟
高职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制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需在问题分析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工学结合和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征,遵循高职课程标准的基本制订原则和科学制订流程、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标准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这对于高职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爱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加紧缺,这给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够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茜茜 王建明
工学结合课程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课程的有效实施能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共同发展的目标。本文从分析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课程质量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关课程质量评价的"双主体,三环节"实践原则,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价的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工学结合课程质量评价过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勇
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既是高职改革的方向,也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进入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28所院校之一,近年来,尤其是在正式实施示范性院校建设方案的一年多时间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以机电类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无锡经济建设与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炜波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建设应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定位,要按照工作过程构建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职业认同感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工学结合课程;构建学做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采取以过程控制为特征的发展性评价;建设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为一体的职业学习场所——学习工作站;对教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并形成一种团队学习机制——建立"课改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辜东莲
本文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为例,探讨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目标体系、有效教学学习目标的综合职业能力特征等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兴顺
课程标准是确定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其在受众、要求、操作性、理念、内容等方面与教学大纲有明显差异。以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例,其专业课程标准编制包括对课程和课程学习目标的描述,以及课业实施设计和课程评价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志柏 覃志奎
遵循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四个对接"原则,构建电子专业"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基于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校企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特色校本教材,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改革考核方法与学生评价模式,深化校企一体化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安华 刘守义 陈德清
文章综述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改革,阐述基于项目、案例、角色扮演、引导文、头脑风暴等行动导向课程宏观设计的程序、遵循的原则,着重论述不同行动导向课程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案例。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行动导向 课程宏观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康兴娜 李勤道
本文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概念,分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特征和构建这一特色教育模式的基本做法。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