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2)
- 2023(9155)
- 2022(6978)
- 2021(6703)
- 2020(5418)
- 2019(11981)
- 2018(12115)
- 2017(20869)
- 2016(12818)
- 2015(14857)
- 2014(15489)
- 2013(13744)
- 2012(12470)
- 2011(11406)
- 2010(11936)
- 2009(11082)
- 2008(10853)
- 2007(10270)
- 2006(9585)
- 2005(9103)
- 学科
- 济(40834)
- 经济(40682)
- 管理(30978)
- 业(26547)
- 教育(23372)
- 企(23167)
- 企业(23167)
- 中国(22188)
- 理论(15213)
- 方法(13592)
- 农(13522)
- 业经(12796)
- 学(12317)
- 财(10475)
- 教学(10461)
- 制(9494)
- 发(9232)
- 和(8988)
- 数学(8808)
- 农业(8768)
- 地方(8694)
- 数学方法(8551)
- 发展(8085)
- 展(7958)
- 银(7377)
- 银行(7369)
- 行(7039)
- 技术(6832)
- 策(6719)
- 体(6662)
- 机构
- 大学(176589)
- 学院(167383)
- 研究(61718)
- 济(56203)
- 经济(54474)
- 管理(53965)
- 理学(45156)
- 理学院(44439)
- 管理学(43166)
- 管理学院(42815)
- 中国(40629)
- 京(40602)
- 范(37024)
- 教育(37020)
- 师范(36803)
- 科学(35688)
- 师范大学(30122)
- 所(29746)
- 江(29651)
- 财(29181)
- 中心(27555)
- 北京(27181)
- 研究所(26662)
- 州(23388)
- 农(22508)
- 财经(22308)
- 院(22172)
- 技术(21903)
- 业大(20781)
- 经(20084)
- 基金
- 项目(102914)
- 研究(86446)
- 科学(82740)
- 基金(69775)
- 家(58653)
- 国家(57903)
- 社会(53521)
- 教育(49909)
- 科学基金(49221)
- 社会科(49166)
- 社会科学(49150)
- 省(41511)
- 编号(38917)
- 划(37243)
- 成果(36985)
- 基金项目(35054)
- 课题(31268)
- 自然(28059)
- 资助(27499)
- 自然科(27413)
- 自然科学(27407)
- 自然科学基金(26929)
- 年(26797)
- 重点(25021)
- 部(24361)
- 规划(23892)
- 项目编号(23748)
- 性(23055)
- 发(22822)
- 大学(22343)
- 期刊
- 济(70386)
- 经济(70386)
- 研究(67555)
- 教育(66451)
- 中国(50774)
- 学报(24992)
- 财(24134)
- 科学(21990)
- 大学(21959)
- 管理(21769)
- 农(21766)
- 技术(19125)
- 学学(17286)
- 职业(15583)
- 融(14833)
- 金融(14833)
- 农业(14422)
- 图书(13030)
- 财经(12030)
- 业经(10892)
- 经济研究(10813)
- 经(10508)
- 坛(10222)
- 论坛(10222)
- 书馆(10058)
- 图书馆(10058)
- 技术教育(9622)
- 职业技术(9622)
- 职业技术教育(9622)
- 高等(9584)
共检索到283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庆毓 李瑞琪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系统化教育,体现在民族院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条件的综合性、教育过程的协同性、管理的规范性。思考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系统化教育问题,是应对全方位开放环境下"为谁培养人"的现实挑战,是在价值多元交汇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求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需要系统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海英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民族安定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纠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错误认识,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虎 代宏丽
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校多处在民族地区并集聚大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为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指中华各民族特别是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各民族文化间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众多差异中又有重叠的共识,这些重叠共识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公认价值追求,就是少数民族一切生产生活的动力之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动互促,前者为后者提供养分,后者为前者指明方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珍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各族人民的价值共识,促进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精神源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和国家、民族的振兴。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深刻了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深入剖析制约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因素,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路径,完善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才能确保教育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创新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旭理 徐建军
本文通过对15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被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度整体较高,但除认知认同外,情感认同、信念认同和践行认同均低于汉族大学生;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度存在明显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践行认同度最低,即存在知行不一;认知、情感、信念、践行四个认同的二级指标中,信念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个总指标的关联度最高;个体自身、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其瑞 古丽巴奴木·吾买尔江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培育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和人生观,正确把握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互关系和时代内涵。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创新融合。把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建设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基地、精品法治教育教材课程和校园法治文化阵地,创建"网、端、微"法治教育平台等方式,凝聚爱国力量,滋养爱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捍卫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毕金杰 李俏
高校可以通过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教育、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场文化教育和多种措施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的就业率等方法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提高他们对国家的认同。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国家认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昊
高校大学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应该将探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放在首位。在教育实践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为大学生所接受,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载体形式,同时高校教师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示范作用的发挥,大学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付诸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小华 李玲 王乐
价值认同包括价值认知认同、价值情感认同和价值行为认同。对此,可通过引领大学生准确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以实现认知认同;唤醒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塑造榜样、创设校园文化引导行为认同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建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明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有着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落实情况,笔者选取了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的专项调研,共发放问卷389份,回收381份,有效问卷367份,有效问卷数占94.3%。结果发现,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还存在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部,是一个多民族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模糊不清,这不仅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切实对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晓红 田杰 吴超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在给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种种冲击和负面影响。高校作为培养大才的摇篮,必须重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功能,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成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求索
[作者]
宋劲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公民明确了基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制度建设之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意识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东喜 乔长水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双向性,传播内容比较个性化,接受方式具有可移动性,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强、影响力大,但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新媒体工作水平,通过加强主渠道建设提高学生的判断力选择力。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玮
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目前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教师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以及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是增强大学生思想信仰、激发青年学子报国热情、凝聚国家建设后备力量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