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028)
2022(940)
2021(844)
2020(806)
2019(1719)
2018(1763)
2017(3059)
2016(1961)
2015(2271)
2014(2312)
2013(2284)
2012(2274)
2011(2059)
2010(2372)
2009(2336)
2008(2387)
2007(2296)
2006(2283)
2005(2297)
2004(2021)
作者
(5775)
(4653)
(4620)
(4618)
(3054)
(2280)
(2170)
(1873)
(1809)
(1764)
(1663)
(1632)
(1622)
(1592)
(1524)
(1514)
(1468)
(1437)
(1392)
(1388)
(1362)
(1198)
(1167)
(1161)
(1148)
(1147)
(1099)
(1084)
(1003)
(994)
学科
(6565)
经济(6544)
管理(6188)
(5204)
(4401)
企业(4401)
(3382)
中国(2845)
(2675)
(2456)
(2396)
银行(2396)
(2301)
教育(2224)
地方(2053)
制度(1928)
(1928)
(1886)
(1857)
业经(1831)
(1800)
理论(1733)
(1701)
金融(1701)
税收(1665)
(1644)
农业(1627)
体制(1457)
方法(1450)
业务(1304)
机构
大学(27451)
学院(26479)
(9575)
研究(9501)
经济(9198)
管理(9047)
中国(8904)
(6861)
理学(6655)
(6637)
理学院(6578)
管理学(6444)
管理学院(6386)
(6376)
中心(5469)
(5103)
(5072)
科学(4966)
(4747)
(4590)
财经(4567)
银行(4433)
(4409)
师范(4380)
北京(4330)
(4205)
(4191)
人民(4103)
(3943)
研究所(3918)
基金
项目(12302)
研究(10429)
科学(9406)
基金(8222)
(6671)
国家(6572)
社会(6090)
社会科(5711)
社会科学(5711)
科学基金(5545)
教育(5334)
成果(5200)
(4849)
编号(4776)
(4086)
基金项目(3754)
资助(3745)
课题(3731)
(3343)
自然(3071)
(3057)
自然科(3001)
自然科学(3000)
自然科学基金(2947)
项目编号(2904)
(2815)
(2809)
阶段(2809)
(2773)
重点(2757)
期刊
(15409)
经济(15409)
研究(11738)
中国(9160)
教育(6657)
(5964)
(5634)
金融(5634)
管理(4296)
(4293)
图书(3704)
学报(3672)
书馆(3123)
图书馆(3123)
科学(3104)
大学(2984)
技术(2614)
财经(2522)
学学(2382)
业经(2341)
农业(2280)
(2179)
问题(2068)
(1896)
(1889)
论坛(1889)
经济研究(1809)
农村(1794)
(1794)
(1750)
共检索到55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谷颖捷  
本文从美、英、法国的会计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表述展开讨论,简要分析了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的关系及“实质重于形式”在法律实践和会计活动中的应用。说明在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不明确或不适用时,会计应偏重于其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和反映,并在回顾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引入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过程以及应用具体环节的基础上,得出由于存在文化差异,我国会计人员使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需要在职业判断的适度运用上多下功夫的结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楼胜亚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尽管实质重于形式属于次级质量要求,但在复杂经济交易中,经济实质可能与其外在形式存在较大背离,需要通过对整个交易各种因素包括合同条款、交易背景、交易对象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此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是可靠性这一首要质量要求的保障,也是可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长中  
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出台的背景分析以及对会计规范体系的形式和实质问题地探讨 ,阐明了《企业会计制度》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核心是 :形式是前提、是条件 ,实质是核心、是根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洵  
实质重于形式 ,作为《企业会计制度》新提出的会计核算基本原则 ,已客观存在于财务会计的实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之中。明确其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体现 ,有利于把握原则的内涵 ,进一步运用该原则规范会计实务操作。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晓红  王文哲  朱为绎  
本文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类型进行了总结,指出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本质特征是: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只重法律或制度的形式,而无视甚至有意歪曲经济业务的实质。认为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监管是要强化"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监管中的运用,并对确保"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关联交易监管中贯彻执行的措施和制度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香兰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剖析 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于1970年发布的第四号公告,“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中,APB认为,财务会计应该强调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论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是否不同于其经济实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89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俞校明  
现行会计制度对收入的确认标准侧重于形式,如商品是否发出,劳务是否提供,是否已收取价价款或取得索取货款的凭据等.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下简称《收入》准则)则更注重于实质:即商品交易中是否确认收入不注重形式上的商品是否已发出,而要求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买方等实质性问题,这是有明显区别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江金锁  胡焱鑫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一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我国刚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表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这一原则,这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那么,什么是实质重于形式?该原则如何运用,与相关的会计其他基本原则又如何区别,运用时又该注意那些问题?本文对此作简要回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爱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会计人员注重经济业务的实质,从而编制出更高质量的财务报表,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和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以利于加强我国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我国企业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进一步为国际资本市场所接受,降低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成本。“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存在与其他会计原则相协调及防止被滥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道德素质,把握好运用该原则的尺度,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等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朝晖  
新经济条件下 ,会计改革出现一系列重大突破 ,其中之一就是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文从国内外环境因素和原会计制度的缺陷等方面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新原则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举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志康  
被世界众多国家广为遵守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首次被《企业会计制度》正式采纳,这体现了对企业经济真实的尊重,必将有益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笔者现对该原则的表述、基本涵义及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谈些粗浅认识,并指出在理解和运用该原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窦艳丽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实际上已经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纳入到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并对会计核算行为予以规范。文章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进一步进行完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忠  
本文从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剖析了在会计核算中实质与形式不符的事项 ,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