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3)
- 2023(11702)
- 2022(9840)
- 2021(8819)
- 2020(7449)
- 2019(16898)
- 2018(17001)
- 2017(31496)
- 2016(17458)
- 2015(19488)
- 2014(19781)
- 2013(19206)
- 2012(18057)
- 2011(16764)
- 2010(16990)
- 2009(16228)
- 2008(15748)
- 2007(14411)
- 2006(13304)
- 2005(12438)
- 学科
- 济(86159)
- 经济(86052)
- 管理(51637)
- 业(42265)
- 企(35919)
- 企业(35919)
- 方法(26649)
- 数学(22944)
- 数学方法(22666)
- 地方(21795)
- 中国(21155)
- 制(20759)
- 财(20063)
- 农(19028)
- 学(18598)
- 业经(18200)
- 体(16112)
- 地方经济(13802)
- 融(13601)
- 金融(13594)
- 银(13515)
- 银行(13477)
- 行(12994)
- 环境(12441)
- 农业(12265)
- 理论(12109)
- 体制(11906)
- 和(11179)
- 务(10310)
- 财务(10274)
- 机构
- 大学(252038)
- 学院(250632)
- 济(109346)
- 经济(106967)
- 研究(96816)
- 管理(88248)
- 中国(73766)
- 理学(73681)
- 理学院(72780)
- 管理学(71478)
- 管理学院(71013)
- 科学(57876)
- 京(54995)
- 财(53753)
- 所(50641)
- 农(45523)
- 研究所(45334)
- 中心(42933)
- 江(41725)
- 财经(40113)
- 业大(36824)
- 经(36092)
- 农业(35442)
- 院(35427)
- 北京(35242)
- 经济学(34299)
- 范(33055)
- 师范(32613)
- 省(32595)
- 州(31637)
- 基金
- 项目(159869)
- 科学(124281)
- 研究(116360)
- 基金(113654)
- 家(100587)
- 国家(99760)
- 科学基金(83457)
- 社会(74099)
- 社会科(70042)
- 社会科学(70021)
- 省(63372)
- 基金项目(58573)
- 教育(53700)
- 划(53415)
- 自然(52336)
- 自然科(51008)
- 自然科学(50985)
- 自然科学基金(50046)
- 资助(46983)
- 编号(45781)
- 成果(39498)
- 重点(37264)
- 发(35838)
- 部(35421)
- 课题(34660)
- 制(32846)
- 创(32511)
- 国家社会(30985)
- 创新(30715)
- 教育部(29956)
共检索到411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作者认为,四川宜宾县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总的效果是好的.已开始向企业法人化、产权企业化、盈亏自负化、责任有限化、经营自主化的方向迈进。从作法上,他们有序地抓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界定产权、股份转让、建立新的组织架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机构七个环节,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改革体系和政策措施,他们的作法不仅对县属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有重要的意义·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也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勇
作者认为,县级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经济不活,整个国民经济是难于活起来的。县级经济要搞活,除了农村一块外,重要的是要把县级企业搞活。现在四川相当一部分县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不仅不能给国家作贡献,反而要依靠财政补贴,弄得县级财政很紧张,为此,必须坚决进行改革。县级改革的突破口在于产权制度,由此可以培育起新的生长点,使县级经济获得超常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本文介绍了四川宜宾县级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作法,认为县的几大班子齐心协办围绕经济中心抓改革,有一整规范化、可操作性的方案,突出整体性和配套性等是其重要的经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明泉 肖健康
宜宾县地处四川南部山丘地带,属贫困山区扶持县,本文介绍了自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宜宾县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开放,以产权制度改革入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从精简机构入手,转变机关职能,实现“小政府、大服务”,使机关适应市场;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发展商品农业,把农民引向市场;从综合配套入手,单项改革突破,逐步形成和培育各类市场;从对外开放入手,以开放促发展,联结国内外市场的经验和市场方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周殿尾 王小刚 田 林东生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宜宾县自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丘陵农业大县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他们一头抓以产权制度改革入手的企业改革,一头抓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以此促进县级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建设,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把农民引向市场,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对我国丘陵农业县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课题由刘茂才总负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茅于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一个社会要能正常运转,必须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目的,包括生活比较富裕,较长的平均寿命,良好的治安,社会各成员之间生活水平的不过分悬殊等。这些目的之间各有联系,有的彼此相辅相成,有的又彼此抵触。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生活富裕的目的,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真实购买力都有较快的增长,日子过得宽裕,不那样“紧巴巴”。至于其它的目的则还要靠法治、教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石上松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和阶段石上松[编者按:《比较》在1985年7月创刊号上发表了郭树清、刘吉瑞、邱树芳《全面改革亟急总体规划》一文,这篇文章受到了体改领导部门的重视。当时,由体改委委托郭树清等同志研究中国体制改革的规划。本文是他们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蓝田方
软科学一词转借自计算机软件,是一类新兴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正因为新,所以它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严谨的定义,它的内涵和外延有待在今后发展中逐渐明确。在美国称为政策科学的,含义也类似。软科学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数学成就(特别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主要用以研究涉及生产力诸因素的复杂的政策课题,实现决策科学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树喜
本文详细介绍了四川宜宾县综合改革的起始、做法和经验。作者认为,解放思想、自觉行动,是加快改革步伐的前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城乡一体、综合配套,是改革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改革、发展、效益结合,是改革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班子过硬、步调一致,是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上级支持、形成合力,是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长学 李晓琳
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为小微企业和就业创业减负松绑、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投资、金融要素市场化、资源性产品和铁路运输、医疗服务等领域推进市场决定价格等诸多改革,成效显著。下一步,经济如何保持中高速增长,还是要靠改革。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性改革,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快健全放管结合的体制机制,在金融和价格等领域重点推出一批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有力度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选择财税体制和国有企业等攻坚部位出台整体性改革方案。切实加强改革跟踪评价和督促检查机制,以兑现改革承诺和更"接地气",取信于民。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形势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巍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确地总结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它对指导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对指导我国统计工作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成真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真(北京铁道干部管理学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报告》中提出继...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