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7)
2023(5931)
2022(5170)
2021(4745)
2020(4271)
2019(9407)
2018(9650)
2017(19393)
2016(10792)
2015(12368)
2014(12578)
2013(12540)
2012(11825)
2011(10783)
2010(11240)
2009(11170)
2008(11181)
2007(10412)
2006(9699)
2005(9325)
作者
(30696)
(25371)
(25172)
(24499)
(16135)
(11957)
(11622)
(9538)
(9533)
(9384)
(8665)
(8425)
(8271)
(8228)
(7981)
(7916)
(7532)
(7453)
(7375)
(7331)
(6749)
(6091)
(6087)
(5854)
(5826)
(5799)
(5753)
(5744)
(5089)
(4893)
学科
(41994)
经济(41900)
管理(37444)
(32761)
(27114)
企业(27114)
(17549)
方法(16514)
(15744)
中国(15196)
数学(14464)
数学方法(14333)
(12575)
(11811)
银行(11804)
(11316)
(11050)
业经(10010)
体制(9416)
(9401)
金融(9399)
(9017)
贸易(9008)
(8860)
(8674)
财务(8651)
财务管理(8620)
(8565)
制度(8564)
(8322)
机构
大学(161313)
学院(159207)
(70330)
经济(68711)
管理(59582)
研究(52578)
理学(49320)
理学院(48848)
管理学(48272)
管理学院(47964)
中国(44732)
(40699)
(34257)
财经(30371)
(27194)
科学(26768)
(26602)
(25844)
中心(24877)
经济学(22456)
北京(22380)
财经大学(22317)
研究所(22208)
(20832)
(20798)
经济学院(20215)
(19533)
师范(19386)
(18620)
业大(18238)
基金
项目(90268)
科学(71334)
研究(71165)
基金(65825)
(54991)
国家(54522)
科学基金(46682)
社会(46421)
社会科(43993)
社会科学(43986)
(34034)
基金项目(33870)
教育(33466)
编号(29679)
(28588)
资助(27387)
自然(27152)
成果(26862)
自然科(26455)
自然科学(26446)
自然科学基金(25978)
(23728)
(21860)
课题(21093)
重点(20075)
(19704)
教育部(19420)
国家社会(19123)
(18965)
人文(18738)
期刊
(85876)
经济(85876)
研究(57383)
中国(35696)
(32591)
管理(24874)
(23520)
金融(23520)
(19991)
学报(19089)
教育(18907)
科学(18391)
财经(16095)
大学(15841)
学学(14487)
(13771)
业经(13657)
经济研究(13588)
技术(13235)
农业(12367)
问题(12083)
(10547)
理论(9655)
国际(8771)
实践(8610)
(8610)
(7870)
改革(7810)
(7810)
图书(7735)
共检索到264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诺金  
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框架转型进展近几年来,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取得了明显进展,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顺应经济金融体系发展规律。货币政策框架作为保障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央银行履行宏观调控职能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和金融体系发展状况。自1984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周成华  
今年年初以来,宏观经济运行的韧性在投融资增速低迷的背景下愈发受到政策和市场关注。消费端增长乏力、对外贸易面临重重阻碍,更为经济前景罩上一层薄雾,而企业信用违约事件屡发加速了市场风险偏好转变,形成宏观、微观双层次的悲观预期。第二季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徐慧伦  耿亚莹  谭小芬  
利率走廊是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机制,将对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认为,我国的利率走廊机制尚不成熟,并针对如何完善此机制,理顺利率走廊提出建议。2015年11月20日,为探索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人民银行将SLF隔夜利率由4.5%下调至2.75%,并从2015年第四季度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起,开始强调探索利率走廊机制,增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向军  
重新认识利率的本质是财产权利借贷的费用 ,是利率均衡机制形成的前提和条件 ,对我国利率均衡机制中的微观主体进行产权分析 ,得出我国的利率均衡机制是一种“二重需求”的供需机制 ,利率管制具有必然性 ,利率市场化的本质是产权问题 ,我国利率市场化首先必须纠正这一扭曲的均衡机制 ,进行产权改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健  
本文遵循信用货币制度下资产创造负债的逻辑关系,借鉴外国央行及商业银行的经验做法,构建先资产利率后负债利率、先金融市场利率后银行机构利率的目标传导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利率体系的现状出发,分析构建目标模式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从中央银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润林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信社有了更大的货款定价自主权和盈利空间。本文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信用社货款利率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秦惠敏  
促进经济增长是利率政策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一国经济体系中利率与产出是否存在确定的联动关系,即利率是否具有产出效应。中外学者对利率的产出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马歇尔认为,利率通过影响储蓄和投资进而影响最终的均衡产出水平,均衡产出等于意愿储蓄和投资的和。~[1]凯恩斯认为,利率通过消费和投资影响产出,但是他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必须要考虑乘数效应。~[2]爱德华·肖认为,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和金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磊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收费公路定价机制现状,然后,说明了收费公路定价机制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致毅  欧李梅  
自然资源禀赋和利用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其定价机制也有一个不断发完善的过程。本文从分析我国自然资源价格机制的价值构成出发,分析我国自然资源价格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资源定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靳香玲  
我国的循环经济投资机制尚不健全,企业对治污缺乏动力,环保投资严重不足。应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政府投资主导机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立环境投资的市场激励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企业积极投资,重点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和技术保障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景柱  罗祺姗  严岩  段靖  丁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睿君  丁琼  王婷  
本文分析公路收费机制的现状,剖析现有的公路收费机制存在的问题,根据现实状况和部分地区公路收费体系可能做出的变化,提出了完善公路收费机制的改革路径,从健全公路收费价格监测机制的制度保障、完善公路网体系建设、优化收费公路的结构、注重不同等级公路的平衡发展以及差别收费与特殊收费相结合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俭华  
利率机制主要包括利率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政府直接控制利率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影响投资和储蓄的实际收益,最终达不到政府所要实现的目标;利率市场化会带来利率风险,给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带来损失。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既要发挥市场利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又要防范金融风险,同时还要处理好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俭华  
利率机制主要包括利率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 ,它们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利率一般是在两种情况下决定 ,一种情况是政府货币管理当局直接控制利率 ,另一种情况由市场决定。政府直接控制利率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 ,影响投资和储蓄的实际收益 ,最终达不到政府所要实现的目标 ;利率市场化会带来利率风险 ,给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带来损失。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既要发挥市场利率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又要防范金融风险 ,同时还要处理好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遵循一定顺序 ,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兵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坚定有力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利率传导机制的建设上,经过持续完善和疏通,目前基本形成了从政策利率到存贷款利率的有效传导机制。近三年数据简单回归可以看到,国内政策利率(以逆回购利率为代表)与货币市场利率(以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回购利率为代表)、货币市场利率与债券市场利率(以国开债发行利率为代表)的相关性分别达到了0.69和0.45。在央行贷款基准利率保持稳定的条件下,贷款利率对短期市场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