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2)
2023(6514)
2022(5533)
2021(5010)
2020(4359)
2019(9829)
2018(9731)
2017(18416)
2016(10270)
2015(11868)
2014(11878)
2013(11671)
2012(10743)
2011(9365)
2010(10271)
2009(10167)
2008(10073)
2007(9238)
2006(8457)
2005(8280)
作者
(28078)
(23455)
(23378)
(22486)
(15232)
(11028)
(10711)
(8809)
(8761)
(8732)
(7928)
(7912)
(7677)
(7522)
(7487)
(7083)
(6980)
(6877)
(6834)
(6828)
(6018)
(5688)
(5673)
(5485)
(5389)
(5371)
(5267)
(5113)
(4705)
(4584)
学科
管理(43355)
(39645)
(37150)
企业(37150)
(37144)
经济(37041)
(21300)
(16775)
(15365)
财务(15340)
财务管理(15265)
方法(15088)
企业财务(14691)
审计(12244)
数学(11886)
数学方法(11762)
(11531)
中国(11459)
业经(10167)
体制(10146)
(9343)
(8570)
银行(8565)
(8025)
(7688)
金融(7686)
技术(7061)
(7004)
(6945)
制度(6944)
机构
大学(146382)
学院(144357)
(60200)
经济(58789)
管理(56574)
理学(47472)
理学院(47056)
管理学(46565)
管理学院(46274)
研究(44474)
中国(39137)
(38310)
(31309)
财经(28435)
(25570)
(25209)
科学(22284)
中心(21686)
(21637)
财经大学(21054)
北京(19383)
(19135)
经济学(18338)
研究所(17934)
(17597)
商学(16993)
商学院(16860)
(16635)
(16390)
经济学院(16275)
基金
项目(84568)
科学(67747)
研究(65231)
基金(63072)
(52725)
国家(52245)
科学基金(46451)
社会(43174)
社会科(40991)
社会科学(40982)
基金项目(32953)
(32132)
教育(31024)
自然(28814)
自然科(28078)
自然科学(28071)
自然科学基金(27595)
(26406)
编号(26362)
资助(25852)
成果(24062)
(22807)
(20343)
(18943)
重点(18916)
课题(18577)
教育部(18452)
人文(17946)
(17792)
国家社会(17738)
期刊
(73859)
经济(73859)
研究(51326)
中国(39263)
(36827)
管理(24068)
(19308)
金融(19308)
学报(17985)
(16725)
教育(16669)
科学(16660)
财经(15270)
大学(15159)
学学(13880)
(12893)
会计(12563)
财会(12149)
技术(11300)
经济研究(11235)
业经(10468)
审计(10300)
农业(9981)
问题(9151)
通讯(8172)
会通(8150)
(7844)
(7615)
理论(7272)
(6906)
共检索到246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增孝  高庆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元木  
随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与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上市公司可在董事会中建立审计委员会;2007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及相关工作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7]235号)中明确提出,上市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卫红  徐欣  
本文以2011~2013年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中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及配对公司为样本,经过统计分析,对审计委员会特征和获得的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设立时间及运作对企业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莲英  王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茹  
本文以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指出,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只是第一步,只有提高其效率才能对财务报告舞弊起到治理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审计委员会作用的预期具有较为明显的趋同性。本文从唯一可以观察审计委员会活动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入手,来分析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对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并不充分,更缺少对审计委员会履职活动的说明,我国应当通过增强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来促进审计委员会功能的发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茹  
审计委员会被赋予了对企业会计、审计的监督权,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处于自愿设立阶段,信息披露内容简单。受到信息披露的限制,本文把审计委员会作为一个整体,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在治理财务报告方面并没有发挥明显作用,因此提出了提高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雪云  伍利娜  王雪  
董事会的履职活动是联通治理结构与治理成效的枢纽,对于公司的有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此问题,在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活动层面探索性地解释了审慎治理与风险管理绩效的关系,并基于2009-2011年国内A股市场的主板上市公司,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实际履职活动及其影响因素与潜在绩效。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履职质量堪忧,仅有不到40%的履职活动既可信又活跃,大多数公司的履职现状亟待改善。(2)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履职质量较差,大公司、成长性低和债务风险高的公司审计委员会表现较为活跃。(3)当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活动既可信又活跃时,所在公司有较低的业绩波动;当可信度较低时,看似勤勉的公司反而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永珍  
国外机构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审计委员会应在监督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国证监会还特别强调除此以外的对公司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审计。本文以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调查为依据,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系统的实证观察。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维护信息披露的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维护关联交易的规范性以及确保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性等方面没有发挥显著作用。目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是外部制度约束的结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彦芳  
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制度无论在法律规定还是在实践中,都处于初期阶段,有待于成熟和规范。本文通过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美国较为成熟的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变革过程及变革成果的认识,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环境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中的企业会计事务控制权安排及其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我们研究发现,在中国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中,企业经理人不仅拥有企业内部会计事务的积极权力,而且实质拥有企业外部会计事务的积极权力,其中的作为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审计委员会不是我们所设计的本原性质的审计委员会,而是接近于美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这一安排不符合关于现代企业会计事务控制权安排的分权制衡原则,难以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我们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监事会监督为什么会流于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应进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创新,即取消监事会(制度),设立独立于董事会与之平行的符合本原性质的审计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道琴  袁晓宇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英美等国家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通过在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从公司董事会内部对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审计以及外部独立审计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代表股东对公司管理层履行监督职能,确保股东利益的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审计委员会制度进行比较,进而正确认识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和该制度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洵  杨朋  黄文雅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机构,其组成成员是审计委员会发挥效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应由能代表政府意志、大股东意志和中小股东意志等多方利益的主体选择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审计委员会成员实际上应该具备经理人的身份特质;作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应的素质要求;其选择形式与他们的选择主体密切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汉文  夏文贤  陈秋金  
审计委员会是两权分离下所产生的代理问题的一种补救方案,目的在于提升决策控制面,加强对管理层决策特别是财务与会计决策的控制和监督。本文通过分析考察ITG公司的公司治理与审计委员会设置,指出该公司审计委员会增强了信息在公司内部的传递和透明,但对公众获得充分的信息助益似乎不大。为此,应从制度层面改进审计委员会的运作模式,加强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及董事会的互动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陆瑶  
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的一个监督机制而被引入。理论上审计委员会代表所有者负责外部审计事务,监督经理人防止审计合谋;现实中审计委员会受制于经理人而缺乏独立性,成为制约其作用发挥的瓶颈。审计委员会在维护外部审计独立性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独立性问题。本文以独立性为切入点,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分析了上述差异及其原因,认为需要在人员构成与聘用、薪酬制度等方面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以促进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独立性的维护作用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