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4)
- 2023(6545)
- 2022(5471)
- 2021(5074)
- 2020(4316)
- 2019(9772)
- 2018(9945)
- 2017(17955)
- 2016(10366)
- 2015(11523)
- 2014(11315)
- 2013(11200)
- 2012(10801)
- 2011(9533)
- 2010(9930)
- 2009(8876)
- 2008(8742)
- 2007(8214)
- 2006(7489)
- 2005(6859)
- 学科
- 济(38772)
- 经济(38715)
- 管理(24150)
- 业(23563)
- 农(17959)
- 地方(15092)
- 企(14838)
- 企业(14838)
- 中国(12931)
- 农业(12636)
- 方法(12351)
- 数学(10784)
- 数学方法(10631)
- 环境(10595)
- 学(9254)
- 业经(9061)
- 财(8426)
- 制(8249)
- 生态(6453)
- 地方经济(6418)
- 发(6414)
- 融(6403)
- 金融(6402)
- 银(6213)
- 银行(6195)
- 划(6191)
- 资源(6070)
- 和(5981)
- 行(5980)
- 贸(5781)
- 机构
- 大学(134018)
- 学院(133995)
- 济(52062)
- 研究(51987)
- 经济(50630)
- 管理(49452)
- 理学(40533)
- 理学院(39981)
- 中国(39405)
- 管理学(39206)
- 管理学院(38960)
- 科学(32826)
- 京(30435)
- 农(28860)
- 所(26457)
- 中心(25969)
- 江(25800)
- 财(24641)
- 研究所(23957)
- 业大(22805)
- 省(22285)
- 农业(21999)
- 州(21745)
- 范(20921)
- 师范(20759)
- 北京(19351)
- 院(19091)
- 财经(18192)
- 师范大学(16666)
- 经(16330)
- 基金
- 项目(91826)
- 科学(71261)
- 研究(68437)
- 基金(63790)
- 家(57035)
- 国家(56082)
- 科学基金(46650)
- 社会(42457)
- 社会科(39894)
- 社会科学(39878)
- 省(39307)
- 基金项目(34254)
- 划(31957)
- 教育(30634)
- 自然(29551)
- 自然科(28682)
- 自然科学(28672)
- 自然科学基金(28110)
- 编号(27760)
- 资助(25379)
- 成果(23103)
- 发(21421)
- 重点(21290)
- 课题(20737)
- 部(19693)
- 创(18497)
- 科研(17386)
- 创新(17262)
- 发展(17039)
- 计划(17034)
共检索到228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同林 方志德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农民收入一个极佳的结合点,它已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在项目推广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建设整体品位不高、技术服务保障滞后、与农村其他发展项目未能有机结合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安徽省池州市的实际,提出了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应对之策,并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广价值进行了理性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农村财政研究会课题组 张广寿 刘华 陈静宏 刘强 张中伟 李布青 吴行一 殷家明
农村沼气项目同时作为安徽省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列入民生工程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环境和提升广大农户生活品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安徽省目前在沼气项目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在农户使用中还存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提升使用效益等"最后一公里"上的缺陷。具体表现在建设了沼气池及配套设施,建立了服务网点,但由于缺乏专门管护资金,导致网点服务功能单一,管护技工流失等后续配套服务措施弱化现象,正在影响着沼气使用以及其效益的正常发挥。为拓宽后续管理工作思路,补上这一短板,安徽省财政厅国际债务处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委托安徽省农村财政研究会承担这一课题研究,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鲍睿宁 舒家先
一、引言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以来,PPP于2013年被国家正式作为推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目标模式。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财政部等中央部门的强力推进下,我国PPP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期,不仅构建了从政策法规到操作指引在内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还加强了机构建设、设立了PPP融资支持基金,分期推出的一批示范项目在全国纷纷落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张乐勤 汪应宏 陈发奎
碳排放和土地利用密切相关。依据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方法,测算池州市200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牧草地和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同时对碳源、碳汇和净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情况,计算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池州市碳排放总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碳排放总量由2000年的35.835 4kt增加到2010年的1 774.016 3kt,碳排放总量递增主要以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递增为主,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具有趋同的变化趋势。2)2000—2010年池州市碳汇能力基本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如海 聂雷 何方
针对当前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区域局限性、部分不合理性以及生态效益不够突出等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生态涵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生态涵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实证项目生态效益为合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为中等,综合效益为中等。尽管生态效益权重较大,但不能决定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其原因是生态效益的权重没有超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之和,因此,在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中,不仅要以综合效益评价其效果,而且要充分考虑单项生态效益,才能有效保护和改善土地整治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才能体现生态涵养型的整治目的,为建设生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乐勤 陈素平 王文琴 许信旺
针对安徽省池州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展的现状,运用空间分析模型、STIRPAT模型,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数理分析方法,对建设用地扩展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2000-2010年,池州市建设用地年平均扩展速率为3.36%;2000-2005年为1.70%;2006-2010年为4.62%。②人口、人均GDP、第二产业贡献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绿地面积、城镇化水平、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对建设用地扩展的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1835、0.0779、0.1320、0.5821、0.3419、0.1939、0.0415。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化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严控房地产和工业经济建设用地,明晰发展思路,优化经济结构,适度控制景观用地及城镇化水平,强化政府土地监管是减缓池州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文海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利益冲突,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利益协调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晓华 张小林
边缘化地区是指在区域发展中 ,与核心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的地区。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分析其空间边缘化的主要表现 ,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低谷 ,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比重持续下降 ,居民生活水平和地方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交通区位边缘性日益增强等。并对区域空间边缘化形成的主要机制进行探讨 ,认为空间过程缓慢是边缘化形成的历史基础 ,城镇体系发育不良是边缘化形成的空间因素 ,行政区划频繁变动是边缘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产业结构低级无序化是边缘化形成的经济原因等。区域空间边缘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 :空间边缘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
关键词:
边缘化地区 特征 形成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荷芳
本文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分别就农村贫困妇女和脱贫妇女思想意识的差异性进行了客观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状况与思想意识之间相关性显著,脱贫妇女的思想意识明显优于贫困妇女。
关键词:
农村妇女 经济状况 思想意识 关联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志文 杨淑军
评价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社会影响、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及生态环境、农民持续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阐明项目进展和存在问题,提出认识创新、项目管理制度与监督保障机制创新、投资机制创新、结合创新、科技创新、市场创新、规划创新、增收创新、文化创新。
关键词: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评价 进展 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志德 柴浩放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是农业部于2000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旨在增加西部地区和东中部不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专项促进措施。其实施目的是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结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和任务,将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进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燕 潘杨 陈刚
根据重庆市已建生态家园农户和未建生态家园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重庆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取得的绩效和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重庆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程的实施也受到了人均土地规模过小、资金短缺、技术服务滞后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进一步提高工程所取得的绩效受到了很大限制。最后,本文针对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问题 对策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方炎 王久臣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以可再生能源建设为切入点 ,以改变农户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为目标 ,以农户为单位的各项技术和工程措施的配套组合 ,已经成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生态家园概念、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提出的背景、主要 内容、技术模式和进展情况 ,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项目建设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并指 出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关键词:
生态家园 富民工程 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阎文学 郭纪元
舞阳县是一个地下资源稀缺,农业基础脆弱,工业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城市中心的传统农区。全县有389个行政村,12.8万个农户,74万亩耕地,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万,占总人口的89%,人均耕地1.48亩。 80年代,舞阳县通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基本解决了全县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进入90年代,该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新的困扰: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9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0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6元,当年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的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