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4)
2023(3192)
2022(2558)
2021(2451)
2020(2092)
2019(4632)
2018(4758)
2017(7730)
2016(4988)
2015(6120)
2014(6257)
2013(5674)
2012(5422)
2011(5001)
2010(5379)
2009(4962)
2008(4975)
2007(4910)
2006(4638)
2005(4117)
作者
(13215)
(10923)
(10889)
(10612)
(6955)
(5184)
(5114)
(4305)
(4268)
(4165)
(3812)
(3782)
(3623)
(3543)
(3453)
(3394)
(3372)
(3273)
(3216)
(3134)
(3019)
(2833)
(2778)
(2751)
(2662)
(2645)
(2530)
(2525)
(2347)
(2247)
学科
(13254)
经济(13230)
管理(12554)
(7791)
中国(7788)
教育(7695)
(6230)
企业(6230)
(5656)
地方(5323)
(4815)
教学(4539)
理论(4518)
业经(3984)
(3954)
(3752)
(3502)
银行(3494)
农业(3488)
(3369)
学校(3261)
工作(3234)
政治(3169)
制度(3147)
(3147)
思想(3095)
思想政治(2996)
政治教育(2996)
治教(2996)
德育(2962)
机构
大学(64188)
学院(59186)
研究(22150)
管理(18538)
(17645)
中国(17311)
经济(16808)
(15414)
理学(14011)
理学院(13779)
管理学(13323)
(13205)
管理学院(13205)
科学(13075)
(12202)
师范(12120)
中心(11715)
教育(11679)
(11094)
(10509)
(10346)
北京(10289)
(9636)
师范大学(9506)
(9151)
研究所(9052)
技术(8471)
(8444)
业大(8031)
图书(7882)
基金
项目(33228)
研究(29296)
科学(24962)
基金(19836)
教育(16355)
(16207)
国家(15957)
社会(15848)
社会科(14653)
社会科学(14649)
成果(14455)
(14429)
编号(14064)
科学基金(13157)
(12276)
课题(11701)
(10449)
基金项目(9605)
大学(8995)
项目编号(8509)
资助(8350)
研究成果(8117)
规划(8029)
重点(7930)
(7650)
(7464)
(7251)
(7200)
自然(7164)
(7064)
期刊
(27594)
经济(27594)
研究(25583)
教育(25141)
中国(24352)
图书(10133)
(9871)
学报(9500)
(9416)
大学(8694)
管理(8194)
书馆(8172)
图书馆(8172)
(8018)
金融(8018)
技术(7000)
科学(6859)
农业(6430)
职业(6029)
学学(5941)
高等(5605)
高等教育(4721)
(4535)
论坛(4535)
业经(4511)
财经(3851)
(3605)
(3413)
问题(3338)
成人(3262)
共检索到11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眭依凡  王贤娴  
随着国家决策所涉因素的日益复杂,理性决策至关重要,国家智库及大学智库建设受到高度重视。由于大学拥有最集中最有利于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协同攻关的专家学者,在国家智库建设及理性决策中占有对专业知识的垄断性优势,大学智库建设既是大学的社会责任所在,也是大学积极参与为国家重大决策服务的先机所据。然而,如果大学都热衷于创建智库的竞争,大学之育人及知识创新的核心使命不仅会受到冲击,而且大学智库建设本身也会受到伤害。本文从国家智库包括省级智库并非适合所有大学的目标选择、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建设诸多大学智库并非明智之举、大学智库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善云  
本文从政府层面、学术领域等不同角度出发,描述和分析了出现在我国的开放大学建设热现象。在深入剖析开放大学建设中出现的"架子"与"帽子"、"出路"与"活路"、"换牌"与"铸牌"等焦点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开放和包容中凝聚共识、破解焦点问题的方式与途径。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张振华  
本文基于CNKI主题途径以"高校图书馆+智库"检索获得文献为基础,运用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并结合案例归纳法,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履行智库职能的三维路径,论述了提升高校图书馆智库职能要有效构建政策扶持培育机制、高端人才培养机制、信息资源保障机制、智库品牌服务机制和人才考核激励机制,以促进高校图书馆拓展职能和创新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闻建华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股"考证热",这一现象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大学生热衷于考证,对此,学校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必须从多方面去重视、引导、服务,使在校大学生理性对待考证,此举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克莎  
我谈几点看法,第一点看法就是应尽量让智库建设快速发展。首先就是中央支持和推动,包括中央的领导讲话,出文件、出规划、增加资金的投入、一些国家基金加强导向等。其次是社会各界热情很高,包括国家的各个层面,地方的各个层面。民间的智库机构也发展得很快。原来智库都是国家的或者地方为政府服务的一些机构,现在民间也成立了很多智库,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珩  
社会各界对高校智库建设的主流评价积极正面,但也不乏质疑的声音,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很有必要。文章结合理论与案例,探讨"为什么要建设高校智库""什么是高校智库""如何建设高校智库"等亟需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基本问题,回应了"高校能否建智库""高校智库建设是否过热""高校智库建设的形式与内容"等疑问。高校智库建设是大学功能的现代表达与路径拓展,能与学科建设相得益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转型。高校智库建设应注重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注重内涵发展,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特色;注重创新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华  
地方科技智库的科技内涵和"地方性"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其建设中这一关系具体体现为,智库性质上的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智库功能上的局部与全局的协调、智库主体上的人才汇集和交流的平衡以及智库形态上的专门型和综合型的角色统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绍莉  田静  
大学在引进和培养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同时,开始关注学术团队的建设,逐渐向“大师+团队”模式的目标努力。为使学术团队在教师队伍和学科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从团队的定义、团队的基本规律及本质特征分析着手,阐明团队对组织的作用,并重点论述大学如何建设学术团队及倡导团队精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向荣  杨欣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社会组织,研究大学自身的文化问题有利于大学按自身规律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讨论了关于大学的文化内涵、文化作用、文化问题、文化建设等大学文化的基本问题。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印  
[目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智库既能有效改进高校的智力服务能力与水平,同时也能丰富优化我国智库的形式与质量,以及全面提升国家软实力。[方法/过程]经过调研、分析和比较后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智库取得了数量上的重大突破,但是高校智库的整体质量水平,尤其是国际影响力偏低、感召力不足。导致我国高校智库国际影响力低的根源除了体制与机制上的原因外,高校智库发展中存在的"封闭性""功利性"及"趋同性"的问题也是重要的现实因素。[结果/结论]我国高校所独具的资源优势、视域优势及运营机制优势为建设高校智库提供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永泰  
我今天汇报三个内容,第一个就是高校智库的发展,第二个是高校智库的作用,第三是一点思考。我分三个专题和大家来交流。2013年,世界上比较像样的智库是六千多个,都集中在欧美。中国智库分为六个阶段,现在我们国家的智库确实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好时期。2009年我们办了第一期全国智库论坛峰会,以后历经五年,从2008年全球第12位跃居到第2位,尤其是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锋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巨大的旅游市场需求正在加速释放,伴随而来的也有供给与需求的不相匹配。一方面,低水平、同质化、粗放式的旅游产品大量存在;另一方面,高品质、个性化、精细化的新业态产品和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呈现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局面。因此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何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是当下中国旅游业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做好供给侧改革需要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顶层设计,也要有科学性和指导性的智力谋划,这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付小倩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需要智库这一"独立的思想盒子"为其出谋划策,提供改革与发展的方案,而当下,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最佳行动方案无疑是走多主体协同建设的道路。从多主体协同建设的视角来看,提倡多主体协同建设是为了回应以往建设中的资政目标不明、研究队伍结构单一、和谐秩序不佳、协洽机制不畅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凝聚共识、整合优势、建章立制、疏通渠道,成为积极克服协同障碍、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撑的重要举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高水平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的解决,对我国智库建设提出新要求、新期盼。同样,进入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新问题与职业教育外部发展环境和支持政策有待完善等老问题的有效解决对职业教育智库建设提出新要求、新期盼。新时代职业教育新型智库应当怎么建,应当从以下几点考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