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7)
- 2023(12114)
- 2022(10622)
- 2021(10044)
- 2020(8691)
- 2019(20219)
- 2018(20002)
- 2017(37774)
- 2016(20532)
- 2015(23217)
- 2014(23457)
- 2013(22928)
- 2012(21081)
- 2011(18981)
- 2010(18745)
- 2009(17203)
- 2008(17061)
- 2007(15447)
- 2006(13089)
- 2005(11477)
- 学科
- 济(81632)
- 经济(81532)
- 管理(57855)
- 业(56894)
- 企(45111)
- 企业(45111)
- 方法(41587)
- 数学(36854)
- 数学方法(36310)
- 农(24435)
- 财(22906)
- 中国(20292)
- 学(18076)
- 业经(17312)
- 农业(16961)
- 贸(15017)
- 地方(15015)
- 贸易(15012)
- 务(14739)
- 制(14736)
- 财务(14682)
- 财务管理(14635)
- 易(14593)
- 企业财务(13836)
- 理论(13810)
- 和(12725)
- 银(11966)
- 银行(11921)
- 技术(11769)
- 环境(11436)
- 机构
- 大学(291069)
- 学院(290779)
- 济(113596)
- 管理(111179)
- 经济(111093)
- 理学(95820)
- 理学院(94765)
- 研究(94437)
- 管理学(92801)
- 管理学院(92276)
- 中国(71516)
- 京(61268)
- 科学(61076)
- 农(53540)
- 财(52513)
- 所(48356)
- 业大(46955)
- 中心(45745)
- 江(44809)
- 研究所(44028)
- 农业(42448)
- 财经(41977)
- 经(37998)
- 北京(37873)
- 范(37382)
- 师范(36874)
- 州(35607)
- 经济学(34821)
- 院(34231)
- 技术(33306)
- 基金
- 项目(197622)
- 科学(153502)
- 基金(141837)
- 研究(141050)
- 家(125110)
- 国家(124030)
- 科学基金(105383)
- 社会(86759)
- 社会科(82094)
- 社会科学(82070)
- 省(78666)
- 基金项目(74678)
- 自然(70186)
- 自然科(68552)
- 自然科学(68526)
- 自然科学基金(67253)
- 教育(66537)
- 划(66316)
- 资助(59356)
- 编号(58419)
- 成果(47261)
- 重点(45014)
- 部(43219)
- 发(41883)
- 创(40970)
- 课题(40001)
- 科研(38978)
- 创新(38338)
- 计划(37364)
- 大学(37180)
- 期刊
- 济(120448)
- 经济(120448)
- 研究(78690)
- 中国(55624)
- 学报(50538)
- 农(47304)
- 科学(43759)
- 财(43310)
- 管理(39078)
- 大学(37725)
- 学学(35323)
- 教育(31864)
- 农业(31793)
- 技术(27685)
- 融(23491)
- 金融(23491)
- 业经(20565)
- 财经(20435)
- 经济研究(19294)
- 经(17524)
- 业(17189)
- 图书(16812)
- 问题(16143)
- 统计(15704)
- 版(15545)
- 技术经济(14486)
- 理论(13998)
- 策(13641)
- 财会(13436)
- 科技(12961)
共检索到422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峰 罗良清 潘露露
如何精准识别贫困户和脱贫户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合适的剥夺指标和合理的权重设置有助于减少模糊地带。通过对CFPS2014年的数据分析,对其中涉及贫困的指标逐一梳理,进而对初步筛选出的指标以项目反应理论进行分析,确定9个难度适宜、指向清晰的指标。在指标难度的基础上设置相应权重,并和等权方法比较各指标贡献率和筛选贫困家庭的比例,发现难度权重的方法可以减少"漏报"贫困家庭的情况。
关键词:
多维贫困 项目反应理论 CFPS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慧 阳恩红
文章采用Alkire-Foster模型,选用3个层次10个具体指标,对湖南省精准扶贫进行多维贫困测量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维度下,对农户贫困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负担、成年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方面;剥夺临界值k越大,贫困发生率和MPI值越小,剥夺强度越大;在精准扶贫政策下,湖南省脱贫效果明显,但在解决贫困深度方面做得还不够,容易出现再次返贫。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汤晋 陈洋庚 滕盼
建立相对贫困缓解的长效机制是2020年后中国减贫事业的新战略,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进行深度剖析至关重要。目前农村家庭不仅存在收入贫困,其教育水平、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贫困更为严重。不同因素对贫困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农村家庭规模、从事个体经营情况、医疗保健支出、商业保险性支出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政府补助、外出打工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解决农村家庭多维贫困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其次要积极引导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农村人口脱贫阻碍;再次要保障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最后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
农村多维贫困 AF法 精准扶贫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建宇 吴国宝
近10多年来国内外在贫困理解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从单一的收入贫困转向多维贫困。但是,对多维贫困指数究竟如何结合国家和地区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权重,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以UNDP开发的多维贫困指数为基础,利用山西省贫困县的住户数据,通过调整多维贫困测量指标、指标取值和权重,考察其对多维贫困估计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调整后多维贫困指数值变化非常大。本文还研究了不同收入贫困标准和多维贫困定义组合下多维贫困户与收入贫困户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区域多维贫困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指标、剥夺临界值和指标权重所建立的多维贫困指数,用以估计的多维贫困户可以覆盖76.8%的收入贫困户。
关键词:
多维贫困 指标 权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强 张全红
资产扶贫具有重要的主体培育和增能作用。本文在多维贫困理论和测度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多维资产贫困指数,运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资产贫困的特征事实和非正规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资产缺乏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的资产积累都不理想;农村土地与住房的资产效应太弱导致高收入家庭将财富转化为住房资产时遭受了更严重的"隐性剥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家庭收入与资产积累产生了显著的逆向分配作用,其更多地有利于中高收入家庭而不利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的减缓,由此扩大了农村中高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不平等程度。据此,应着手构建资产扶贫的政策体系,这对于乡村振兴及资产扶贫赋予脱贫人口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
资产贫困 减贫效应 精准脱贫 非正规金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芳 常江波 范冰洁 汪三贵
缓解相对贫困是新时代的民心所向与施政所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战略背景下,为防范化解脱贫地区返贫风险,从认知内涵、瞄准困难、推进逻辑与路径选择的总体思路出发,构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相对贫困治理分析框架,提出从经济发展基础到社会要素协同、内生动力到外源动力的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脱贫地区 可持续发展 多维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东 孙东琪
随着中国反贫困实践的深入推进,收入维度下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得到大幅改善。但是一方面通过收入贫困线测度的贫困发生率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导致地方政府过度追求脱贫数量,而忽视脱贫质量。从多维的角度对中国的贫困状况进行测度,有助于有效克服以上两个问题。文章沿用全球多维贫困指数的分析框架,基于CFPS的历年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总体多维贫困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的多维贫困指数和多维贫困发生率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贫困强度的变化却不明显;整体上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适龄儿童辍学率却出现了大幅上升;另外,安全饮用水和炊用燃料对于总体贫困的贡献也较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瑛 陈钰晓 田益豪
准确识别贫困及致贫原因,是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随着对致贫原因的深入剖析,信贷约束对贫困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采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选取收入、生活水平、健康及教育四个维度8项指标,应用A—F "双界线法"从多个维度识别贫困农户。在精准识别贫困农户的基础上,研究信贷约束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信贷约束对收入、生活水平维度贫困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却会显著加剧健康、教育维度的贫困,多维度识别贫困更加精准,信贷约束是导致农户多维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大扶贫小额贷款力度,帮助农户摆脱信贷约束。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农户多维贫困 农村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静 肖攀 阎晓萌
结合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效应与交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两类贫困。非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健康贫困和多维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而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交互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社会资本的增强不仅强化了非正规金融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正向效应与抑制家庭陷入健康贫困的负向效应,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正规金融促进家庭收入贫困缓解的正向效应。在社会资本作用下,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强,而正规金融抑制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金融 多维贫困转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建宇
运用UNDP关于M P I计算方法,使用2009年山西省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对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6.1%的农户处于多维贫困中,教育维度贫困率17.8%,健康维度贫困率16.2%,生活水平维度贫困主要表现在生活燃料、住房、饮用水方面;多维贫困发生率与收入贫困发生率存在相关关系;不同区域农户多维贫困存在较大维度与程度差异。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农户 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博 张全红 周强 Mark Yu
研究目标:从家庭层面对中国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状态进行静态和动态比较,定量分析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的相互影响。研究方法:利用A-F双界限法测度多维贫困,借助联合概率分布矩阵和动态转移矩阵考察两种贫困的状态转换及其动态偏离情况。研究发现: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发生率和状态转换率相差不大,但两种贫困家庭之间却存在巨大的静态和动态偏离,2014年中国两种贫困家庭的重合度仅为17%,2010~2014年在收入脱贫(或入贫)的家庭中同时发生多维脱贫(或入贫)的家庭占比一般不超过20%;深度贫困家庭减贫进展缓慢。研究创新: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提供的面板数据,有助于分析家庭贫困变动的长期效应;按家庭特征对样本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家庭之间两种贫困的静态偏离情况;将两种贫困的偏离分析由静态层面拓展到动态层面。研究价值: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经验证据,为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昀 马铃
基于对贫困多维性的认识,本文从收入、教育、健康、卫生设施等维度对我国农村2004—2015年间的发展进行了益贫性评价。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高度注重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和扶贫工作,在农村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项目,如增强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水改厕工程等,这些措施显著改善了农户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生活条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贫困不仅规模减少,而且总体而言,贫困农户受益比其他农户更多。贫困农户不仅收入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而且贫困农户的健康、饮水安全的改善也显著高于其他农户。贫困农户的教育提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今后仍需要关注贫困群体的教育投资。农村厕所卫生的改善幅度整体上远远滞后于收入和健康等状况的改善,且贫困农户改善更少。为多维度保证贫困农户的受益,未来农村发展中除应继续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的投入,还应格外关注贫困农户的教育和卫生设施的改善。
关键词:
益贫 多维贫困 增长发生曲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 杨澄宇 袁强
本文结合收入及健康、教育、生活状况、卫生状况和食物支出五个非收入指标,构建了"收入导向型"多维贫困指数,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农村子样本,考察多维贫困的识别、追踪和流动性问题。在比较了6维贫困指标和多维贫困指标对贫困识别的效果后研究发现,仅依据收入、教育和生活状况三个维度即可有效识别和追踪贫困家庭,并且在这三个维度下均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村家庭跳出贫困陷阱的概率显著低于一般收入贫困家庭。研究表明,扶贫政策应当在减少收入贫困基础上更多关注多重剥夺对贫困家庭整体福利的影响,并致力于提高贫困家庭的持续脱贫能力以增强其跳出贫困陷阱的可能性。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识别 贫困流动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昭 吴丹萍
基于多维贫困测度的分析框架和多重剥夺的福利损失,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和2014年的数据,考察农村地区贫困的识别、追踪和分解。研究表明:从健康、教育、生活状况、卫生条件、食物支出与收入水平六个维度综合来看,考察期内农村地区的多维贫困有所改善;相比一维视角的收入贫困,多维视角下可以借助更多信息对贫困户进行有效地识别和追踪;对多维贫困指数的分解发现,一些特定维度(如教育、生活状况和卫生状况等)的变化对于多维贫困指数变化的影响较大。得出政策启示:对贫困的识别应当借助多维视角的福利剥夺,以便尽可能"识真贫"和"扶真贫";对于贫困的改善应当致力于贫困户福利水平和脱贫能力的改善;扶贫过程中,应注重一些特定维度对贫困户脱贫能力的影响,将这些维度作为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 杨澄宇 袁强
本文结合收入及健康、教育、生活状况、卫生状况和食物支出五个非收入指标,构建了"收入导向型"多维贫困指数,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农村子样本,考察多维贫困的识别、追踪和流动性问题。在比较了6维贫困指标和多维贫困指标对贫困识别的效果后研究发现,仅依据收入、教育和生活状况三个维度即可有效识别和追踪贫困家庭,并且在这三个维度下均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村家庭跳出贫困陷阱的概率显著低于一般收入贫困家庭。研究表明,扶贫政策应当在减少收入贫困基础上更多关注多重剥夺对贫困家庭整体福利的影响,并致力于提高贫困家庭的持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识别 贫困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