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1)
2023(4682)
2022(3955)
2021(3667)
2020(3261)
2019(7220)
2018(7272)
2017(13427)
2016(7784)
2015(8953)
2014(9526)
2013(8952)
2012(8470)
2011(7607)
2010(7841)
2009(7606)
2008(7649)
2007(7361)
2006(6752)
2005(6412)
作者
(23531)
(19202)
(18965)
(18400)
(12290)
(9205)
(8916)
(7508)
(7366)
(7209)
(6662)
(6654)
(6395)
(6365)
(6309)
(5892)
(5676)
(5674)
(5608)
(5507)
(5217)
(4912)
(4711)
(4589)
(4584)
(4527)
(4359)
(4261)
(4047)
(4010)
学科
(24198)
经济(24156)
管理(21610)
(18658)
(17912)
银行(17767)
(16583)
(16454)
(16368)
企业(16368)
(10720)
制度(10718)
(10273)
金融(10266)
业务(9993)
(9563)
银行制(8699)
中国(8694)
方法(8578)
(8339)
数学(6988)
数学方法(6885)
(6752)
(6607)
(6368)
财务(6341)
财务管理(6328)
企业财务(6081)
理论(5941)
体制(5914)
机构
大学(103824)
学院(102638)
(38856)
中国(37923)
经济(37645)
研究(37374)
管理(34806)
理学(27420)
理学院(27108)
管理学(26594)
管理学院(26398)
(23633)
(23550)
(22371)
科学(21566)
银行(21478)
(21043)
(19993)
(19976)
(19578)
中心(19494)
研究所(17326)
财经(17100)
农业(16381)
(16206)
(15283)
北京(15079)
(14825)
业大(14621)
(13661)
基金
项目(59965)
科学(45390)
研究(44936)
基金(41430)
(36150)
国家(35804)
科学基金(29607)
社会(26525)
社会科(25021)
社会科学(25018)
(24084)
教育(21573)
基金项目(20825)
(20091)
编号(19094)
自然(18618)
自然科(18178)
自然科学(18167)
资助(18087)
自然科学基金(17828)
成果(17774)
课题(14475)
重点(13778)
(13159)
(12465)
(12192)
项目编号(12002)
(11976)
(11867)
科研(11503)
期刊
(48258)
经济(48258)
研究(37886)
(29632)
金融(29632)
中国(29017)
(20387)
(19343)
学报(18311)
教育(16119)
科学(14629)
管理(13930)
大学(13682)
学学(12645)
农业(10675)
财经(9078)
技术(8627)
(7706)
业经(7185)
国际(7164)
经济研究(7103)
(6570)
图书(6494)
问题(6428)
理论(6287)
农村(5924)
(5924)
(5906)
论坛(5906)
实践(5812)
共检索到189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宁  
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外资银行现有内部评级体系的特点,并与新资本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以及贷款五级分类的要求相比较,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资银行评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中军  
美国大银行的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被公认为世界银行业客户评级的主流发展方向 ,其评级理念和评级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提出应从评级标准、评级方法等基础环节入手 ,将客户信用风险评级作为信贷管理控制的导向系统加以创新和设计 ,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客户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明祥  周晖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作为各国监管机构和银行界配置资本的指导性文件,为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内部评级法作为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已经在全球先进商业银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应用的进展以及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敬志勇  王周伟  孔东民  
不良贷款率的持续攀升考验了银行内部评级的有效性。本文利用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对2008-2013年间贷款迁徙率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银行风险偏好既定条件下,正常、关注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显著受到贷款增长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期限等因素的影响,但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贷款迁徙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对此,银行应继续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强化信贷投放政策的一致性,改善信贷资金来源结构,恰当设计贷款期限,有效遏制贷款迁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富全  
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公布,内部评级法正在成为全球银行业开展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我国内部评级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金融机构各具特色,差异较大,由于技术性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内部评级体系的效能尚存在缺陷,不能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制度措施,引入独立第三方的外部评级结果,作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穆毅  
外资银行的进入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外资金融机构的建立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额资金,并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金融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快了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进程。然而,外资银行大批进入我国毕竟是件新事物,加强和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管理,使其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减少其负面效应,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晓娟  
本文介绍了人民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现状,从成本效用角度分析了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人民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具体构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奋强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银珠  
利用内部评级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现状及成因,阐述了建立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架构和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尚金峰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模型为银行的风险量化管理提供了工具,但也同时引致了模型风险。除少数银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评级法时都着力构建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型体系。不论是直接引入外部模型还是自我构建模型,都必然存在模型风险的问题,其模型风险主要产生于基础模型和构建过程两个方面。由于中国正处于转轨经济阶段,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构建中的模型风险除了来源于基础模型、模型数据以外,模型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压力测试和极端值方法是避免模型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而风险文化的建设则是规避模型风险的根本所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吕科  罗威  
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提高对风险管理的敏感性及对其衡量的准确度是未来银行不断创新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风险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小银行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数据要求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小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构建过程中建模数据的主要缺陷,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数据时段、违约样本和数据集中度等方面。针对这些缺陷,本文给出了中小银行提高数据质量的策略选择,以期对中小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俞德怡  许华岑  张兆旭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围绕着风险控制这一主题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监管,内部评级法是其核心内容。城商行由于自身发展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在内部评级发展上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城商行有借鉴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城商行实施内部评级的制约因素,并就构建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内部评级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星  
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思考杨星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是金融业中一个敏感的热点问题。自1997年3月27日至今,已有八家在华外资银行被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是利?是弊?是喜?是忧?值得商榷。199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上海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上海资信公司联合课题组  
信用评级是国家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商业汇票市场发展迅猛,票据交易量在货币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关乎交易标的的我国票据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尚未起步,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本文分析了我国票据信用评级的现状、问题和建立票据信用评级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票据信用评级体系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具体方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俊华  赵晓英  
内部评级体系是一个集各种方法、过程和控制的复杂体系,它包括了数据收集、支持评估信用风险的IT系统、内部风险评级的确定、违约和损失的量化过程。我国在构建内部评级体系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借款人评级和债项评级无数据跟踪;低风险评级级别少,风险可辨性差;评级方法偏定性等问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评级方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内部评级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