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9)
2023(7769)
2022(6705)
2021(6333)
2020(5181)
2019(12218)
2018(11976)
2017(22899)
2016(11760)
2015(13622)
2014(13026)
2013(13041)
2012(12357)
2011(11248)
2010(10803)
2009(9896)
2008(9724)
2007(8108)
2006(7248)
2005(6603)
作者
(31555)
(26506)
(26409)
(24879)
(16753)
(12749)
(12020)
(10215)
(10091)
(9127)
(8974)
(8838)
(8315)
(8243)
(8117)
(8019)
(7839)
(7670)
(7409)
(7312)
(6580)
(6286)
(6135)
(5900)
(5817)
(5817)
(5623)
(5501)
(5165)
(5127)
学科
(54893)
经济(54845)
管理(31781)
(26107)
方法(24238)
数学(21726)
数学方法(21624)
(21593)
贸易(21579)
(20982)
(19500)
企业(19500)
中国(16802)
环境(14051)
(13593)
地方(11869)
(11177)
关系(9952)
业经(9946)
(9586)
(9586)
(8757)
(8698)
银行(8696)
农业(8574)
(8393)
(8091)
金融(8089)
(8000)
出口(7765)
机构
大学(167752)
学院(165431)
(84601)
经济(83437)
研究(62207)
管理(61790)
理学(53181)
理学院(52582)
管理学(52084)
管理学院(51774)
中国(49640)
(36368)
(34369)
科学(33323)
(29660)
财经(28150)
经济学(28127)
中心(27450)
研究所(26991)
(25853)
经济学院(25596)
北京(23362)
(23129)
(22578)
(22323)
(21325)
师范(21212)
财经大学(21004)
业大(20504)
(19289)
基金
项目(111854)
科学(89461)
基金(84608)
研究(84558)
(73229)
国家(72738)
科学基金(62305)
社会(57977)
社会科(55222)
社会科学(55209)
基金项目(44704)
(39743)
自然(37459)
教育(36761)
自然科(36542)
自然科学(36533)
自然科学基金(35914)
资助(34433)
(34156)
编号(31945)
(26792)
国家社会(25820)
(25700)
重点(25261)
中国(25024)
成果(25009)
教育部(23481)
(23276)
人文(22674)
创新(22043)
期刊
(88361)
经济(88361)
研究(53958)
中国(32125)
(25074)
科学(21924)
管理(21903)
学报(20694)
(19262)
(17763)
大学(16540)
经济研究(16467)
国际(16299)
(15641)
金融(15641)
学学(15388)
财经(14028)
农业(13795)
问题(13659)
技术(12789)
教育(12650)
(12351)
业经(12321)
世界(11903)
资源(9817)
(8994)
(8670)
贸易(8670)
技术经济(8355)
现代(7197)
共检索到253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刘泓汛  
本文首先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中国工业两位数行业的能源环境效率,并通过高度细分的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整理得到各行业的进出口数据,然后构建包含Tobit模型的联立方程组,就对外贸易等因素如何影响能源环境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能源环境效率水平不高,但整体处于上升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贸易与能源环境效率之间存在正向的反馈作用:一方面,对外贸易通过进口产品技术外溢和出口中学两种途径对能源环境效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能源环境效率高的行业会更积极参与对外贸易。实证结论在控制了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所有制结构、能源价格和行业异质性等因素后仍然稳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目前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主要议题是贸易失衡、人民币汇率、金融市场开放等,尤以贸易失衡问题热度最高。但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未来有关环境、能源的议题在两国经济关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两国加强在这些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利于全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传添  
贸易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及其为本国带来的相应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地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WTO极有利于中国的贸易安全。中国加入WTO后,要采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完善与WTO相一致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保障体系,面向国际市场制定经济发展新战略,制定和执行好国际经济政策,培养科技及精通国际经济法规人才等对策,才能在加入WTO后维护我国的贸易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峰  
要素禀赋结构升级通过改变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及贸易流向,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及本地配套能力等途径产生贸易规模效应及贸易增长效应,进而对贸易收益水平产生影响。通过中国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本文发现,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贸易收益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明显的三次型关系,且随着垂直专业化率的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对贸易收益的影响逐步增强。中国的贸易强国建设必须进一步推动高级要素培育,加快提升贸易收益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韩露露  尹筑嘉  
本文测算中国工业部门44个细分行业碳排放量,划分为高低碳工业行业,然后构建模型进行分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工业行业整体和低碳工业行业的对外贸易开放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而且低碳工业行业存在"倒U型"的EKC曲线,分类行业碳泄漏问题实证检验证实,工业行业整体和低碳工业行业不存在碳泄漏问题,佐证了我国不需要为了环境保护而抑制对外贸易,而应该充分发挥对外经济开放"减排"效应;但是,分类行业EKC检验结果存在差异性甚至相反性,不同类行业碳泄漏检验结果也存在不一致性,这种结构性差异对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以及环境规制措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注重行业结构性差异,制定差异化的行业环境规制措施,制定更加贴合绿色低碳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司增绰  周坤  邵军  
基于2006—2015年数据,本文应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效率及潜力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从自然因素影响的角度来看,经济规模、共同的官方语言与边界会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国外人口规模、绝对距离和无海岸线会阻碍中国对外贸易。受内需不足影响,中国人口规模对中国外贸活动影响不显著。从人为因素影响角度来看,共同的区域贸易协定会促进中国外贸活动,制度水平差异会阻碍中国外贸活动。其中,投资自由度差异反而对中国贸易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从中国对外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拓展贸易潜力的特征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呈现出上升趋势,过程中出现了显著的极化现象。中国对外贸易潜力呈现出显著地上升趋势,中国对外贸易潜力与拓展潜力巨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极化现象。提高贸易效率与实现贸易潜力是我国对外贸易升级的内涵体现,也是最直接的努力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雪  匡贤明  
伴随着中国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未来资源环境约束会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业领域,服务业能源效率问题不容忽视。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增长与能源低效并存,且效率水平在持续恶化,各省市、各区域之间服务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因此,在中国进入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发展目标的新阶段,需要客观认识和应对服务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构建和完善中国服务业部门的环境规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节能减排"绩效评估框架与政策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跃  董烈刚  陈红兵  
近代对外贸易将中国传统经济纳入世界经济范围,茶叶是其中最主要的商品之一。结合近代华茶对外贸易的历史过程,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考察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对华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外茶叶贸易中,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洋行与茶栈等中间商共同主导构建了近代华茶对外贸易制度。该制度保障了中间商对贸易的垄断和利益的实现,却阻碍了近代华茶贸易及茶业的发展。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和政府无力对此贸易制度进行相应变革,致使近代华茶贸易转型与茶业发展更加困难。文章的计量分析也支持了洋行、茶栈主导构建的贸易制度对华茶衰落最具解释力的结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反思,能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志刚  
探求适合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贸易战略是各国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研究的重点,在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今天更是如此。寻找制约和影响国家贸易发展的因素无疑对该研究的深入与推动会有所帮助。本文结合当今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和中国贸易发展的实践,对中国总体对外贸易,非制造业对外贸易,制造业对外贸易的行业内贸易决定变量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本研究回归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影响我国总体对外贸易的行业内贸易因素有平均市场规模、平均人均收入、外国投资、地理空间距离、平均关税税率;影响我国非制造业行业内贸易发展因素有平均人均收入、外国投资和平均关税税率;影响我国制造业行业内贸易发展因素有市场规模差异、平均人均收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显萍  李茹君  
基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现状,本文对工业三废排放量、十一个主要工业行业进出口贸易中含污量转移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三废排放量与对外贸易增长走势基本吻合。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增长虽然尚未带来整体和大量污染物向国内转移的局面,但也确实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且环境污染物有加快向国内转移的趋势。工业制成品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对于我国外贸及环境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显萍  王生  
节能减排的长期国策以及发展中的贸易大国的基本特征,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我国对外贸易在能耗和环境方面的独特影响力。本文基于内涵能源的角度,运用投入产出法,从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两方面分析了2002~2008年对外贸易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并利用优化模型对BAU情景下2020年单位GDP所对应的能源消费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了测算。分析结果显示,内涵能源出口量随着贸易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贸易结构呈现不利于节能降耗的发展趋势。2020年能耗下降预测值与我国新近确立的减排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而我国对外贸易的节能潜力非常可观。因此,提升对外贸易对节能降耗的贡献度应该是我们深化重大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朱喜  
本文充分考虑到贸易的内生性,利用外生的地理特征为中国工业各行业的对外贸易构建了一个合适的工具变量,并运用这一工具变量结合中国1996-2007年工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既定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对中国工业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显著地减少了中国工业各行业的CO_2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贸易得益假说"在中国是成立的。因此,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不必为了减少CO_2排放而盲目去限制对外贸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崔浩  
围绕中国加入WTO ,本文首先对机电行业的“入世”背景进行国内行业间的动态比较分析和国际行业内的静态比较分析。然后结合WTO的相关条款 ,分析加入WTO对机电行业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影响。根据机电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入世”可能造成的影响 ,本文给出机电行业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池建宇  王舒亭  
基于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在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统一视角下,探讨跨国信任水平与东道国政治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道国的信任水平和政治稳定性都是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重要因素;(2)信任水平对中国出口额的影响,受到东道国政治稳定性的调节;(3)东道国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敏  高越  
由于商品和服务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成本没有被市场反映出来,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本文利用中国对外贸易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成本内在化不但有利于为中国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国际市场,还有助于消除与环境标准有关的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竞争向生态化、自由化方向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