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2)
2023(9143)
2022(7991)
2021(7271)
2020(6507)
2019(15013)
2018(14763)
2017(28770)
2016(15825)
2015(17885)
2014(18267)
2013(18121)
2012(17190)
2011(15659)
2010(15922)
2009(14645)
2008(15102)
2007(13799)
2006(11809)
2005(10565)
作者
(49421)
(41711)
(41564)
(39550)
(26442)
(20174)
(19116)
(16195)
(15440)
(14960)
(14298)
(13936)
(13393)
(13174)
(13151)
(13133)
(12861)
(12316)
(12088)
(11913)
(10479)
(10375)
(10192)
(9381)
(9374)
(9351)
(9252)
(9209)
(8614)
(8510)
学科
(68375)
经济(68308)
(40873)
管理(40681)
方法(35121)
(32212)
企业(32212)
数学(30791)
数学方法(30469)
(21969)
贸易(21962)
(21297)
(17913)
(16744)
(16375)
中国(15532)
业经(12851)
地方(12766)
(11698)
农业(11563)
理论(10748)
(10739)
财务(10719)
财务管理(10690)
(10256)
银行(10211)
(10122)
金融(10119)
企业财务(10073)
(9823)
机构
大学(242836)
学院(239918)
(100422)
经济(98435)
管理(86961)
研究(84463)
理学(75552)
理学院(74581)
管理学(73104)
管理学院(72649)
中国(60703)
科学(54136)
(50848)
(47952)
(44871)
(44360)
研究所(41264)
业大(39842)
农业(38486)
中心(37728)
(36274)
财经(36217)
(32810)
(32023)
经济学(31890)
师范(31653)
北京(31292)
(29762)
经济学院(29228)
(28378)
基金
项目(160672)
科学(124949)
基金(117196)
研究(112318)
(104245)
国家(103447)
科学基金(86230)
社会(70673)
社会科(67099)
社会科学(67074)
(62238)
基金项目(62139)
自然(57014)
自然科(55719)
自然科学(55694)
自然科学基金(54764)
(53388)
教育(52420)
资助(48572)
编号(44295)
重点(37124)
成果(36815)
(36420)
(34451)
(33059)
科研(31829)
创新(31054)
课题(30963)
计划(30805)
教育部(30659)
期刊
(103933)
经济(103933)
研究(66584)
学报(45054)
(42329)
中国(41489)
科学(38544)
(34366)
大学(32907)
学学(31283)
农业(28681)
管理(28338)
教育(22669)
(19543)
金融(19543)
技术(18549)
经济研究(17949)
财经(17928)
(17499)
业经(16397)
(15690)
问题(15542)
(15444)
国际(15164)
(13268)
技术经济(11979)
统计(11778)
商业(11692)
业大(11496)
世界(11165)
共检索到345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娟文  
文章运用边界检验方法和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UECM)对我国进、出口方程进行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以及国内外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都不是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量的主要因素,相反,我国进、出口总量对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变动更加敏感,因此,将国内通胀率保持在一个稳定可控的水平上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准晔  
本文将中国划分为8大区域,通过分析这8大区域与韩国、台湾地区、日本之间的贸易趋势,寻找影响中国各区域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韩国、台湾地区、日本这三个东亚经济体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在同中国的贸易中存在着区域和商品种类上的差别。即韩国在东北地区、台湾在南部沿海地区、日本则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显示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它们在中国各沿海地区的产品出口种类趋于相同,说明东亚三个经济体在中国各地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对东亚三个经济体同中国各区域产业内贸易趋势的分析,发现,收入水平高、产业结构相对高级的东部沿海区域表现出相互独立的贸易结构。这种现象可以进一步解释为各区域之间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韦军亮  
本文利用1979—2006年间52个国家(包括中国)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在UECM基础上的边限协整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趋势进行了弹性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真实进口与真实GDP、真实汇率和真实FDI流入存量、中国真实出口与世界真实GDP、真实汇率分别存在协整关系;真实汇率对中国真实进、出口并无显著影响;真实FDI存量对进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国出口增长可能是内生驱动型增长,真实FDI存量对中国真实出口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兴  霍学喜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2002—2009年我国苹果出口贸易的空间效应以及影响苹果出口贸易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苹果出口贸易表现为相邻地区的集聚形态,并且绝大多数地区属于高—高与低—低集聚类型,即苹果出口贸易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而且这种集聚程度呈强化趋势。从各影响因素来看,单位面积产量、专业化水平、基础设施、生产消费比以及出口贸易存量对苹果出口具有显著正效应,而贸易壁垒对出口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王宸  
本文利用空间统计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区市对外贸易的空间集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各省区市的整体来看,对外贸易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东部省份具有强强集聚的"马太效应",中西部省份具有弱弱集聚的"马太效应",东部以及中西部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从三大区域对外贸易的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空间效应比较明显,中部地区的空间效应不明显,人均GDP水平、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是影响各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共同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宪  黄建锋  
在大多数国际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里,对一国宏观经济的研究框架通常都暗含地假定所有商品与服务都是可贸易的。然而,并非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是可贸易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非贸易品的大量存在对一国经济运行具有许多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界定可贸易性概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决定可贸易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可贸易性对宏观经济的若干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敏  
我国对外贸易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贸易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有贸易无产业”的现象、过大的贸易顺差加剧了贸易摩擦、产业的贸易竞争力较低、资源和环境代价巨大等。这些问题与贸易政策关系密切,其中,政策不完善和缺乏前瞻性,政府调整惰性是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明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于贸易顺差的原理,文章应用分省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技术分析了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内外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外贸净出口与工资水平、交通建设、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出口退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外贸净出口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出口额、高技术引进经费、以及实际有效汇率间也存在协整关系。比较而言,内部因素可以更好的解释我国贸易的顺差的原因,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于外贸净出口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士亮  熊磊  
现有的关于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等文献的主要研究思路是探讨FDI对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的作用,此外,绝大多数关于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研究汇率的影响,由此可见,从我国各省市本身的角度考察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不多且进展缓慢。因此,本文基于区域对外贸易理论和区域输出理论提出假设,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出口贸易受其自身FDI、GDP及劳动力人数的显著影响;而进口贸易受其FDI、GDP及国内投资的显著影响。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度挖掘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力和竞争力有着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昭琼  
本文从东西部对外贸易的现实差距出发 ,通过对影响贸易的因素的分析揭示出东西部对外贸易差距的根源所在 ,并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金晓祺  项松林  
本文利用2001-2010年我国32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产出约束、资本约束的视角下,分别对全部行业样本、资本密集型行业样本、劳动密集型行业样本进行了考察,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劳动力需求弹性的重要因素,出口有利于降低劳动力需求弹性,进口有利于提高劳动力需求弹性,但是,对外贸易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影响不同,出口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大且显著,进口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大且显著。因此,增加出口特别是增加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对稳定国内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慧中  
本文试对对外贸易研究中的一些数量分析方法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研究中的数量方法 比较优势理论是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础,一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其参与国际分工并在国际交换中取得比较利益的前提。根据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的理论,衡量各国产品比较优势的方法可以有两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佟家栋  张亚  
高等教育具有多种社会属性,高等教育的国际贸易性反映着高等教育与生产交换的一种关系,是高等教育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高等教育贸易性,是指高等教育服务进入国际市场交易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即参与国际贸易的潜在能力和可贸易程度。其决定因素有产业性因素、比较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桂预风  邓威鸿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空间相关性。通过Moran’s I指数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规模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呈现空间聚集的"马太效应"。运用SEM模型对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对于周边相邻的省市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对外贸易水平的发展,其中金融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略强于金融发展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德友  梁琦  张文武  
测度中国对外双边贸易成本和探求贸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对我国的开放政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借助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中国与15个主要贸易伙伴国1993—2007年的贸易成本,并利用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分解,以此寻找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成本。回归结果显示,与贸易伙伴国的人均收入之差、贸易国自身的开放程度、与贸易国有共同的海陆边界以及历史贸易联系等因素有助于降低中国与贸易国的双边贸易成本,而两国之间的空间距离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并不确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