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4)
2023(11156)
2022(9236)
2021(8207)
2020(7071)
2019(15923)
2018(15864)
2017(29828)
2016(15974)
2015(17809)
2014(17726)
2013(17536)
2012(15881)
2011(14180)
2010(14411)
2009(13859)
2008(14265)
2007(12956)
2006(11584)
2005(10848)
作者
(45743)
(38581)
(38381)
(36097)
(24508)
(18222)
(17441)
(14783)
(14306)
(13623)
(13203)
(12738)
(12484)
(12330)
(12032)
(11565)
(11388)
(11227)
(11065)
(10946)
(9478)
(9462)
(9291)
(8723)
(8673)
(8544)
(8491)
(8426)
(7589)
(7516)
学科
(79335)
(72876)
企业(72876)
(72554)
经济(72435)
管理(66683)
方法(31510)
业经(27010)
(26608)
(25374)
数学(22982)
数学方法(22833)
(22329)
贸易(22317)
(21706)
(20040)
财务(20022)
财务管理(20001)
(19053)
企业财务(18902)
农业(17852)
技术(16850)
中国(15714)
(14574)
(14169)
理论(13713)
(13667)
(12799)
体制(12677)
企业经济(11235)
机构
学院(240659)
大学(235611)
(109655)
经济(107833)
管理(97271)
理学(83495)
理学院(82756)
管理学(81861)
管理学院(81417)
研究(75197)
中国(60197)
(52442)
(47831)
(41573)
科学(41074)
财经(41013)
(37881)
(37108)
(36838)
业大(34102)
中心(33978)
经济学(33392)
农业(32644)
研究所(32586)
经济学院(30290)
财经大学(30044)
北京(29460)
(28789)
商学(28487)
商学院(28235)
基金
项目(152641)
科学(122338)
研究(114953)
基金(113160)
(96725)
国家(95833)
科学基金(84161)
社会(76361)
社会科(72621)
社会科学(72605)
(60021)
基金项目(59763)
自然(52378)
教育(51614)
自然科(51201)
自然科学(51189)
自然科学基金(50408)
(48454)
编号(45494)
资助(45372)
(36314)
成果(36255)
(35471)
(34964)
(34800)
重点(33840)
(32808)
创新(32237)
国家社会(32174)
课题(30827)
期刊
(125493)
经济(125493)
研究(71565)
中国(46942)
(44486)
管理(41389)
(39894)
学报(31014)
科学(30932)
农业(27576)
大学(25315)
学学(24320)
(22867)
金融(22867)
业经(22349)
技术(21901)
财经(21005)
经济研究(19745)
教育(19544)
(18472)
(18149)
问题(17636)
(17055)
国际(16461)
技术经济(14375)
世界(13856)
财会(12704)
现代(12557)
商业(12253)
会计(10824)
共检索到367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永明  李娑  
对外贸易开放和对内区际开放存在互动作用与互补效应。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把对外贸易开放与对内区际开放统一起来,构建全要素生产率内生化模型。基于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利用1998-2015年省级层面的制造业数据,研究对外贸易开放和对内区际开放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正向影响,并且二者对于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相互促进效应。此外,两者在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上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对内区际开放和对外贸易开放对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比对中西部内陆地区更大;对外贸易开放对低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对内区际开放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低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当前,我国需要打破地域间分割,促进区域间合作,同时深化对外开放发展战略,进军国际市场中高技术复杂度产品领域,提升国内中间产品技术创新水平与质量水平,从而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宏森   方栓喜   张东生  
服务贸易开放可以促进服务要素跨境流通,进而推动制造业与服务要素的融合。使用WIOD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研究服务贸易开放和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都对TFP有正向影响,并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TFP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对低技术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最大;制造业投入生产性服务及其与服务贸易开放的交互效应对TFP的正向影响大于投入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应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以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宏森   方栓喜   张东生  
服务贸易开放可以促进服务要素跨境流通,进而推动制造业与服务要素的融合。使用WIOD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研究服务贸易开放和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都对TFP有正向影响,并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TFP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对低技术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最大;制造业投入生产性服务及其与服务贸易开放的交互效应对TFP的正向影响大于投入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应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以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平   吴新琪   党修宇  
文章基于2014~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初期,存在“生产率悖论”。机制检验表明,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初期,企业运营低效率和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是产生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中“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企业承担风险能力和ESG水平的提升会帮助制造业企业尽早摆脱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中“生产率悖论”区间。文章对于破解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中“生产率悖论”之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丽丽  
本文采用门槛模型回归方法,利用中国27个省市1985-2007年的地区制造业数据,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门槛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随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逐步增大,存在门槛效应。在开放条件下,集聚主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影响,而集聚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却为负,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制造业地区集聚的负外部性以及重复投资等问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文章选取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关联的门槛模型分析方法,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集聚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有门槛效应的存在,随着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愈发显著。同时,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时,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反而有负面影响,这可能与集聚水平过高所导致的负外部性有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国歌  
基于1999—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贸易条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条件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并且贸易条件改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积极影响,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金融危机前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研投入强度路径实现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本文首先梳理了服务贸易开放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路径:种类效应、数量效应、价格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其次,从服务贸易数量和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两个角度构建了服务开放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开放渗透率,用DEA-曼奎斯特(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制造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以2004—2011年28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指标度量下,服务贸易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分组回归模型显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服务开放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技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本文首先梳理了服务贸易开放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路径:种类效应、数量效应、价格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其次,从服务贸易数量和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两个角度构建了服务开放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开放渗透率,用DEA-曼奎斯特(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制造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以2004—2011年28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指标度量下,服务贸易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分组回归模型显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服务开放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则不然。本文认为,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失衡,制造业产业升级需求紧迫的情况下,适度推进服务开放进度,有利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石东楠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本国的R&D存量,而且还依赖于国外R&D的溢出。本文对Coe&Helpman的贸易溢出模型进行了扩展,将人力资本要素纳入到模型的分析框架中,并对其模型的设定偏误作了修正。经扩展后的模型测度表明,通过贸易渠道溢出的国外R&D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相对来说要小于国内自身R&D资本存量的作用;同时计量结果还表明,人力资本要素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地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文章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宁  周经  丁华  
本文运用DEA方法计算制造业和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分解,使用1999-2010年我国31个省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流通创新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绩效。结果表明,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技术效率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不显著。运用D-M检验的结果表明,制造业效率提升对流通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存在内生性影响,而对流通业技术推广没有影响。运用2SLS处理模型的内生性,进一步支持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爱莲  崔日明  徐晓龙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用DEA-Malmquist非参数分析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及其各分解项的值。然后利用改进的C-D模型和Stata软件就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前者对后者的提升作用显著,但进口的作用比商业存在(FDI)大得多。进口是通过显著改进规模效率来改进技术效率进而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商业存在当期的这种作用为负,但其滞后一期的效果则非常显著。证明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能够通过价值链对制造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进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立国  刘宇娜  
对外开放中,对外贸易是其主要内容,与一国或地区内部制造业区域集聚之间关系的研究属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研究的新论题,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对外开放是塑造国内产业地理的重要力量,对外贸易作为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力量,产业自身的特征也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转型逐步引入了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力量,对外贸易已逐渐成为国家间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无论是在国别尺度还是在小范围地域尺度,生产地理的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制造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作为"松脚型"产业,在市场、政府和全球化力量下不断实现空间重组,对外贸易能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地理集中度,也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强  王文杰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从贸易开放、公共人力资本的视角入手,分析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公共教育人力资本、公共健康人力资本三个变量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贸易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以公共教育人力资本、公共健康人力资本为单一门限变量的非线性曲线变化特征,跨越门限值后,贸易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促进效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佳  汤毅  
本文基于1985—2016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并借助工具变量法从贸易开放和FDI的角度分析了对外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和FDI都显著促进了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进一步的机制验证发现,贸易开放和FDI都是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而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促进作用,但两者对技术效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了各种稳健性检验。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加剧的国际形势下,本文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