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4)
- 2023(12899)
- 2022(11298)
- 2021(10516)
- 2020(8873)
- 2019(20427)
- 2018(20299)
- 2017(39809)
- 2016(21420)
- 2015(24040)
- 2014(23925)
- 2013(23737)
- 2012(21913)
- 2011(19660)
- 2010(19547)
- 2009(17632)
- 2008(17183)
- 2007(14827)
- 2006(12784)
- 2005(11051)
- 学科
- 济(85321)
- 经济(85224)
- 管理(58137)
- 业(56521)
- 企(46489)
- 企业(46489)
- 方法(41829)
- 数学(36000)
- 数学方法(35613)
- 贸(24343)
- 贸易(24331)
- 易(23629)
- 中国(22128)
- 农(21204)
- 财(21095)
- 学(19105)
- 业经(17937)
- 地方(17083)
- 理论(14477)
- 农业(14245)
- 制(13949)
- 融(13644)
- 金融(13643)
- 技术(13524)
- 务(13284)
- 和(13284)
- 财务(13224)
- 财务管理(13203)
- 环境(12862)
- 银(12729)
- 机构
- 大学(306485)
- 学院(303189)
- 济(124613)
- 经济(122117)
- 管理(120413)
- 理学(105600)
- 理学院(104422)
- 研究(102846)
- 管理学(102641)
- 管理学院(102103)
- 中国(73189)
- 京(64147)
- 科学(63660)
- 财(54730)
- 所(51557)
- 农(48659)
- 研究所(47480)
- 业大(46143)
- 中心(45400)
- 财经(45107)
- 江(41784)
- 经(41190)
- 北京(40097)
- 范(39576)
- 师范(39178)
- 农业(38555)
- 经济学(37792)
- 院(37707)
- 经济学院(34442)
- 州(34205)
- 基金
- 项目(213634)
- 科学(167695)
- 基金(156184)
- 研究(154491)
- 家(136757)
- 国家(135684)
- 科学基金(116074)
- 社会(97435)
- 社会科(92481)
- 社会科学(92460)
- 基金项目(83298)
- 省(82172)
- 自然(76287)
- 自然科(74560)
- 自然科学(74544)
- 自然科学基金(73201)
- 教育(70525)
- 划(69573)
- 资助(64601)
- 编号(62034)
- 成果(49837)
- 部(47668)
- 重点(47634)
- 发(45010)
- 创(44302)
- 课题(42297)
- 科研(41442)
- 创新(41289)
- 教育部(40887)
- 国家社会(40265)
- 期刊
- 济(127063)
- 经济(127063)
- 研究(88525)
- 中国(50716)
- 学报(49969)
- 科学(44979)
- 农(42805)
- 管理(42070)
- 财(38881)
- 大学(37535)
- 学学(35439)
- 教育(31944)
- 农业(30536)
- 融(24089)
- 金融(24089)
- 技术(23749)
- 经济研究(21712)
- 财经(21083)
- 业经(20236)
- 贸(19127)
- 经(18011)
- 问题(17952)
- 国际(17890)
- 业(15981)
- 图书(14873)
- 科技(14647)
- 理论(14552)
- 商业(13799)
- 技术经济(13777)
- 版(13537)
共检索到430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丽华 胡娟
对外贸易对一国的就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如何量化其效应来指导本国经济战略的实施一直是研究的重难点。基于此,本文以人均GDP为指标划分了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阶段,实证分析了两阶段进出口总额等对就业的影响,比较研究了日、韩、新3国的对外贸易就业效应,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我国发展外贸和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效应 比较研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志友
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是同产业结构的演变处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之中。适应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顺向性”和“逆向制”两种不同态势以及产业结构阶段性变化的需要,分别采取具有不同物质内容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从而使外资战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有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的差异,又会形成各国贸易战略阶段性发展的具体形态。上述理论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的相互关系;也为不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选择的调整外贸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庆庆 李鹏 曹明宏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加入WTO为食用菌出口贸易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加入WTO 10年的中国食用菌贸易量和贸易额分析发现,出口量和出口额整体呈上升趋势,进口量和出口额在2002—2008年较稳定,2009—2011年波动较大;进口品种结构以鲜、冻的食用菌为主,出口品种仍以食用菌罐头为主,但其创汇能力不高;进出口市场整体稳定,局部有所调整,集中度高。通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的定量分析,得出食用菌出口绝对竞争力处于高水平,但相对竞争力低于爱尔兰和波兰。对食用菌对外贸易时空格局变化的分析,为制定相关贸易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 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燕飞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差异,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积极推进西部内陆地区的贸易开放,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的就业难题及地区就业差距问题。第二,东、中部地区就业更多地表现为结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予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大力促进西部内陆地区的贸易开放,积极稳步推进东、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效应 地区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锐
一、我国所处贸易时代特征分析 外贸时代实质上是一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阶段性标示,它可由该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顺序及特征反映出来。 关于我国自“一五”以来各时期出口商品结构见表1。 表1 我国历期出口商品构成表(单位:亿美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牛宝俊
世界农产品贸易因各个国家的农业发展阶段、工农产业的相互关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出口战略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政策。对发达国家来说,无论是大农场经济的北美,还是小农经济的欧共体,均不同程度地采取农业保护和出口补贴等有效措施,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尤其是粮食等基本农产品出口。而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均采取不同程度的“负保护”政策,如以农业积累扶持工业,以农产品出口换取工业急需之外汇,用国家财政补贴消费者而非生产者等。本文从农业发展阶段出发,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工农产业相互关系和出口战略等因素,分析和阐述了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征,以探讨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康宁
如同工业、农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各国的对外贸易也有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对外贸易的整个成长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市场如何随对外贸易的成长而进一步开放,我国外贸目前处于什么阶段,下一步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彭磊
针对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是否合理的争论,本文从概念本身出发,一方面对有关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原因进行综述,另一方面对外贸依存度指标本身存在的定义缺陷给予说明。并在对外贸依存度与外贸贡献率不一致性的论证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粗放式贸易增长不断强化的倾向,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质量的提高,因此贸易战略调整势在必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提到议事日程。
关键词:
对外贸易依存度 经济安全 贸易战略调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鲍洋
本文利用1992—2012年数据对金砖国家引进FDI的对外贸易效应进行经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FDI对出口规模的正向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巴西是负向的。FDI对出口结构的正向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俄罗斯和南非引进FDI对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效应是正向的;中国和印度引进FDI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效应是正向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仇怡
本文基于对外贸易结构的新视角,运用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我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程度。结果表明,这三类贸易都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相关关系,它们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大小依次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因此,为更好地分享国际先进技术,我国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并充分发挥其技术扩散效应,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统生 殷功利
一、我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我国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实现了从1994年开始连续18年的贸易顺差,2008年的贸易顺差竟高达2981.3亿美元,2011年为1551.3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尹翔硕
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应根据本国丰裕要素决定的比较优势参加国际贸易活动,但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是本国参加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本文认为,一国对外贸易政策是比较优势和国家利益的有机结合。对外贸易在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时,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也有所变化,并要求本国顺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应地调整对外贸易政策。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特征支持了这些判断。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虹
在一国转向更灵活汇率制度的过渡时期,如果同时缺乏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贸易信用引起的资金跨国流动,是导致一国金融秩序混乱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从贸易信用变动与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贸易信用的特点,包括贸易信用在内的贸易金融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日本实例对资本项目自由化后针对贸易金融风险的监控手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贸易信用 贸易金融 资本项目自由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牛宝俊
农产品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可以以农业发展水平为准则划分,如发展经济学家的小农经济发展三个阶段为:原始的生产率低下的自给自足农业、混合的和多样化的农业、专业化农业;孟氧的农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利用1980-2007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纺织品外贸出口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纺织品外贸出口是影响纺织工业长期就业和短期就业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出口额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68%;从短期来看,出口每增长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48%;从动态影响来看,出口冲击对纺织工业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久效应,但是,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从贡献率来看,在所有因素中,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一直最大,基本保持在12%左右。基于此,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外贸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缓解我国社会就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就业的压力,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纺...
关键词:
纺织品 对外贸易 出口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