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62)
- 2023(20008)
- 2022(17025)
- 2021(15948)
- 2020(13496)
- 2019(31006)
- 2018(30278)
- 2017(57292)
- 2016(31282)
- 2015(35040)
- 2014(34597)
- 2013(33935)
- 2012(31171)
- 2011(27857)
- 2010(27485)
- 2009(25471)
- 2008(24866)
- 2007(21469)
- 2006(18609)
- 2005(16294)
- 学科
- 济(124418)
- 经济(124279)
- 管理(89185)
- 业(83270)
- 企(68547)
- 企业(68547)
- 方法(59775)
- 数学(52420)
- 数学方法(51816)
- 中国(34230)
- 财(33125)
- 农(32183)
- 贸(29544)
- 贸易(29529)
- 易(28672)
- 学(27431)
- 业经(26212)
- 制(22848)
- 地方(22508)
- 农业(21425)
- 务(21360)
- 财务(21278)
- 财务管理(21240)
- 理论(20194)
- 企业财务(20159)
- 融(19546)
- 金融(19538)
- 银(19460)
- 银行(19385)
- 技术(18746)
- 机构
- 大学(443945)
- 学院(439710)
- 济(180484)
- 经济(176981)
- 管理(170419)
- 研究(151241)
- 理学(148611)
- 理学院(146964)
- 管理学(144184)
- 管理学院(143421)
- 中国(112971)
- 科学(94202)
- 京(93950)
- 财(80863)
- 农(76948)
- 所(76001)
- 研究所(69912)
- 业大(69439)
- 中心(67792)
- 财经(65938)
- 江(61586)
- 农业(60959)
- 经(60364)
- 北京(58984)
- 范(55773)
- 院(55272)
- 经济学(55225)
- 师范(55071)
- 经济学院(50043)
- 州(49628)
- 基金
- 项目(307710)
- 科学(240799)
- 基金(225024)
- 研究(218138)
- 家(199342)
- 国家(197766)
- 科学基金(168435)
- 社会(138635)
- 社会科(131469)
- 社会科学(131434)
- 基金项目(118503)
- 省(117797)
- 自然(111433)
- 自然科(108908)
- 自然科学(108874)
- 自然科学基金(106930)
- 划(100655)
- 教育(100276)
- 资助(93530)
- 编号(86813)
- 成果(69632)
- 重点(69226)
- 部(67866)
- 发(64423)
- 创(63690)
- 科研(59751)
- 课题(59712)
- 创新(59571)
- 国家社会(58153)
- 教育部(57888)
- 期刊
- 济(185983)
- 经济(185983)
- 研究(125585)
- 中国(79855)
- 学报(77803)
- 农(68324)
- 科学(67943)
- 财(61236)
- 管理(61175)
- 大学(58462)
- 学学(55450)
- 农业(47003)
- 教育(44075)
- 融(36836)
- 金融(36836)
- 技术(36188)
- 财经(32192)
- 经济研究(32079)
- 业经(29298)
- 经(27618)
- 问题(25134)
- 业(25115)
- 贸(25049)
- 国际(22187)
- 版(21947)
- 科技(21298)
- 图书(20811)
- 统计(20770)
- 技术经济(20223)
- 业大(20036)
共检索到633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灿
对外贸易一方面通过增加机会成本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造成冲击进而降低投资水平,另一方面又通过提高接受教育的预期收益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文章利用三期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实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显著降低了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同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对不同学历教育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高中入学决策造成了冲击,这不利于劳动者获取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从对不同职业技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于低技能劳动者,对高技能劳动者获取人力资本投资则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灿
对外贸易一方面通过增加机会成本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造成冲击进而降低投资水平,另一方面又通过提高接受教育的预期收益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文章利用三期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实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显著降低了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同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对不同学历教育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高中入学决策造成了冲击,这不利于劳动者获取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从对不同职业技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良文 阚大学
文章首先建立模型,然后利用我国1983~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岭回归法实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进口贸易显著地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本;出口贸易对人力资本的正面影响系数很小;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人力资本的提升,但提升的幅度较小;国内生产总值和教育经费增加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最后,文章给出了对策:调整"轻进口重出口"的贸易政策;调整引资的政策思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人力资本 实证研究 岭回归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陈维涛 王永进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在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形下,从城市层面,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城乡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不利于中国城镇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尤其不利于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外贸易也不利于中国农村劳动者,尤其是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但能够促进农村劳动者,尤其是技能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此外,本文的稳健性分析表明,出口加工贸易有利于城镇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而一般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其相反。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市场分割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阚大学 罗良文
文章基于1999~2008年度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两点结论:一是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是正面的,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是负面的,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进口贸易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也是正面的,但东部地区的进口对人力资本效率的提高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单位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只有东部地区的单位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在统计检验上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阚大学 罗良文
本文利用1999~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运用sys-GMM估计对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对人力资本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有利于人力资本提升,主要是由于对外贸易额增加使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增长,同时抑制了只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力资本,且东部地区通过进口贸易引进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型产品和设备,给东部地区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模仿与学习机会;二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对人力资本提升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主要是由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额小,对各层次人力资本影响均不显著。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人力资本 实证研究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家悦 阚大学
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外贸易和FDI对不同主体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影响的机理,然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和FDI均提高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其中东部地区的正相关关系显著,中西部地区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且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和FDI对政府、企业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的系数均大于中西部地区。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结论,笔者利用泰尔系数分别计算出区域间对外贸易、FDI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区域间对外贸易和FDI差异拉大了政府、企业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
关键词:
对外贸易 FDI 人力资本投资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慧敏
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反映出了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缺乏整体的竞争优势。重新审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架构,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对于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以组织生态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重要性、有效性以及可能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企业组织结构理论 对外贸易 微观主体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鹏
2005年7月中国放弃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出口也在不断增长,出现了反常的正相关,与一般贸易理论认为的一国货币升值会促进进口、减少出口的理论相悖,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不能解释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需要结合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来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良文 阚大学
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是东道国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两个重要途径,本文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实证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对外贸易和FDI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途径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东道国通过对外贸易和FDI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现有的实证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 人力资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志 刘杜若 邓明
本文以中国"入世"后大幅度关税减让为现实背景,借鉴Kovak(2013)的理论模型,构建和测算了按各省劳动力就业结构加权的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指标,并采用CHNS 2000-2011年共5次微观个体追踪调查数据,就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同一个体工资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贸易自由化进程更深入的省份,个体工资变动遭受了更多的负面冲击。但就长期而言,这种负面冲击效应不存在。本文进一步采用剔除服务业从业人员之后的各省劳动力就业结构作为权数,重新构建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指标并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证实了本文的实证结论是稳健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玉杰 于懂
本文以中国和其它24个国家或地区的最近3年的外贸和外资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用统计计量学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际贸易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定量论证了FDI的贸易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对中国与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规模差异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毓茜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980年的381.4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3606.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2.43%。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和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达48.39%。 本文将就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温怀德 谭晶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响着中国的对外贸易、FDI以及经济结构,而这些又对中国的就业产生着深刻影响。文章建立了关于就业的线性计量模型,利用中国29个省市1985-2008年的面板数据,按东中西部划分区域、以中国入世为时间分界,进行分阶段分区域实证研究。主要检验了入世前后全国、东中西部进出口、FDI等对于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FDI、出口促进了就业的增加,但拉动作用在减小;东部在入世后FDI、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再显著,而中部与西部则在入世后开始显著促进就业;进口总体上抑制了就业,不过也存在一定地区差异。核心政策启示包括:鼓励东部将有关企业向中西部转移,而中西部也应抓住机遇积极制定吸引企业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述忠 张洪胜 Meng Bo
中国持续对外贸易顺差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文献大都基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没有考虑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品多次跨越国界的重复计算问题,无法反映中国真实的贸易顺差水平。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数据,采用投入产出领域的贸易增加值(TiVA)方法,测算出中国与38个贸易伙伴之间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加入WTO之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较小而且不显著,而加入WTO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有效降低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华FDI总额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呈现出相似的特点,即加入WTO之前,总体FDI不显著,加入之后影响显著。FDI来源地区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