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5)
- 2023(19317)
- 2022(15999)
- 2021(14819)
- 2020(12531)
- 2019(28310)
- 2018(27759)
- 2017(53313)
- 2016(28295)
- 2015(31693)
- 2014(31068)
- 2013(30840)
- 2012(27815)
- 2011(24869)
- 2010(24584)
- 2009(22722)
- 2008(21897)
- 2007(18897)
- 2006(16399)
- 2005(14797)
- 学科
- 济(116483)
- 经济(116330)
- 管理(81867)
- 业(79428)
- 企(63873)
- 企业(63873)
- 方法(50598)
- 数学(44094)
- 数学方法(43626)
- 中国(34273)
- 农(31905)
- 财(31604)
- 贸(28799)
- 贸易(28783)
- 易(28017)
- 业经(27349)
- 制(26769)
- 地方(21963)
- 学(21378)
- 农业(20779)
- 银(19819)
- 银行(19772)
- 融(19510)
- 金融(19507)
- 行(18936)
- 务(18873)
- 财务(18816)
- 财务管理(18771)
- 体(18668)
- 技术(17953)
- 机构
- 大学(398546)
- 学院(395617)
- 济(173448)
- 经济(170340)
- 管理(153562)
- 研究(136867)
- 理学(133051)
- 理学院(131652)
- 管理学(129571)
- 管理学院(128837)
- 中国(104516)
- 京(82992)
- 科学(80073)
- 财(78472)
- 所(67043)
- 农(65574)
- 财经(62653)
- 中心(62335)
- 研究所(61052)
- 业大(58275)
- 经(57264)
- 江(56879)
- 经济学(54556)
- 北京(51755)
- 农业(51533)
- 院(49887)
- 经济学院(49221)
- 范(49042)
- 师范(48443)
- 财经大学(46855)
- 基金
- 项目(272567)
- 科学(216372)
- 基金(201957)
- 研究(197165)
- 家(177496)
- 国家(176099)
- 科学基金(151261)
- 社会(130175)
- 社会科(123656)
- 社会科学(123630)
- 基金项目(106441)
- 省(103544)
- 自然(96668)
- 自然科(94498)
- 自然科学(94470)
- 自然科学基金(92815)
- 教育(89349)
- 划(88283)
- 资助(81361)
- 编号(77201)
- 成果(62440)
- 重点(61925)
- 部(61365)
- 发(59111)
- 创(57578)
- 国家社会(55855)
- 创新(53976)
- 教育部(53094)
- 制(52843)
- 课题(52550)
- 期刊
- 济(183575)
- 经济(183575)
- 研究(115813)
- 中国(75849)
- 学报(62788)
- 财(60115)
- 农(59300)
- 科学(57986)
- 管理(57169)
- 大学(48681)
- 学学(45972)
- 农业(40136)
- 融(37234)
- 金融(37234)
- 教育(35379)
- 技术(32232)
- 经济研究(31533)
- 财经(31089)
- 业经(29345)
- 经(26907)
- 贸(25629)
- 问题(25367)
- 国际(24033)
- 业(22088)
- 世界(19707)
- 版(18794)
- 图书(18484)
- 科技(18203)
- 技术经济(18046)
- 商业(17947)
共检索到58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捷 张媛媛 莫扬
文章从"制造-服务"国际分工的视角探讨了导致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迟滞需求方面的原因,提出了以下理论假说:在制造-服务国际分工形态下,出口贸易的过度发展将导致对服务业的挤出效应大于其收入效应和关联效应,使产业结构落入"低水平过度制造业化"的陷阱。文章采用联立方程模型提取各经济变量的独立影响,为上述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文章研究表明,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虽然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但可能抑制产业结构向服务化的演进。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有必要转变发展模式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产业结构 恩格尔定理 服务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真真
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说明了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中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快速积累资本,使真正决定产业结构的要素禀赋结构得到提升。同时,要完善市场机制,营造高效率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根据中国国情和地区发展差异建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贸易 产业结构 劳动密集型产业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表现的尤为显著。本文选取对外贸易视角,考察和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升级 对外贸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勇 仇恒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荣林 姜茜
本文运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技术、面板数据检验、Granger检验(行业和部门两个层面)等计量方法就1987-2007年制造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很高;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先导效应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长期内表现明显,但是短期效应却非常小;进口贸易对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关键词:
对外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 先导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新章 唐海燕
中国对外贸易优势的研究要么结合国际直接投资,要么分析中国出口贸易的RCA指标。本文从国际分工的视角出发,运用国际专业化指标,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发现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消费品领域,2004年,资本品领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劣势主要集中在半成品以及零部件领域。通过国别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中,半成品以及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大的比较劣势。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在于加工贸易的贸易政策、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作用日益显著以及中国融入了亚洲生产网络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卜伟 杨玉霞 池商城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同源关系存在一定的背离现象,彼此之间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升级关系。本文改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把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概念拓展为货物贸易结构以及服务贸易结构,检验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影响关系、短期调整效应和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通过优化货物贸易结构达到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而服务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明显,应继续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学贵 施洁
产业结构演进动力关系到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经济结构变化的规律,更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景。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部门技术进步和对外贸易的三部门增长模型,考察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驱动力问题。结果显示,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1952-2012年间我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部门产出份额的变化轨迹。模型反事实试验表明,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因素是技术进步,而非外贸需求。因此,向自主创新和注重技术进步的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桤伦
对外贸易竞争力是构成一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19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现实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实行顺市场型的贸易和产业政策,以产业内升级为导向、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以融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与价值链网络为路径、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建议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晋玲
本文基于我国198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进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效应进行测度,对三者计算所得的变化效应值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钱纳里和塞尔昆构建的半对数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分析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得到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进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出口贸易结构的结论。
关键词:
对外贸易结构 优化 产业结构 半对数模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华 马晓逵
本文基于1989—200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与单向的因果关系。最后本文对这些实证结果做了进一步解释,并相应地提出了优化出口结构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立国 刘宇娜
对外开放中,对外贸易是其主要内容,与一国或地区内部制造业区域集聚之间关系的研究属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研究的新论题,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对外开放是塑造国内产业地理的重要力量,对外贸易作为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力量,产业自身的特征也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转型逐步引入了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力量,对外贸易已逐渐成为国家间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无论是在国别尺度还是在小范围地域尺度,生产地理的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制造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作为"松脚型"产业,在市场、政府和全球化力量下不断实现空间重组,对外贸易能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地理集中度,也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渝琳 甘梅霞
一、贸易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从各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不同的贸易理论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各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同时,不同时期各国经济所处的背景也决定了其贸易政策的选取。十五至十七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新蜀 达月霞
本文运用1991-2012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对新疆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与第二产业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的增加促进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这些变量与第三产业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疆第三产业比重对新疆出口额有正向影响,且是单项因果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泓 柴瑜
90 年代以来, 三资企业的进出口在我国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针对这种态势,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三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与我国国内企业之间的角色转换,进而指出了它们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论在出口支撑和进口替代产业间贸易,还是在产业内贸易中,三资企业都已取代我国国内企业而处在领头位置, 并起着主导作用。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三资企业化”过程,影响远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