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6)
- 2023(13097)
- 2022(11116)
- 2021(10006)
- 2020(8686)
- 2019(19621)
- 2018(19080)
- 2017(36577)
- 2016(19768)
- 2015(22083)
- 2014(22180)
- 2013(22007)
- 2012(20717)
- 2011(19151)
- 2010(19074)
- 2009(17859)
- 2008(17662)
- 2007(15970)
- 2006(13950)
- 2005(12514)
- 学科
- 济(102305)
- 经济(102216)
- 管理(54312)
- 业(51699)
- 方法(42118)
- 企(41201)
- 企业(41201)
- 数学(37184)
- 数学方法(36898)
- 贸(24324)
- 贸易(24315)
- 易(23564)
- 农(22076)
- 地方(22040)
- 中国(21937)
- 财(21844)
- 学(21741)
- 业经(18334)
- 制(15592)
- 农业(14718)
- 地方经济(13814)
- 融(13799)
- 金融(13797)
- 务(13606)
- 财务(13583)
- 财务管理(13551)
- 环境(13459)
- 银(13326)
- 银行(13266)
- 企业财务(12832)
- 机构
- 大学(301146)
- 学院(299131)
- 济(135657)
- 经济(133210)
- 研究(109243)
- 管理(109011)
- 理学(94569)
- 理学院(93445)
- 管理学(91846)
- 管理学院(91306)
- 中国(79476)
- 科学(68180)
- 京(61980)
- 农(59979)
- 所(57759)
- 财(57623)
- 研究所(52927)
- 业大(49368)
- 中心(48097)
- 农业(48012)
- 财经(46835)
- 江(44045)
- 经济学(43548)
- 经(42514)
- 经济学院(39361)
- 院(38541)
- 北京(38527)
- 范(36703)
- 师范(36199)
- 财经大学(34648)
- 基金
- 项目(200151)
- 科学(155714)
- 基金(146963)
- 研究(136703)
- 家(131937)
- 国家(130898)
- 科学基金(109404)
- 社会(89380)
- 社会科(84932)
- 社会科学(84905)
- 基金项目(77861)
- 省(77301)
- 自然(72249)
- 自然科(70620)
- 自然科学(70590)
- 自然科学基金(69384)
- 划(65881)
- 教育(61665)
- 资助(60187)
- 编号(51766)
- 重点(45978)
- 部(44451)
- 发(43883)
- 成果(41334)
- 创(41249)
- 科研(39483)
- 计划(38926)
- 创新(38829)
- 国家社会(38061)
- 教育部(37472)
- 期刊
- 济(147052)
- 经济(147052)
- 研究(86064)
- 学报(56428)
- 农(53207)
- 中国(51836)
- 科学(48206)
- 财(44837)
- 大学(40904)
- 学学(39416)
- 管理(37932)
- 农业(35604)
- 经济研究(26130)
- 融(26063)
- 金融(26063)
- 财经(24093)
- 技术(22772)
- 业经(21547)
- 经(20832)
- 贸(20815)
- 教育(20752)
- 问题(20407)
- 业(19431)
- 国际(18667)
- 技术经济(16192)
- 版(15551)
- 世界(15195)
- 统计(14980)
- 商业(14839)
- 业大(14089)
共检索到439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悦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同步性将进一步加强,本文运用理论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验证了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存在,还证明了东亚地区对外贸易变动对该地区经济周期同步性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周期 同步性 周期性波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悦
本文首先对1979—2010年间中美两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与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接着对中美双边贸易变动对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美双边贸易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之间的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表明:不同阶段中美双边贸易变动对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中,1979—1989年间,由贸易联系导致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波动的可能性很小;而1990—1999、2000—2005以及2006—2010年间,中美两国贸易密度每增加1%,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指数会分别增加2.993%、0.443%与5.730%。
关键词:
双边贸易 贸易密度 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郎丽华 张连城
与经济周期相联系,一国的对外贸易也存在周期性,即国际贸易周期或对外贸易周期。国际贸易周期分为进口贸易周期和出口贸易周期。中国的进口贸易周期决定于中国的经济周期,而中国的出口贸易周期则决定于世界经济周期。无论是进口贸易周期还是出口贸易周期,都存在扩张期和收缩期两个阶段。本文运用朱格拉周期理论,通过分析对外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关关系,试图揭示中国对外贸易周期的变动规律,旨在为政府在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周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对外贸易周期 朱格拉周期理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希丽 张兵 李可爱
影响中国(大陆)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双边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金融开放度、产业结构相似度、财政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汇率政策等。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对1992-2009年中国(大陆)及其贸易伙伴共14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协动性主要受到产业内贸易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政策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童笛 张文彬
本文运用动态因子模型和B-B算法,以1993q1-2008q3时间段内GDP季度数据为基础,考察了东亚十国(地区)共同经济周期及其具体特征。再根据动态因子模型得到的参数,比较了东亚各国(地区)和共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我们发现,除中国和共同周期的关系不大,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和共同周期的关系比较紧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延厚 张旭 彭婷婷
本文采用1992-2012年中国与东亚12国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金融一体化程度和政策协调度等因素对中国与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并从中勾勒出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之间通过相互影响进而传导至经济周期同步性这一间接机制。结果表明:就中国—东亚层面而言,贸易一体化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无显著的直接影响,金融一体化程度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相似度(专业化分工)会直接减弱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童笛 张文彬
本文首先通过B-B算法,考察东亚各国(地区)的经济周期。然后运用动态因子模型,提取东亚共同经济周期,并通过比较东亚各国(地区)和共同经济周期的关系,直观地判断同步性问题。最后通过B-B算法计算出来各国(地区)经济周期的数据,使用一致指数方法定量地衡量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周期间的同步性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丽丽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中,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的贸易周期性,且这种周期性与经济周期相关联。因此,本文基于我国对外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重点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作为依托,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数据作为研究基础,系统梳理与归纳进出口贸易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互作用,并提出假设,即出口增长有利于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但也直接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现象的发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喻旭兰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周期同步性是衡量经济金融合作的收益与成本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理论研究东亚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周期是否存在同步性。本文以1994—2005年间ASEAN+3国家的GDP季度时间序列为基础建立了多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得出ASEAN+3国家的GDP季度时间序列之间在短期内有共同周期,在长期里存在共同发展趋势。因此,东亚国家(地区)经济周期在样本期间具有同步性,满足金融合作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东亚国家(地区)应当进一步强化彼此间的经贸交流和经济金融合作,真正发挥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逢珉 张宁
基于1996-2011年的数据,本文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与东盟五国之间经济波动的相关性较为密切,双边经济周期呈现一定的同步性。在此基础上,从贸易强度的视角展开讨论,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来进一步分析贸易强度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发现双边贸易的强度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具有正向作用。本文建议提高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比重,减少对欧美出口市场的依赖性,提升外向型经济质量,提高中国在东亚经济圈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 经济周期 双边贸易强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朱剑光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对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基于1990-2009年的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与东亚各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动态变化;其次,运用HP滤波方法提取周期因子ct,验证了东亚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贸易强度和产业内贸易为自变量,经济周期协动性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运用分期数据对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周期协动性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揭示:相较于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对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更直接更显著,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主要传导渠道。随着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高,中国与东亚贸易伙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趋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恩专 刘立军
本文运用产品层面的H-K贸易分解框架,深入总体贸易数据内部,构建以双边贸易边际强度为自变量,经济周期协动性为因变量的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分别考察出口广度边际、数量边际与价格边际对东亚10经济体周期协动性的作用效果,进而揭示其协动性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双边广度边际强度对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具有显著正效应,是其协动性的主要贸易传导渠道;双边数量边际强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协动性;双边价格边际强度的效应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产业结构相似度、金融结构相似度等非贸易因素促进了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美国经济变动对东亚10经济体间的周期协同性同样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涛
经济周期是否具有同步性是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国制定共同经济政策、促进区域合作纵深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建立多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依据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理论,对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盟主要国家不仅在长期的经济波动方面具有共同随机发展趋势,而且其短期经济周期也是完全同步的。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战略趋同以及相对较小的经济规模,东盟各国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因此,东盟各国必须在加强内部经济联系与政策协调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外部经济体特别是中、日、韩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合作,从而推动东盟国家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同步性 共同周期法 东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某些国家经济周期在波动过程中存在同步性特征。通过考察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某些历史时期具有较强的同步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这是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和前提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美两国贸易和直接投资联系是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纽带和基本传导渠道。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当进一步强化双方的经贸交流和合作,真正发挥两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繁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