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4)
- 2023(15585)
- 2022(13029)
- 2021(12216)
- 2020(10472)
- 2019(24380)
- 2018(24201)
- 2017(46726)
- 2016(24824)
- 2015(28656)
- 2014(28633)
- 2013(28636)
- 2012(26901)
- 2011(24548)
- 2010(24642)
- 2009(23400)
- 2008(23132)
- 2007(20472)
- 2006(18150)
- 2005(16784)
- 学科
- 济(125701)
- 经济(125584)
- 管理(69155)
- 业(65346)
- 方法(53570)
- 企(51704)
- 企业(51704)
- 数学(47089)
- 数学方法(46609)
- 中国(33800)
- 农(29670)
- 贸(28445)
- 贸易(28430)
- 财(27987)
- 易(27611)
- 地方(24403)
- 业经(23607)
- 学(23374)
- 制(22331)
- 农业(19506)
- 银(19130)
- 银行(19100)
- 行(18374)
- 融(18345)
- 金融(18342)
- 和(17163)
- 环境(16866)
- 理论(16637)
- 务(16195)
- 财务(16148)
- 机构
- 大学(377611)
- 学院(374502)
- 济(173682)
- 经济(170506)
- 管理(141997)
- 研究(131157)
- 理学(121681)
- 理学院(120353)
- 管理学(118496)
- 管理学院(117784)
- 中国(101498)
- 京(79420)
- 财(78922)
- 科学(74627)
- 所(65696)
- 财经(63092)
- 研究所(59257)
- 中心(58687)
- 经(57282)
- 农(56485)
- 经济学(55930)
- 江(54007)
- 北京(50846)
- 业大(50346)
- 经济学院(50331)
- 范(47354)
- 师范(46946)
- 财经大学(46713)
- 院(46604)
- 农业(44339)
- 基金
- 项目(238382)
- 科学(188481)
- 基金(176184)
- 研究(175219)
- 家(152663)
- 国家(151481)
- 科学基金(129510)
- 社会(114755)
- 社会科(108905)
- 社会科学(108881)
- 基金项目(91778)
- 省(89193)
- 自然(81105)
- 教育(80083)
- 自然科(79190)
- 自然科学(79165)
- 自然科学基金(77793)
- 划(75901)
- 资助(73567)
- 编号(69571)
- 成果(57235)
- 部(55031)
- 重点(53846)
- 发(52256)
- 国家社会(48866)
- 创(48705)
- 教育部(47747)
- 课题(47689)
- 人文(45959)
- 创新(45790)
- 期刊
- 济(192532)
- 经济(192532)
- 研究(117260)
- 中国(67129)
- 财(60307)
- 学报(53779)
- 管理(52844)
- 科学(50940)
- 农(50774)
- 大学(41484)
- 学学(39258)
- 融(36110)
- 金融(36110)
- 农业(34471)
- 经济研究(33029)
- 教育(32696)
- 财经(32456)
- 技术(32377)
- 经(28051)
- 业经(28030)
- 问题(26663)
- 贸(26662)
- 国际(23463)
- 统计(20367)
- 技术经济(20348)
- 世界(19710)
- 业(18394)
- 理论(17885)
- 商业(17597)
- 策(17467)
共检索到565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学林 董超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中伴随着对外贸易连续高速增长,且出口多于进口,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现象。此现象是由我国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引进技术进步机制、劳动力过剩和强政府控制力等特定的中国宏观经济基本假设条件所导致的。基于这些基本假设条件构建的结构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及其变迁机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 中国宏观经济基本假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树文 孙彦玲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成为研究的热点。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角度,研究贸易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经济的增长。通过对我国1981-2002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出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关键词: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正方 杨涛
通过在Feder模型中引入进口因素,可以推导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额增长率尤其是制成品进口率的上升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则无法确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冷眉 费方域
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上海对外贸易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五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外贸易出口与消费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是投资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三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快,且消费的短期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化影响比较明显,进口和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GDP的变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泽云 罗忠洲
本文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评析。通过综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从出口的角度来看,早期跨国(地区)的截面数据的研究基本上都支持出口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设,但对单个国家(地区)时间序列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从进口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进口能够通过静态效应(生产)和动态外部性(技术溢出)使发展中国家获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石传玉 王亚菲 王可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1952年以来的GDP与进出口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并根据格兰杰表示定理运用EG两步法建立三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短期内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长期则不是。
关键词: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锦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利用我国1987-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进口、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本文依据实证检验的结果和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了重视和改善出口、扩大并优化进口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坤 张书云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 ,利用中国 1978~ 2 0 0 2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 ,中国进口增长和出口增长都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华
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了我国1980年至2003年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结论解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对外贸易的贡献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 回归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小莉
文章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发展阶段下对外贸易与经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采用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经济增长与贸易总额、出口、进口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GDP与贸易总额、GDP与贸易出口额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进口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GDP增长不是进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通过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家彬 邸燕茹 于鸿君
本文利用新疆1979~2006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新疆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从长期看,新疆的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看,进口对新疆的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芬
文章基于1995年以来长株潭GRP、投资、消费及进出口的有关数据,建立了长株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通过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定了长株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指标的长期关系,据此对其短期动态方程进行估计,建立其误差修正模型(ECM)。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文章结合长株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株潭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何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Shorrock的分解方法分析对外贸易对中国日益扩大的省际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发现1978-2005年对外贸易对省际经济增长差距拉大的贡献率为33.77%。接下来,本文将对外贸易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机制归纳为乘数机制、技术扩散机制、集聚机制和竞争机制。最后,本文指出缩小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利于平衡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差距 对外贸易 实证分析 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为群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科学而深入地研究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观点、概念和原理分析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方法上的合理性。将对外贸易因素加入经典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可形成有对外贸易的社会再生产范畴。将有对外贸易的社会再生产划分为竞争型进口、非竞争型进口的社会再生产两大类型,可以成就有对外贸易的社会再生产的周延性。贴近现实,非竞争型进口的社会再生产可进一步划分为出口导向型、消费品主导出口的、资本品主导出口的、小国开放经济的社会再生产四种类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玉亮
针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以及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5%而引发的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质疑,根据1984-2005年山东省的出口、进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山东对外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山东的进、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密切相关并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这表明山东经济自身的发展以及进口的增加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山东经济具有较强的自生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