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1)
2023(5199)
2022(4434)
2021(4158)
2020(3633)
2019(8297)
2018(8366)
2017(17403)
2016(9199)
2015(10384)
2014(10554)
2013(10627)
2012(10237)
2011(9304)
2010(9464)
2009(8945)
2008(8985)
2007(8150)
2006(7305)
2005(6741)
作者
(27357)
(22711)
(22616)
(21786)
(14417)
(10909)
(10436)
(8770)
(8331)
(8206)
(7664)
(7338)
(7329)
(7288)
(6986)
(6977)
(6751)
(6681)
(6570)
(6546)
(5719)
(5633)
(5513)
(5160)
(5130)
(5061)
(5006)
(4958)
(4632)
(4481)
学科
(39788)
经济(39745)
(24801)
管理(23006)
方法(19630)
(19619)
贸易(19610)
(19107)
数学(17425)
数学方法(17312)
(17096)
企业(17096)
中国(14044)
(11710)
(9868)
(9507)
(8339)
银行(8331)
(8065)
(7802)
农业(7426)
关系(7319)
(7075)
金融(7075)
业经(6870)
(6825)
(6445)
出口(6440)
出口贸易(6440)
地方(5902)
机构
大学(142101)
学院(141085)
(67151)
经济(65974)
管理(50588)
研究(48734)
理学(43277)
理学院(42817)
管理学(42221)
管理学院(41955)
中国(37213)
(31875)
(29377)
科学(26736)
财经(25744)
(24916)
(23329)
研究所(22272)
经济学(22223)
(21632)
中心(20769)
经济学院(20391)
(19816)
财经大学(19187)
北京(18882)
业大(18613)
(17556)
农业(17329)
(17044)
(16895)
基金
项目(86081)
科学(67078)
基金(63499)
研究(63283)
(55239)
国家(54838)
科学基金(45446)
社会(41429)
社会科(39460)
社会科学(39452)
基金项目(32809)
(31482)
教育(28916)
自然(27862)
资助(27247)
(27207)
自然科(27197)
自然科学(27186)
自然科学基金(26706)
编号(25125)
成果(21197)
(20614)
重点(19284)
(18702)
(18517)
教育部(17801)
国家社会(17744)
(17416)
课题(17274)
人文(17171)
期刊
(71020)
经济(71020)
研究(44838)
中国(24381)
(22210)
学报(20862)
(19383)
管理(18572)
科学(18448)
大学(16026)
(15781)
金融(15781)
(15429)
学学(15306)
经济研究(13629)
国际(13507)
农业(13230)
财经(13102)
问题(11788)
业经(11635)
(11276)
教育(11109)
技术(10216)
商业(8414)
(7472)
贸易(7472)
理论(7381)
世界(7081)
技术经济(6728)
统计(6536)
共检索到213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金晓祺  项松林  
本文利用2001-2010年我国32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产出约束、资本约束的视角下,分别对全部行业样本、资本密集型行业样本、劳动密集型行业样本进行了考察,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劳动力需求弹性的重要因素,出口有利于降低劳动力需求弹性,进口有利于提高劳动力需求弹性,但是,对外贸易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影响不同,出口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大且显著,进口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大且显著。因此,增加出口特别是增加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对稳定国内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玉华  
民工荒宣告了我国低价竞争贸易优势的结束,标志着我国贸易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进入新时期。长期以来,占劳动力70%的低端劳动力和占农业劳动力1/3以上的剩余劳动力支撑起我国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但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变化和劳动执法力度的加强,廉价劳动驱动的贸易增长时代已经宣告结束。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劳动力结构改善、人力资本提高的反映,是对过去偏低的劳动力价格的正常回调,也是劳动力市场作用的结果。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劳动力成本的合理增长不仅不会损害一国的贸易竞争力,反而会刺激和推动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牛蕊  
本文利用1997~2006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从不同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以及区域水平三个方面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贸易和汇率指标对劳动力需求弹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贸易和汇率主要通过改变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来对劳动力需求弹性产生作用,而通过改变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规模效应作用次之。研究支持了文献中关于进口贸易自由化会提高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假说。当加入出口贸易与实际有效汇率因素时,前者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被抵消,最终贸易开放的净影响是降低了劳动力的就业风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汉祥  周申  白瑜婷  
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视角研究中美贸易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利用1997—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和美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从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的角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美贸易对美国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化有重要影响,美国向中国出口有利于降低劳动力需求弹性,美国从中国进口有利于提高劳动力需求弹性,净进口最终将带来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提升。区分技能工人和非技能工人之后,净进口不论从替代效应角度还是从规模效应角度均将导致美国工业行业工人劳动力需求弹性增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陈维涛  王永进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在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形下,从城市层面,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城乡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不利于中国城镇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尤其不利于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外贸易也不利于中国农村劳动者,尤其是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但能够促进农村劳动者,尤其是技能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此外,本文的稳健性分析表明,出口加工贸易有利于城镇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而一般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其相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伟  
本文从我国劳动力数量与素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总量和结构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两个方面,研究了国际贸易学术界极少涉及的我国对外贸易与劳动就业的特殊关系,以期给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杨穗  付天  
对外贸易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针对对外贸易对我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城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这个结论与新古典理论不符,而与非新古典理论相符。具体来看:(1)从外贸依存度来看,进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贸易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都是正效应且显著,进口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最大。(2)从外贸方式来看,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要大且显著,一般贸易的进口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显著且效应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海鹏  
本文分析了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碳排放强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由于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出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处于上升的趋势。从结构上看,资源性行业产品具有较高的碳排放强度,由于出口规模的上升使得碳排放规模增幅较大,机电类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排放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但与出口规模的比较显示碳排放程度较低。为应对"碳关税"的征收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应积极调整出口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博  
一、数据 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是从1993年开始编写的,其中只收入了1993~2000年的工业分类别劳动力工资的数据,所以论文的数据的时间跨度只有8年,这会使论文的模型估计值有一定的不准确性。但即使《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霓裳  
利用1988—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是促进作用逐步增大,说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在向着有利于就业的方向发展;不同类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多、比重最大,而劳动—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少、比重最小,技术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速度最快,资源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幅度最小。国内就业受到对外贸易的冲击程度最终取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秦兴俊  王柏杰  
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产业转移是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文章发现中国主要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到国际分工,容易陷入"低端锁定"且不利于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在国际产业向中国东部地区和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耦合转移"的态势下,促进企业由"嵌入式"向"构建式"升级模式转变、构建大国的国内价值链网络和从国家层面进行政策创新,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升级的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我国深受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每年要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来物种进入我国的通道主要是对外贸易。我们应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保护生物安全的关系,并在对外贸易领域极积采取措施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保护我国的生物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娟文  
文章运用边界检验方法和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UECM)对我国进、出口方程进行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以及国内外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都不是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量的主要因素,相反,我国进、出口总量对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变动更加敏感,因此,将国内通胀率保持在一个稳定可控的水平上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会娟  王晓玄  雷舒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创造了"世界工厂"的奇迹,为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将研究视角定位于对外贸易中货物服务生产所依赖的劳动力资源——虚拟劳动力的进出口流动,探讨中国不同学历劳动力依附于国际贸易产品的流动现状。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的区分加工出口的非竞争型分学历就业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提出加工出口、非加工出口以及进口贸易中不同学历虚拟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和测算公式,进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仅考虑直接附加在贸易品上的劳动价值,中国是人力资本净输入国,如果考虑到贸易品的完全劳动价值,则中国是人力资本净输出国;无论是直接,还是完全分析,高学历虚拟劳动力的输入总是大于输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艳飞  刘再起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文章运用经验数据和实证检验分析了对外贸易、劳动力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主要源自于进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与此影响相反,进出口贸易对综合技术效率呈正U型影响。劳动力转移可以显著提高综合技术效率而对技术进步具有直接负面效应,但通过推动对外贸易进而提高技术进步的间接促进效应不应被忽视。随着技术势差的缩小,通过对外贸易等渠道获得技术溢出的效应日趋减弱,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应转变为主要依靠自身技术研发和制度创新,同时应注重进一步挖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