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5)
- 2023(12030)
- 2022(10388)
- 2021(9542)
- 2020(8441)
- 2019(19634)
- 2018(19294)
- 2017(37784)
- 2016(19874)
- 2015(22834)
- 2014(22774)
- 2013(22553)
- 2012(20866)
- 2011(18631)
- 2010(18454)
- 2009(17190)
- 2008(16982)
- 2007(14989)
- 2006(12580)
- 2005(10926)
- 学科
- 济(90421)
- 经济(90322)
- 业(57522)
- 管理(56954)
- 方法(48370)
- 企(47020)
- 企业(47020)
- 数学(43215)
- 数学方法(42763)
- 财(25417)
- 贸(24593)
- 贸易(24582)
- 易(23854)
- 农(22588)
- 中国(20276)
- 业经(17135)
- 地方(15579)
- 学(15248)
- 务(15035)
- 财务(14992)
- 农业(14975)
- 财务管理(14953)
- 企业财务(14121)
- 制(14094)
- 融(12917)
- 金融(12914)
- 理论(12704)
- 和(12346)
- 技术(12258)
- 银(12169)
- 机构
- 大学(291053)
- 学院(288697)
- 济(128332)
- 经济(126148)
- 管理(115994)
- 理学(101292)
- 理学院(100306)
- 管理学(98704)
- 管理学院(98175)
- 研究(92453)
- 中国(68882)
- 京(58931)
- 财(57159)
- 科学(53383)
- 财经(46736)
- 所(44765)
- 农(44312)
- 中心(43788)
- 经(42621)
- 业大(41202)
- 江(41079)
- 经济学(40773)
- 研究所(40681)
- 经济学院(37291)
- 北京(36322)
- 范(35460)
- 师范(35113)
- 农业(34965)
- 财经大学(34954)
- 院(33433)
- 基金
- 项目(197331)
- 科学(156674)
- 基金(146823)
- 研究(143228)
- 家(127619)
- 国家(126324)
- 科学基金(109413)
- 社会(93273)
- 社会科(88710)
- 社会科学(88684)
- 基金项目(77299)
- 省(75381)
- 自然(70742)
- 自然科(69154)
- 自然科学(69134)
- 自然科学基金(67930)
- 教育(66691)
- 划(63531)
- 资助(61210)
- 编号(56864)
- 部(45411)
- 成果(45306)
- 重点(44172)
- 发(41534)
- 创(41262)
- 教育部(39765)
- 国家社会(39563)
- 科研(38720)
- 创新(38620)
- 人文(38522)
- 期刊
- 济(128500)
- 经济(128500)
- 研究(80229)
- 中国(46555)
- 财(44970)
- 学报(42279)
- 管理(40438)
- 科学(39299)
- 农(38310)
- 大学(32899)
- 学学(31176)
- 农业(26093)
- 技术(25332)
- 融(24147)
- 金融(24147)
- 教育(24027)
- 财经(23116)
- 经济研究(22154)
- 业经(20319)
- 贸(20100)
- 经(19792)
- 问题(18651)
- 国际(17391)
- 统计(15940)
- 技术经济(14850)
- 业(14813)
- 策(14212)
- 商业(14175)
- 世界(14072)
- 理论(13407)
共检索到410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刘吟
本文利用全球12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所有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亚洲发展中国家四个层面,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世界各国以及不同类型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作用以及在影响收入差距所有因素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所有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对国家内部的收入差距影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金融发展程度因素和高等教育因素是影响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2)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因素是影响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口因素和出口因素的影响系数比较大且都比较显著,进口增加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出口增加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经济自由度也是影响发达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3)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因素对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较小且都不显著,只有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和基础教育因素具有显著性。(4)对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出口贸易因素是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进口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出口扩大了收入差距,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考察结果相比,进出口贸易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更大,且更加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刘士彬
本文利用1985-2007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机电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电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机电产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进口和出口贸易都对机电产业的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系数小于进口贸易,但是,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显著性大于进口贸易;从短期来看,出口和进口贸易对机电产业短期就业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出口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从动态影响来看,机电产业的出口冲击对就业的中短期影响最显著,进口冲击对就业的影响一直不明显;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较高,进口对就业的贡献率较小。
关键词:
中国 机电产业 进口 出口 就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本文采用我国1994-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发现我国对外贸易在整体上扩大了收入差距。在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细化分析中发现,出口贸易能减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进口推动了收入差距扩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浩
本文利用1978—2007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借鉴并融合不同学科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世界36个主要国家地区之间的对外贸易差异以及中国在差异演变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978—2007年期间,国家间对外贸易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相对差异呈波浪式下降;美洲、欧洲和亚洲三大洲对外贸易的差异日益下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差异基本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发达国家的内部差异始终大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差异;国家间对外贸易的差异风险日益下降;对外贸易发展领先的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对缩小国家间对外贸易差异的作用基本上都从"有利"变为"不利",自从2004年以来,中国的作用基本变为"不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家间对外贸易 差异性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何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Shorrock的分解方法分析对外贸易对中国日益扩大的省际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发现1978-2005年对外贸易对省际经济增长差距拉大的贡献率为33.77%。接下来,本文将对外贸易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机制归纳为乘数机制、技术扩散机制、集聚机制和竞争机制。最后,本文指出缩小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利于平衡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差距 对外贸易 实证分析 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永强 万玉琳
笔者利用1978年~200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从整体来看,在1978年~2008年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但是,不同时期贸易对全国以及三大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向和显著性都不相同。出口和进口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有差异,而进口对全国以及三大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比出口更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浩 赵春明
本文利用1978-2007年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就业和工资水平途径影响国内城乡收入差距,不同时期,对外贸易对我国不同类型劳动者的就业及其工资水平的影响不同。对外贸易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就业数量扩大效应和就业质量偏向效应,就业数量扩大效应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业质量偏向效应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外贸易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就是这两种效应的综合。因此,我国政府应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趋利避害,综合实施各种措施,同时达到经济发展和城乡居...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龚晓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范爱军 卞学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偏高和收入差距扩大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从对外贸易和FDI的角度探讨其相互间的关联性问题。通过构造VEC模型的实证检验表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增强扩大了我国的财富分配差距,外国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则有助于改善收入差距。FDI对我国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对进口则有替代作用,基尼系数偏高隐含的低工资成本也是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国际贸易 FDI VEC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耿园
文章分别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视角区分了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程度都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基本态势,现阶段进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不同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程度不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也不同;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商品贸易、不同类型贸易方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效应;同一类型商品贸易、同一类型贸易方式在不同地区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涛 赵丹
本文首先运用2003年—2012年,我国30个地区的进(出)口和各行业的数据,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了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的变化特征,发现沿海发达省份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行业收入差距均呈现比较突出的特点,对外贸易频繁而且行业收入差距较大,而内陆省份,特别是中西部省份,对外贸易较少而且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10年间全国30个省份和19个行业对外贸易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关系,并区分了进口和出口,结果表明,出口扩大行业收入差距,而进口却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行业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秀娟 张捷
从理论上看,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共同作用,总的影响不确定。本文利用88个国家1992~2011年的面板数据,构造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发现进出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均与碳生产率正相关,且高收入组比中等收入组更容易通过对外贸易渠道提升碳生产率。这对于我国的启示在于要充分重视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对于提升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将资源、碳密集型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转移出去,并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还要优化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通过提升碳生产率实现向低碳经济的平稳过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张藕香 Mahvash Saeed Qureshi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基于回归的不均等分解框架,研究了全球化对国家间收入差距的影响。这一框架不但可以帮助识别决定不均等的因素,还能量化这些因素对总的不均等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用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代表的全球化带来了不均等的上升,而贸易对不均等的贡献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另外,全球化指标的绝对和相对贡献一直在持续增加。有趣的是,当我们根据收入水平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时发现,在过去二十多年中,高收入组国家间的不均等基本保持稳定,而低收入组国家间的收入差距则扩大了。在贸易方式上的巨大差别可以解释低收入国家间的收入发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飒
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要素流动指数的基础上,文章利用85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对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与国内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所有国家整体,要素流动与基尼系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也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要素流动水平的提高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高技术劳动力供给状况和技术创新水平是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回归方程整体解释力很低且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表明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所有因素不是引起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要素流动 收入差距 主成分分析 基尼系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正方 杨涛
通过在Feder模型中引入进口因素,可以推导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额增长率尤其是制成品进口率的上升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则无法确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