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0)
- 2023(13582)
- 2022(11477)
- 2021(10751)
- 2020(9258)
- 2019(21632)
- 2018(21199)
- 2017(41063)
- 2016(21683)
- 2015(25168)
- 2014(24911)
- 2013(24884)
- 2012(23066)
- 2011(20869)
- 2010(20504)
- 2009(19107)
- 2008(18833)
- 2007(16393)
- 2006(13798)
- 2005(12221)
- 学科
- 济(102538)
- 经济(102446)
- 管理(60061)
- 业(59746)
- 方法(51245)
- 企(47988)
- 企业(47988)
- 数学(45820)
- 数学方法(45385)
- 中国(27041)
- 贸(26757)
- 贸易(26746)
- 易(25989)
- 农(25572)
- 财(23700)
- 业经(20577)
- 地方(18569)
- 农业(16803)
- 学(16623)
- 制(16529)
- 务(14997)
- 财务(14954)
- 财务管理(14918)
- 技术(14124)
- 企业财务(14085)
- 融(14068)
- 金融(14065)
- 银(13865)
- 银行(13842)
- 和(13818)
- 机构
- 大学(318936)
- 学院(317961)
- 济(145846)
- 经济(143485)
- 管理(126085)
- 理学(109841)
- 理学院(108752)
- 管理学(107145)
- 管理学院(106564)
- 研究(106098)
- 中国(80631)
- 京(65564)
- 财(62372)
- 科学(60728)
- 所(51688)
- 财经(51350)
- 中心(49063)
- 农(47984)
- 研究所(47112)
- 经(46890)
- 经济学(46681)
- 业大(44261)
- 江(44010)
- 经济学院(42498)
- 北京(41121)
- 范(38688)
- 师范(38331)
- 财经大学(38325)
- 院(38151)
- 农业(37965)
- 基金
- 项目(215154)
- 科学(171331)
- 基金(160115)
- 研究(157485)
- 家(138307)
- 国家(137260)
- 科学基金(118920)
- 社会(103398)
- 社会科(98404)
- 社会科学(98382)
- 基金项目(84103)
- 省(81431)
- 自然(75542)
- 自然科(73853)
- 自然科学(73832)
- 自然科学基金(72577)
- 教育(72127)
- 划(68869)
- 资助(66703)
- 编号(62134)
- 部(49567)
- 成果(49281)
- 重点(48262)
- 发(46907)
- 创(45134)
- 国家社会(44176)
- 教育部(43222)
- 创新(42270)
- 课题(42091)
- 人文(41805)
- 期刊
- 济(148171)
- 经济(148171)
- 研究(90282)
- 中国(53804)
- 财(47631)
- 学报(44710)
- 管理(44244)
- 科学(43227)
- 农(42081)
- 大学(34847)
- 学学(33010)
- 农业(29151)
- 技术(27970)
- 融(26699)
- 金融(26699)
- 经济研究(26172)
- 教育(25892)
- 财经(25508)
- 业经(23401)
- 贸(22921)
- 经(22049)
- 问题(21277)
- 国际(19849)
- 统计(17627)
- 技术经济(16749)
- 世界(16528)
- 业(16525)
- 策(15648)
- 商业(15373)
- 决策(14309)
共检索到454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刘士彬
本文利用1985-2007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机电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电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机电产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进口和出口贸易都对机电产业的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系数小于进口贸易,但是,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显著性大于进口贸易;从短期来看,出口和进口贸易对机电产业短期就业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出口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从动态影响来看,机电产业的出口冲击对就业的中短期影响最显著,进口冲击对就业的影响一直不明显;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较高,进口对就业的贡献率较小。
关键词:
中国 机电产业 进口 出口 就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刘吟
本文利用全球12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所有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亚洲发展中国家四个层面,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世界各国以及不同类型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作用以及在影响收入差距所有因素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所有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对国家内部的收入差距影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金融发展程度因素和高等教育因素是影响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2)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因素是影响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口因素和出口因素的影响系数比较大且都比较显著,进口增加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出口增加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经济自由度也是影响发达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3)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因素对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较小且都不显著,只有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和基础教育因素具有显著性。(4)对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出口贸易因素是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进口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出口扩大了收入差距,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考察结果相比,进出口贸易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更大,且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龚晓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志辉
通过对我国工业制品对外贸易的定量分析,本文发现我国主要专业化于低污染型产品的生产,在污染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并不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在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属于净进口型贸易,因此我国不会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污染产业转移 贸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对一国就业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贸易 就业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正方 杨涛
通过在Feder模型中引入进口因素,可以推导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额增长率尤其是制成品进口率的上升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则无法确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凯 朱启梅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入WTO,我国经济增长率连年保持在10%左右,这其中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对外贸易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GDP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树文 孙彦玲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成为研究的热点。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角度,研究贸易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经济的增长。通过对我国1981-2002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出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关键词: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泽云 罗忠洲
本文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评析。通过综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从出口的角度来看,早期跨国(地区)的截面数据的研究基本上都支持出口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设,但对单个国家(地区)时间序列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从进口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进口能够通过静态效应(生产)和动态外部性(技术溢出)使发展中国家获益。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华
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了我国1980年至2003年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结论解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对外贸易的贡献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 回归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铮 马新平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最新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非限定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相应分析,对我国国内贸易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进口、出口三者存在惟一的协整关系,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对外贸易中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相互影响较大,而进口、出口对国内贸易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微乎其微的,但在长期内影响却是显著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长春
为了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制定出合适的协同发展战略,本文选取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结合指标的合理性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了分析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我国的国际贸易与物流存在着反馈性的因果关系;其中,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何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Shorrock的分解方法分析对外贸易对中国日益扩大的省际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发现1978-2005年对外贸易对省际经济增长差距拉大的贡献率为33.77%。接下来,本文将对外贸易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机制归纳为乘数机制、技术扩散机制、集聚机制和竞争机制。最后,本文指出缩小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利于平衡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差距 对外贸易 实证分析 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力 黄崇杰
本文将我国按发展程度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计算出各地在1995—2007年的碳排放量的面板数据,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各区域对外贸易密度、人均收入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三大区域的对外贸易密度都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的影响,碳排放随着贸易密度的增加而增长,中部、西部的边际碳排放比东部大。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国家应该加快对外贸易战略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低碳型贸易产业,实施区域性能耗与碳减排政策,加强同发达国家的低碳合作,力争获取更多的低碳技术转移与绿色基金。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碳排放 低碳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桤伦
对外贸易竞争力是构成一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19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现实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实行顺市场型的贸易和产业政策,以产业内升级为导向、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以融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与价值链网络为路径、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建议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