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1)
- 2023(17465)
- 2022(15025)
- 2021(14365)
- 2020(11984)
- 2019(28012)
- 2018(27465)
- 2017(51844)
- 2016(27962)
- 2015(31837)
- 2014(31508)
- 2013(31063)
- 2012(28698)
- 2011(25673)
- 2010(25224)
- 2009(23113)
- 2008(22819)
- 2007(19476)
- 2006(16830)
- 2005(14864)
- 学科
- 济(113269)
- 经济(113146)
- 管理(78115)
- 业(74661)
- 企(60484)
- 企业(60484)
- 方法(54894)
- 数学(47861)
- 数学方法(47204)
- 中国(32334)
- 农(30581)
- 财(29840)
- 贸(28647)
- 贸易(28632)
- 易(27858)
- 业经(23950)
- 学(22734)
- 农业(20586)
- 地方(20346)
- 制(19736)
- 理论(18238)
- 务(17698)
- 财务(17619)
- 财务管理(17577)
- 和(17260)
- 银(16739)
- 银行(16697)
- 企业财务(16566)
- 融(16467)
- 金融(16465)
- 机构
- 大学(394894)
- 学院(389845)
- 济(164314)
- 经济(161169)
- 管理(154428)
- 理学(134333)
- 研究(132951)
- 理学院(132898)
- 管理学(130397)
- 管理学院(129721)
- 中国(101178)
- 京(84208)
- 科学(80237)
- 财(72353)
- 所(65496)
- 中心(60636)
- 农(59959)
- 研究所(59807)
- 财经(58616)
- 业大(56669)
- 江(53999)
- 经(53729)
- 北京(53498)
- 范(50958)
- 师范(50501)
- 经济学(50265)
- 院(48720)
- 农业(46784)
- 经济学院(45360)
- 财经大学(43893)
- 基金
- 项目(269042)
- 科学(212027)
- 基金(198041)
- 研究(196076)
- 家(172624)
- 国家(171269)
- 科学基金(147415)
- 社会(124852)
- 社会科(118449)
- 社会科学(118417)
- 基金项目(104227)
- 省(100820)
- 自然(95777)
- 自然科(93645)
- 自然科学(93622)
- 自然科学基金(91927)
- 教育(89918)
- 划(85849)
- 资助(82694)
- 编号(79153)
- 成果(63809)
- 部(60360)
- 重点(59649)
- 发(56091)
- 创(55186)
- 课题(53222)
- 国家社会(52391)
- 教育部(52212)
- 科研(51821)
- 创新(51580)
- 期刊
- 济(172132)
- 经济(172132)
- 研究(115321)
- 中国(73968)
- 学报(61636)
- 科学(56813)
- 管理(56622)
- 财(54632)
- 农(53760)
- 大学(47954)
- 学学(44775)
- 教育(41669)
- 农业(37898)
- 技术(33965)
- 融(32117)
- 金融(32117)
- 经济研究(29223)
- 财经(28395)
- 业经(26504)
- 经(24408)
- 贸(23812)
- 问题(22976)
- 图书(21644)
- 国际(21357)
- 业(20546)
- 理论(18871)
- 世界(18698)
- 技术经济(18636)
- 统计(18074)
- 版(17923)
共检索到575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国锋 谢建国
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贸易使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并且,出口和进口贸易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均起抑制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出口贸易模式背离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口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另一方面,以资本密集型中间产品进口为主的加工贸易加剧了中国的结构性失业。同时,中国的劳动和资本要素呈互补关系,因此,提高资本密集度、鼓励创新、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对提高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谢建国 吴国锋
采用1978年-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文章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而东部最小;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FDI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效应。文章的结果表明,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的投资仍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坤望 冯冰
考虑到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在影响机制上的差异性,本文重点探讨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增加在我国工业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中所起的作用并区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控制了劳动收入占比与贸易的联立关系之后,本文发现进口贸易的作用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则表现出弱负向作用。此外,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也是我国工业部门劳动要素分配地位弱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永强 万玉琳
笔者利用1978年~200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从整体来看,在1978年~2008年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但是,不同时期贸易对全国以及三大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向和显著性都不相同。出口和进口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有差异,而进口对全国以及三大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比出口更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晶亮 冯帅章
贸易开放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经济后果是非常复杂的,而收入不平等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现有关于贸易开放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文献大多着眼于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或技能工资差距,而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关注则不多。文章利用1992-2009年国家统计局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系统地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不同部门、不同技能水平的城镇劳动者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贸易开放对制造业的性别工资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分技能水平的分析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中高技能劳动者的性别工资差距无显著影响,主要是拉大了低技能劳动者的性别工资差距;(3)贸易开放是通过影响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结构来影响性别工资差距的。因此,从保护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涛 赵丹
本文首先运用2003年—2012年,我国30个地区的进(出)口和各行业的数据,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了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的变化特征,发现沿海发达省份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行业收入差距均呈现比较突出的特点,对外贸易频繁而且行业收入差距较大,而内陆省份,特别是中西部省份,对外贸易较少而且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10年间全国30个省份和19个行业对外贸易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关系,并区分了进口和出口,结果表明,出口扩大行业收入差距,而进口却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行业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力 黄崇杰
本文将我国按发展程度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计算出各地在1995—2007年的碳排放量的面板数据,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各区域对外贸易密度、人均收入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三大区域的对外贸易密度都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的影响,碳排放随着贸易密度的增加而增长,中部、西部的边际碳排放比东部大。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国家应该加快对外贸易战略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低碳型贸易产业,实施区域性能耗与碳减排政策,加强同发达国家的低碳合作,力争获取更多的低碳技术转移与绿色基金。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碳排放 低碳转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年康 汪云桥 陈逢文
笔者基于1993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FDI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凸显以1999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FDI流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以1997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在1999年后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效果在削弱,而FDI的影响效果较为稳定;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中部地区FDI和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关键词:
对外贸易 FDI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姜磊 张媛
文章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06年期间29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对外出口对不包括三大直辖市的26个省级单位的劳动分配比例产生了正面影响,对外进口则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对外出口和对外进口的劳动生产率效应和就业效应有所不同。东部地区的估计结果与不包含三大直辖市的26个省级单位的估计结果类似,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没有对劳动分配比例产生显著影响。对外贸易对所有29个省级单位劳动分配比例的总效应为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伟 张玉杰
长期以来,中国奉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且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然而我国的外贸空间格局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深入掌握我国外贸内部格局的时空变迁规律与趋势,对我国推进外贸转方式、调结构,以及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1994~2012年我国各省(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置分析与外贸重心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内部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系统揭示了我国外贸内部空间格局的时空变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对一国就业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贸易 就业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何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Shorrock的分解方法分析对外贸易对中国日益扩大的省际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发现1978-2005年对外贸易对省际经济增长差距拉大的贡献率为33.77%。接下来,本文将对外贸易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机制归纳为乘数机制、技术扩散机制、集聚机制和竞争机制。最后,本文指出缩小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利于平衡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差距 对外贸易 实证分析 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宇 刘永富 周锦岚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下,准确识别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1952~2018年的年度样本数据,并通过构建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和具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SVTVP-VAR)模型测度进口、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非线性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联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在长期均衡视角下,出口、进口贸易和产出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协整关系,其中出口、进口贸易增加对产出的拉动作用小于其下降带来的抑制作用,并且出口贸易对产出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贸易。第二,在短期动态视角下,出口贸易上涨冲击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对产出具有逐渐衰减的正向拉动效应,而进口贸易上涨冲击对产出起初具有正向促进效应,随后快速转为负向抑制效应,最后渐进地转为正向拉动效应。第三,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和2008年爆发美国金融危机等重要时间点上,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表现出逐渐减弱的拉动效应,而进口贸易表现出稳步增加的促进效应。因此,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中国应继续实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同时也应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以创新驱动代替过去的要素驱动,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逐步告别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吕品 郑莉峰 周焱彬
通过采用中国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劳动报酬占比决定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开放对我国劳动报酬比重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开放对提升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有积极影响,其中出口的作用最显著,从区域来看,对外开放对东部地区提升劳动报酬占比的作用最为明显。因此,要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应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合理引进外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劳动报酬占比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本文采用我国1994-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发现我国对外贸易在整体上扩大了收入差距。在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细化分析中发现,出口贸易能减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进口推动了收入差距扩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贸易开放、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我国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经济波动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劳动份额省际面板数据的聚类及影响因素分析
利益分配失衡框架下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7年~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对外贸易、FDI与城乡居民收入及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研究
人口老龄化、技术偏向是否加剧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理论与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