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8)
2023(17077)
2022(14386)
2021(13369)
2020(11489)
2019(26663)
2018(26259)
2017(50059)
2016(26830)
2015(30934)
2014(30795)
2013(30490)
2012(28268)
2011(25589)
2010(25766)
2009(24124)
2008(23508)
2007(20634)
2006(18177)
2005(16186)
作者
(78800)
(66156)
(65997)
(62701)
(42036)
(31843)
(30119)
(25825)
(24988)
(23397)
(22494)
(22156)
(20987)
(20953)
(20572)
(20534)
(19548)
(19494)
(19095)
(18898)
(16506)
(16268)
(16156)
(15008)
(14861)
(14833)
(14535)
(14287)
(13541)
(12959)
学科
(132543)
经济(132426)
管理(75214)
(72212)
方法(59879)
(58043)
企业(58043)
数学(53467)
数学方法(52729)
中国(32046)
(30934)
(28914)
贸易(28899)
(28453)
(28025)
地方(25895)
业经(25052)
(24173)
农业(20790)
(20324)
理论(18458)
(17667)
财务(17604)
财务管理(17562)
环境(17479)
(17419)
(17409)
金融(17406)
(17114)
银行(17067)
机构
大学(396916)
学院(396639)
(177457)
经济(174247)
管理(152159)
研究(136288)
理学(131789)
理学院(130344)
管理学(127932)
管理学院(127198)
中国(103164)
(82788)
科学(80974)
(76771)
(68657)
(65007)
研究所(62438)
财经(62268)
中心(61578)
业大(57814)
(57489)
(56651)
经济学(56123)
北京(52131)
农业(51196)
经济学院(50570)
(49210)
师范(48692)
(48628)
财经大学(46168)
基金
项目(263898)
科学(208611)
基金(194520)
研究(189356)
(170157)
国家(168846)
科学基金(145137)
社会(122477)
社会科(116385)
社会科学(116352)
基金项目(101275)
(101199)
自然(94120)
自然科(92047)
自然科学(92023)
自然科学基金(90445)
教育(88090)
(85563)
资助(81963)
编号(74781)
成果(60062)
重点(59703)
(59363)
(56883)
(54561)
国家社会(51944)
课题(51774)
教育部(51265)
创新(51148)
科研(50959)
期刊
(190040)
经济(190040)
研究(115350)
中国(72600)
学报(60942)
(59397)
(57708)
科学(56719)
管理(56227)
大学(46669)
学学(44290)
农业(39565)
技术(36894)
教育(36617)
(34127)
金融(34127)
经济研究(32925)
财经(31393)
业经(28194)
(27098)
问题(25530)
(25456)
统计(23427)
(22355)
国际(22322)
技术经济(21827)
(20623)
世界(20109)
决策(18879)
商业(18239)
共检索到584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兵  乔晶  
本文运用LA-VAR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在4变量系统内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在1978—2003年的样本期间内,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G ranger因果关系,但是进出口之间、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借助这三个正反馈过程的传递,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本文认为应该深刻理解和把握对外贸易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全方位影响和冲击,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宏  蔡宏波  
本文通过引入货物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开放度三个开放度指标,而后采用两变量VAR模型分析1984-2003年20年间我国各对外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二者长期响应作用的程度更显著、更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海君  
运用TFP的变动来对经济增长潜力展开分析,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常见研究思路。从新古典模型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TFP进行估算分解,并构建TFP、GDP增长、资本增长和劳动力增长之间的VAR模型。实证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资本要素的有效流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将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注重进行技术基础的革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骏  翁清  袁军  
运用VAR模型,通过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广义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 ,对江苏省1995年~2013年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动态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该省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预测方差贡献率均为最大。相比较而言,碳排放对对外贸易的影响程度较小,并逐渐由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建军  汪浩瀚  
本文基于新增长理论构建了贸易和金融内生化的生产率增长模型,并以1952-2006年的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变参数分析方法就对外贸易和金融深化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出口贸易却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以经济货币化指标度量的金融深化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以经济金融化指标度量的金融深化同样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预期却得不到经验证明。文章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尹燕  张宇青  周应恒  
本文使用1992—2011年我国各地区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依存度间的长短期和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有结论如下:农业产出增速与对外贸易依存度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均衡关系上体现为相互促进;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在误差修正机制,其波动受到农业产出波动影响,农业产出增速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机制不存在,其短期波动不受对外贸易依存度波动影响;从长期看农业产出增速波动被对外贸易依存度解释的概率非常小且稳定,而对外贸易依存度波动被农业产出增速解释率会随着时间推移增加;农业产出增速给对外贸易依存度带来的冲击为负,而相反的冲击效应持续为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斌  倪艳秋  吴书胜  
基于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包括新型城镇化、对外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内的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门限转换效应,对外贸易程度的加深不利于在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反之,跨越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后可以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正浒  汪占熬  
本文首先构建了具备微观基础的经济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在经济均衡状态应该具备的动态方程,据此采用VAR实证模型实证检测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绩效冲击,结果证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在贸易条件上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同时在长期将形成门槛效应,在产出方面结构调整冲击体现出了短期负面冲击。从经济绩效方面考虑,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选择渐进式的调整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金鑫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己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文章实证分析了2011-201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研究期内,高技术产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呈现正向关系。从误差修正的结果看,进口弹性比出口弹性要大,表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在更大程度上刺激着经济的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艳飞  刘再起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文章运用经验数据和实证检验分析了对外贸易、劳动力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主要源自于进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与此影响相反,进出口贸易对综合技术效率呈正U型影响。劳动力转移可以显著提高综合技术效率而对技术进步具有直接负面效应,但通过推动对外贸易进而提高技术进步的间接促进效应不应被忽视。随着技术势差的缩小,通过对外贸易等渠道获得技术溢出的效应日趋减弱,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应转变为主要依靠自身技术研发和制度创新,同时应注重进一步挖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潜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石东楠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本国的R&D存量,而且还依赖于国外R&D的溢出。本文对Coe&Helpman的贸易溢出模型进行了扩展,将人力资本要素纳入到模型的分析框架中,并对其模型的设定偏误作了修正。经扩展后的模型测度表明,通过贸易渠道溢出的国外R&D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相对来说要小于国内自身R&D资本存量的作用;同时计量结果还表明,人力资本要素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地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文章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雅雯  
自中美贸易争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受到了较大冲击,尤其对于我国的进出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作为我国需求侧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承担着重要地位。因此,本文选取了2008—2019年我国GDP以及进出口数据,首先,经过ADF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构建VAR模型,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动态,最后,运用方差分解法解释不同因素对于经济增长变化的解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总额均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不过长期来看出口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进口在短期呈现出的效果较好。因此,需要继续扩大出口,优化产业贸易结构,并提高贸易的便利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骏  蔡贤恩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1990—2007年福建省的农业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增长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然后,利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动态模拟福建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度)对福建省农业技术进步变化率、技术效率变化率的影响,以及对外开放和两者的协整关系,进而说明福建省对外开放对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作用。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省对外开放与其农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福建省对外经济开放对福建省农业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友群  周国霞  
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且进口的产出弹性相对较大,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项的因果关系。因此,中国经济增长还是处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同时在加大出口的同时,要重视进口的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正方  杨涛  
通过在Feder模型中引入进口因素,可以推导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额增长率尤其是制成品进口率的上升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则无法确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