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17)
- 2023(20550)
- 2022(17478)
- 2021(16265)
- 2020(13906)
- 2019(32240)
- 2018(31772)
- 2017(60897)
- 2016(33138)
- 2015(37363)
- 2014(37026)
- 2013(36982)
- 2012(33983)
- 2011(30623)
- 2010(30454)
- 2009(28637)
- 2008(28763)
- 2007(25458)
- 2006(22179)
- 2005(19967)
- 学科
- 济(141843)
- 经济(141691)
- 业(113366)
- 管理(106308)
- 企(99612)
- 企业(99612)
- 方法(66903)
- 数学(56208)
- 数学方法(55562)
- 财(42196)
- 农(40075)
- 业经(36720)
- 中国(35544)
- 务(30171)
- 财务(30089)
- 财务管理(30039)
- 企业财务(28593)
- 学(27866)
- 农业(27420)
- 制(26757)
- 贸(26566)
- 贸易(26555)
- 易(25807)
- 地方(24893)
- 和(23562)
- 技术(23348)
- 理论(23283)
- 划(21249)
- 环境(21242)
- 银(20282)
- 机构
- 学院(481533)
- 大学(480704)
- 济(198802)
- 经济(194792)
- 管理(191978)
- 理学(165604)
- 理学院(163861)
- 管理学(161134)
- 管理学院(160271)
- 研究(159306)
- 中国(122569)
- 京(102117)
- 科学(98019)
- 财(91881)
- 农(81802)
- 所(80843)
- 财经(74097)
- 研究所(73386)
- 业大(72293)
- 中心(72152)
- 江(70431)
- 经(67433)
- 北京(64676)
- 农业(64528)
- 经济学(59915)
- 范(59677)
- 师范(59102)
- 院(57628)
- 州(56622)
- 财经大学(55001)
- 基金
- 项目(321629)
- 科学(253525)
- 基金(235291)
- 研究(232355)
- 家(205330)
- 国家(203636)
- 科学基金(175557)
- 社会(147091)
- 社会科(139505)
- 社会科学(139466)
- 省(124466)
- 基金项目(124304)
- 自然(115643)
- 自然科(112998)
- 自然科学(112966)
- 自然科学基金(110964)
- 教育(106225)
- 划(104805)
- 资助(98006)
- 编号(93965)
- 成果(74955)
- 重点(71771)
- 部(71324)
- 发(67866)
- 创(67551)
- 课题(63874)
- 创新(62759)
- 科研(61978)
- 教育部(61020)
- 国家社会(60684)
- 期刊
- 济(217054)
- 经济(217054)
- 研究(138230)
- 中国(87192)
- 学报(75492)
- 财(74285)
- 农(74031)
- 管理(72255)
- 科学(70190)
- 大学(56986)
- 学学(53983)
- 农业(50935)
- 教育(44846)
- 技术(42850)
- 融(41971)
- 金融(41971)
- 财经(36809)
- 业经(35763)
- 经济研究(34489)
- 经(31575)
- 业(29322)
- 问题(28536)
- 技术经济(25680)
- 贸(23848)
- 统计(23317)
- 版(22588)
- 现代(22026)
- 理论(21895)
- 图书(21867)
- 财会(21722)
共检索到705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军 苏二豆
绿地投资总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呈递增趋势,投资次数检验发现,绿地投资的"产能利用率效应"随着投资次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呈"倒U"形;基于企业类别、东道国收入水平以及投资行业技术水平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绿地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大规模、有出口经验、投资于高收入发达国家和高技术制造业的企业中;机理检验表明,绿地投资的"产能利用率效应"主要通过促使企业加大管理投入、提升管理能力得以实现。政府应加快推进绿地投资进程,推动企业提升产能利用率,以减少资源浪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其淋 王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资并购频繁发生,对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企业数据,采用PSM-DID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外资并购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并购显著促进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出口扩张、研发创新和生产效率是外资并购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动态效应估计显示,外资并购后五年内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效应呈"倒U型"动态变化特征。此外,本文还考察了外资并购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发现外资并购对内陆地区企业、高资本密集度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最后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了外资并购的产能利用率效应在不同产能水平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发现外资并购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落后产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以上研究意味着,外资并购有助于缩小企业间产能利用率差距,这对于减少社会资源浪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内资并购 产能利用率 匹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兴华 吴晟婕
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促进技术创新、改善资源错配和抑制过度投资是数字金融发展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在融资约束较大企业、高科技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适当的金融监管能够引导数字金融正外部性的发挥,助力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据此提出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数字金融监管力度和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诗韵 李文韬 贺灿飞
文章基于fDi Markets绿地投资数据,在企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企业潜在比较优势和本地相关知识溢出的双重影响,从认知邻近的视角探究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行业选择问题。结果表明:(1)中国跨国企业同时存在行业内投资和跨行业投资行为,投资行业与自身知识库联系紧密但又不完全一致。(2)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行业选择同时受到企业潜在比较优势和城市相关知识溢出的显著影响。(3)企业异质性显示,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绿地投资仅依赖自身能力,而民营企业的本地嵌入性更强,更加依赖城市知识库;小规模企业和首次绿地投资企业因自身缺乏经验,也更加依赖城市知识库。(4)城市异质性显示,企业所在城市经济复杂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其绿地投资行业决策越可能受到城市知识库的影响。此外,研究还有助于认识中国企业绿地投资行业演替的微观过程及其机理,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欣 余吉祥 陈劼绮
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在使用古代"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作为工具变量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不变。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和"缓解投资不足"两大渠道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效应与产权性质和生产率水平等特征有关。文章还从微观视角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评估"一带一路"经济效果的研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亚军 毛其淋
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是治理当前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利用中国大型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了政府补贴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在总体上显著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该效应具有持续性特征,并随补贴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机制检验表明,生产效率提升与出口规模扩张是政府补贴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更大。最后,还考察了不同强度补贴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发现只有中强度补贴显著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而高强度补贴则倾向于抑制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就此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检验,发现高强度补贴会明显提高企业的寻租成本,产生了高昂的非生产性支出,从而不利于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从产能过剩治理角度深入地评估了政府补贴的经济效应,一方面丰富了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的研究,另一方面为治理产能过剩和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美娟 郭平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政策不确定性出发,利用2005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研究结果发现: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减少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此外,较长的企业存续时间、较大的市场竞争与较多的缺电损失也降低了产能利用率,而较强的企业融资能力、较长的管理者任职时间、较好的企业间关系以及较大的企业人员规模能够有效提高产能利用率。从分样本研究结果来看,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过剩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的负向影响大于非产能过剩行业;对国有经济的产能利用率的负向影响大于非国有经济;对非出口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的负向影响大于出...
关键词:
政策不确定性 产能利用率,产能过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兵 任思颖
以FDI Intelligence数据库筛选出的2003—2017年中国企业4 582起绿地投资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文化距离对中国企业绿地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绿地投资倾向于选择文化距离远的东道国;文化距离对中国企业绿地投资区位选择的促进作用受到孔子学院数量的正向调节。此外,中国绿地投资的区位选择对于文化距离的偏好在企业所有制、东道国是否属于“一带一路”国家范畴以及东道国人文发展程度方面具有差异化表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平 徐登峰
本文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关于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的进入模式选择问题。首先建立中国企业FDI投资方式选择的分析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获得132份有效调查问卷。使用SPSS12.O软件分析得到关于FDI投资方式选择的LOGISTIC模型。模型显示,技术优势、公司国际化程度对企业采用并购方式有负向显著影响,东道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对企业采用并购方式有正向显著影响,文化距离、产业壁垒对投资方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还初步探讨了股权结构选择与绩效间的关系,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中国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红旗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由来已久,梳理分析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结构特征及其经济影响对于中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变动趋势、企业性质及其与经营效益的关系。研究发现,产能利用状况一直以来都是影响我国钢铁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这一现象在国有钢铁企业尤为突出。从变动趋势和结构差异来看,我国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与利润率具有相近的变化趋势,且具有相似的企业性质差异,即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率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实证结果表明,产能利用
关键词:
钢铁企业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利润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红旗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由来已久,梳理分析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结构特征及其经济影响对于中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变动趋势、企业性质及其与经营效益的关系。研究发现,产能利用状况一直以来都是影响我国钢铁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这一现象在国有钢铁企业尤为突出。从变动趋势和结构差异来看,我国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与利润率具有相近的变化趋势,且具有相似的企业性质差异,即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率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实证结果表明,产能利用率是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利润率的诸多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它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国有与非国有钢铁企业间的利润率差异。通过进一步区分企业的规模类型发现,我国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企业性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因此治理我国钢铁企业产能过剩问题除了考虑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外,还要区分企业的规模类型,同时坚持企业所有制改革和大型化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钢铁企业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利润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雪松 赵宸宇 聂菁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从企业角度测算了产能利用率。在考虑异质性效应和内生性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的参数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投资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成本较低、所得税率较低及规模较小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对外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4.1个百分点,总体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对提升其产能利用率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然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其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雪松 赵宸宇 聂菁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从企业角度测算了产能利用率。在考虑异质性效应和内生性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的参数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投资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成本较低、所得税率较低及规模较小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对外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4.1个百分点,总体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对提升其产能利用率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然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其产能利用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审计能提升国企产能利用率吗?——基于2010—2016年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双边税收协定与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基于协定条款异质性的因果证据
融资约束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跨国并购还是绿地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比较及动态演化——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研究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生产率悖论”吗——基于上市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中国企业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的差异性研究——来自223家国内企业的经验分析
国有企业投资、需求波动及产能利用率关联性分析——基于PVAR模型
我国服务业产能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和FGLS的实证分析
中国企业跨省、跨国扩张战略对绩效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