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8)
- 2023(5009)
- 2022(4095)
- 2021(3419)
- 2020(2852)
- 2019(6258)
- 2018(6301)
- 2017(11143)
- 2016(5435)
- 2015(6281)
- 2014(6413)
- 2013(6580)
- 2012(6495)
- 2011(6202)
- 2010(6396)
- 2009(6061)
- 2008(5793)
- 2007(5264)
- 2006(4981)
- 2005(4667)
- 学科
- 济(55007)
- 经济(54986)
- 管理(19413)
- 业(17153)
- 地方(14872)
- 方法(14701)
- 企(13897)
- 企业(13897)
- 数学(13221)
- 数学方法(13187)
- 地方经济(11824)
- 技术(11135)
- 中国(9588)
- 业经(8287)
- 学(8025)
- 农(6762)
- 经济学(6486)
- 环境(6340)
- 技术管理(6238)
- 产业(5775)
- 贸(5671)
- 贸易(5667)
- 融(5540)
- 金融(5540)
- 易(5424)
- 发(5294)
- 关系(5265)
- 农业(5212)
- 制(5014)
- 信息(4950)
- 机构
- 大学(97746)
- 学院(97454)
- 济(57395)
- 经济(56549)
- 研究(38659)
- 管理(35543)
- 理学(29897)
- 理学院(29590)
- 管理学(29302)
- 管理学院(29100)
- 中国(27762)
- 财(21016)
- 科学(20178)
- 京(19838)
- 经济学(19716)
- 所(19477)
- 经济学院(17473)
- 研究所(17458)
- 财经(16932)
- 中心(16196)
- 经(15279)
- 江(14844)
- 院(13455)
- 北京(12876)
- 财经大学(12263)
- 科学院(12071)
- 农(11806)
- 范(11605)
- 师范(11526)
- 州(11335)
- 基金
- 项目(59124)
- 科学(47083)
- 研究(44672)
- 基金(43398)
- 家(37344)
- 国家(37101)
- 科学基金(31606)
- 社会(31590)
- 社会科(30229)
- 社会科学(30222)
- 省(22574)
- 基金项目(22099)
- 教育(19224)
- 划(18114)
- 资助(17517)
- 自然(17362)
- 自然科(16945)
- 自然科学(16943)
- 自然科学基金(16637)
- 编号(16398)
- 发(14908)
- 国家社会(14327)
- 济(13797)
- 经济(13685)
- 重点(13605)
- 部(13410)
- 成果(12969)
- 创(12884)
- 发展(12759)
- 展(12604)
共检索到15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滋仁
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取得科技进步,一是靠自己开发研究,二是靠向外国学习,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目的是要引进资金、引进技术,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诱导和促进新产业、新产品的建立和开发,提高国产化水平、增强自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海舰
对外经济开放结构关系研究李海舰研究表明,对外经济开放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四个分系统或子系统结构所组成:(1)开放国别结构;(2)开放地区结构;(3)开放客体结构;(4)开放流向结构。现以中国为例,就对外经济开放结构系统构成说明如下(详见图1...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海舰
对外经济开放结构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1)开放国别结构,亦即全方位开放和偏方位开放的选择;(2)开放地区结构,亦即全区位开放和偏区位开放的选择;(3)开放客体结构,亦即商品开放和生产要素开放的比重构成;(4)开放流向结构,亦即内吸型开放和外扩型开放的比重构成。其中,开放国别结构和开放地区结构,称为开放广度结构;开放客体结构和开放流向结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永瑞,刘中民
伴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选择,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加强力度、拓延广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河北省作为有着广泛资源优势、优越地理区位和良好投资环境的北方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孟夏 张爱华
1995年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综述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孟夏,张爱华1995年中国对外经济开放持续发展,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稳中有升,对外经济援助和劳务出口迅速增长。为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要求,国家的对外经贸政策有较大调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向艺
邓小平对外经济开放思想探析徐向艺ProbingintoDengXiaopinThoughtsaboutOpeningtheEconomyuptotheOutsideworld¥(XuXiangyi)MainPoints:a)Openingtheeco...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枫 陈荣 何炼成
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我国各省的对外经济开放水平和经济效率状况;其次,运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的省际不均衡性对我国经济效率跨省差畀的具体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指出,全面提高各省的对外经济开放程度对于我国经济效率增进有着积极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才利民 胡光宇
蓝色经济在国家战略体系具有促进对外开放的作用,随着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入,海洋扮演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逐渐由资源输送渠道变成全球化通道,发展蓝色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经济中的重要战略之一。在蓝色经济促进对外经济开发过程中,海洋贸易、内外经济一体化、海洋经济信息和海洋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蓝色经济 对外开放 经济一体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劲松 陈刚
中国各省市之间的R&D(研发)强度差距表现出显著的扩大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并不能完全解释这种差距扩大的原因。本文在控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98年-2008年27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各省市的对外经济开放程度、政府R&D投入偏好和知识基础差异是导致R&D强度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且这3个因素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R&D强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知识基础的R&D弹性显著高于发达地区。同时,强有力的实证证据表明,对外经济开放对中国发达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强度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R&D强度 差距 政府偏好 经济开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中元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9—2010年间16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按照沃格勒的方法测算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然后考察各地区对外经济开放、金融危机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并特别考察了金融危机发生后对外经济开放变量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开放度的提高会降低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但在金融危机之后外资开放度不利于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状况有所改善;出口贸易开放度的增加会提高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但在金融危机之后出口贸易开放度对促进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趋于恶化状态。
关键词:
对外经济开放 金融危机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毛其淋 盛斌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对外经济开放和区域市场整合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检验了对外经济开放和区域市场整合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经济开放和区域市场整合对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而且二者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在对外经济开放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区域市场整合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较低,而在内陆地区则恰好相反。本文为理解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提升地区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智宇琛 赵白鸽 曹文炼 冯奎
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经济开放度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世界经济论坛竞争力评估体系等实证研究,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开放指标和各国对中国的开放指标测算框架。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欧洲的开放指标均值最高,但其对中国的开放指标均值却最低;(2)亚洲国家中,自身开放指标和对中国开放指标较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亚;(3)非洲国家中,西部非洲部分国家虽然自身开放度指标不高,但对中国的开放度指标高于地区平均值,北部非洲国家则表现相反。根据分析提出建议如下:我国应针对不同特点的国家分类施策,同时扩大开放政策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与有关国家在发展环境共建、营商政策对接,以及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扶涛 王方方
本文试图构建基于自贸区建设背景的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战略提升框架,并提出以外延式增长的三元边际扩展为基本出发点,以企业异质性理论为视角,得出我国外向型经济水平提升的机制与路径,继而拓展到自贸区设立基础上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数量、模式、区位由"量"到"质"的转型。最后以构建广东自贸区、深化粤港澳区域合作为案例,进一步对理论框架进行补充与阐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德祥 周雪晴 孙权
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沿线18个重点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金融发展和对外经济开放对区域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内沿线重点省份金融发展规模对区域市场整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抑制下信贷深度和股票交易效率的提升加剧了区域市场分割;同时,随着各地区对外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区域间市场将逐渐趋于整合。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