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5)
2023(12534)
2022(10114)
2021(9307)
2020(7960)
2019(17919)
2018(17565)
2017(34597)
2016(17854)
2015(19610)
2014(19022)
2013(18703)
2012(16485)
2011(14065)
2010(13819)
2009(12725)
2008(12457)
2007(10720)
2006(8954)
2005(7868)
作者
(46324)
(38907)
(38740)
(36623)
(24772)
(18461)
(17535)
(15078)
(14698)
(13510)
(13149)
(12948)
(12142)
(11927)
(11844)
(11732)
(11656)
(11146)
(11118)
(10972)
(9427)
(9213)
(9075)
(9039)
(8631)
(8594)
(8477)
(8240)
(7579)
(7447)
学科
(86202)
(83134)
经济(83052)
(79831)
企业(79831)
管理(70167)
方法(41385)
数学(33431)
数学方法(33090)
业经(28741)
(28543)
(25610)
(22730)
财务(22699)
财务管理(22678)
企业财务(21575)
农业(18860)
技术(17984)
中国(16736)
(14784)
(14410)
(14281)
(14152)
理论(13847)
(13673)
贸易(13667)
(13330)
企业经济(12429)
经营(12274)
地方(11838)
机构
学院(251608)
大学(244996)
(113237)
经济(111585)
管理(111319)
理学(97312)
理学院(96580)
管理学(95395)
管理学院(94918)
研究(68988)
中国(55584)
(52316)
(47574)
财经(42875)
(39215)
科学(37206)
(35608)
(35367)
经济学(34795)
中心(33635)
业大(33460)
财经大学(32041)
商学(31937)
经济学院(31834)
商学院(31662)
(30729)
经济管理(30320)
北京(28409)
(27790)
农业(27636)
基金
项目(172922)
科学(141294)
基金(131120)
研究(129448)
(111170)
国家(110189)
科学基金(99993)
社会(87369)
社会科(83255)
社会科学(83236)
基金项目(69943)
(67289)
自然(63963)
自然科(62659)
自然科学(62646)
自然科学基金(61605)
教育(59069)
(54677)
资助(52293)
编号(51062)
(39968)
(39480)
(37873)
成果(37607)
重点(37594)
国家社会(37178)
(36727)
创新(36491)
人文(35512)
(35305)
期刊
(118851)
经济(118851)
研究(67627)
管理(45669)
(44981)
中国(37488)
(32347)
科学(30326)
学报(27893)
技术(25704)
大学(23834)
学学(23167)
农业(22751)
业经(21947)
财经(21551)
(21132)
金融(21132)
经济研究(18811)
(18663)
教育(16135)
问题(15884)
技术经济(15861)
财会(14829)
(14437)
现代(13051)
商业(12826)
(12708)
统计(11944)
(11871)
世界(11818)
共检索到350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诸竹君  张胜利  黄先海  
本文首次探讨对外直接投资(ODI)能否治愈僵尸企业,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对中国僵尸企业ODI的加成率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整体上,ODI显著降低了僵尸企业的当期加成率;僵尸企业ODI具有明显的正向动态加成率效应;分样本来看,技术研发型、生产加工型和对高收入经济体的僵尸企业ODI具有显著超过平均值的动态加成率效应;僵尸企业对非洲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DI的动态效应突出,大于全样本结果;对于僵尸企业ODI后状态演进的实证结果表明,ODI有利于促进僵尸企业转变为健康企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宋学印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倍差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检验我们得出如下几点经验证据:对外直接投资(ODI)当期会降低企业加成率;ODI有显著正向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且呈现增长趋势;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型ODI具有显著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中国对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投资有显著超过平均水平的正向滞后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其中投资高收入国家对企业加成率的提升作用要明显大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此外,研发加工型和多样化型OFDI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进一步对影响机制的检验表明,一方面,OFDI促进了企业进行新产品创新,降低了需求弹性,从而有利于企业制定更高的价格;另一方面,OFDI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可能降低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泽  诸竹君  刘超  
本文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对中国工业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ODI)进行了检验。经验结果显示:(1)对非洲ODI当期具有显著负向的加成率效应;(2)经验证据表明对非ODI显著提高了企业滞后期加成率水平;(3)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类对非洲ODI具有显著正向滞后"加成率效应";(4)非国有企业对非直接投资行为提升了加成率水平,但是国有企业并不显著。提出引导企业集群化、专业化投资,积极参与东道国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等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泽  诸竹君  刘超  
本文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对中国工业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ODI)进行了检验。经验结果显示:(1)对非洲ODI当期具有显著负向的加成率效应;(2)经验证据表明对非ODI显著提高了企业滞后期加成率水平;(3)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类对非洲ODI具有显著正向滞后"加成率效应";(4)非国有企业对非直接投资行为提升了加成率水平,但是国有企业并不显著。提出引导企业集群化、专业化投资,积极参与东道国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等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邱立成  刘灿雷  盛丹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2004-2006年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据,本文从成本加成率的视角,对这一问题给予了系统回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了母公司的成本加成率,有助于改善母公司的经营绩效。然而,这种效应主要由低技术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所主导,在高技术行业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市场定价渠道影响母公司的经营绩效,生产效率渠道并不明显。因此,进一步发掘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以及提升高技术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亟需增强的地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研究基于2009-2015年我国116家A股上市的制造业跨国企业面板数据,从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视角研究ODI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ODI投资区域越广泛,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明显,增加ODI投资深度对企业生产率无显著影响;此外,不同ODI进入模式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绿地投资模式下ODI投资广度的正向影响效果比跨国并购模式更明显,而跨国并购模式下增加ODI投资深度比绿地投资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独资经营模式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研究基于2009-2015年我国116家A股上市的制造业跨国企业面板数据,从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视角研究ODI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ODI投资区域越广泛,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明显,增加ODI投资深度对企业生产率无显著影响;此外,不同ODI进入模式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绿地投资模式下ODI投资广度的正向影响效果比跨国并购模式更明显,而跨国并购模式下增加ODI投资深度比绿地投资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独资经营模式下ODI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对企业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效果均比合资经营模式更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韩丰泽  戴金平  
文章使用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两种存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可以显著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回归方法、主要变量和考虑样本选择问题后,此结论依旧稳健。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可以通过调节企业金融化程度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因此,金融科技对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促进企业“脱虚向实”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异质性分析显示,这种促进作用对中小型企业、低信息披露质量企业、低竞争行业企业和位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更为明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荃  张天华  
许多研究发现,中国存在生产率低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另一种重要选择,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本文使用中国2006—2012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对这一问题从对外直接投资类型、企业性质、企业资本密集度、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目的地5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生产率对投资、资源类对外直接投资及国有和有政治关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贸易型、制造型、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投向低收入东道国的企业而言,生产率均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此外,本文也发现,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和范围也有显著正向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祝继高  梁晓琴  曲馨怡  
在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新背景下,标准互联互通这一制度性保障措施能否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力量?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标准互联互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获得ISO标准认证与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和范围均显著正相关,且这一效应在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通过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发现获得ISO标准认证可以缓解政治风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表明标准“软联通”可以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还发现标准互联互通能够有效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慧敏  刘辉煌  
本文采用2005—2011年企业微观数据,基于倾向分值匹配方法估计境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及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技术效率,且对外投资的积极作用甚至存在于企业跨国投资之前。考虑到投资区位及企业性质的差异,本文对境外投资企业进一步细分,结果显示投资于发达国家的企业比仅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效率改进,而民营对外投资企业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该结果说明建立境外子公司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政府"走出去"政策提供有力的微观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任俊林  
资源税由从量计征转为从价计征的改革是绿色税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研究对资源税改革政策效果的量化评估还不尽完善。文章将2010年自新疆试点并逐步推广的原油和天然气由从量转为从价的改革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就资源税改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展开研究。理论方面,从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资源税改革影响企业OFDI的作用机制。实证方面,以2005~2015年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手工整理的企业OFDI数据集,选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源税改革对企业OFDI具有正向激励作用,来自虚拟实验组、虚拟政策时点、PSM-DID方法、替换关键衡量指标以及普通双重差分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源税改革对企业OFDI的影响会因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类型而有所差异;机制检验显示,资源税改革的OFDI激励作用通过提高生产成本和促进技术创新活动两条路径得以实现。文章不仅为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增加了新的证据,而且为深化税制改革方案促进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浩   商辉   孙乾坤  
本文利用外商投资审批(备案)数据库识别了企业参与合资的行为,进而研究了参与合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事实分析表明:2004—2013年近14%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之前,与外国投资商共同出资设立了在华合资企业,即参与了合资;参与合资的企业更多投资到信息不对称的远距离地区和生产率门槛较高的发达经济体。计量分析发现:参与合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缓解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参与合资通过信息传递和技术溢出机制发挥作用。在与发达经济体投资商共同投资、投资长期运营的合资企业和控股合资企业等情境下,参与合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大。本文拓展了国际化进程理论相关研究,为中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韩丰泽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推演企业使用互联网对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基于2004—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名录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使用邮箱或网址接入互联网均可以增加企业OFDI的概率和次数,以促进企业OFDI;(2)这种促进作用可以通过促进出口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机制实现,其中促进出口机制发挥的作用更明显;(3)由于边际效应的存在和融资环境的不同,互联网对企业OFDI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