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0)
2023(5052)
2022(4033)
2021(4031)
2020(3317)
2019(7763)
2018(7468)
2017(13995)
2016(7362)
2015(8500)
2014(8208)
2013(8488)
2012(8006)
2011(7618)
2010(7448)
2009(7171)
2008(7271)
2007(6162)
2006(5628)
2005(5195)
作者
(21068)
(17732)
(17581)
(16974)
(11304)
(8479)
(8015)
(6858)
(6760)
(6221)
(6068)
(5903)
(5897)
(5702)
(5599)
(5382)
(5276)
(5049)
(5041)
(4707)
(4428)
(4272)
(4142)
(4059)
(3927)
(3891)
(3795)
(3538)
(3533)
(3530)
学科
(39246)
经济(39216)
管理(22361)
(19386)
方法(18209)
数学(17013)
数学方法(16965)
(14883)
企业(14883)
中国(13360)
(9977)
贸易(9970)
(9866)
(9451)
(8047)
关系(6957)
(6560)
环境(6548)
资源(6038)
(6016)
金融(6016)
(5889)
(5885)
财务(5882)
财务管理(5877)
(5801)
(5800)
银行(5799)
业经(5766)
(5750)
机构
大学(117459)
学院(112562)
(61291)
经济(60586)
研究(45168)
管理(43313)
理学(37130)
理学院(36756)
中国(36444)
管理学(36420)
管理学院(36207)
(26134)
(25525)
科学(23401)
(22508)
财经(21472)
经济学(21046)
研究所(20501)
(19929)
经济学院(19036)
中心(18867)
北京(17139)
财经大学(16303)
(15929)
(14450)
科学院(14338)
(13840)
(13468)
师范(13401)
研究中心(13119)
基金
项目(73878)
科学(59757)
基金(58375)
研究(54034)
(51276)
国家(50956)
科学基金(43400)
社会(38377)
社会科(36712)
社会科学(36701)
基金项目(29685)
自然(26371)
自然科(25670)
自然科学(25661)
自然科学基金(25272)
资助(25126)
教育(23728)
(23014)
(21032)
编号(19318)
(19144)
中国(18992)
国家社会(18147)
教育部(16791)
重点(16678)
(16022)
成果(15979)
人文(15377)
(14686)
社科(14580)
期刊
(62666)
经济(62666)
研究(37178)
中国(22189)
(19151)
管理(16579)
科学(15971)
学报(15638)
(12242)
大学(11885)
财经(11682)
经济研究(11563)
(11184)
金融(11184)
(11181)
学学(10959)
国际(10948)
(10222)
世界(9393)
问题(9175)
农业(8935)
技术(7765)
资源(7206)
教育(6709)
业经(6517)
技术经济(6376)
(6327)
统计(5670)
图书(5669)
(5385)
共检索到17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白俊红  刘宇英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不断增加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基于中国分省份面板数据,在测度各地区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指数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并且地区间有明显的差别;资源错配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过去的资源错配会影响当期的资源错配水平;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改善了中国整体资本和劳动力的资源错配,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在替换不同的资源错配衡量指标之后,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林燕   潘子纯   魏凤  
研究双向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对于优化中国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31省(市、自治区)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各省(市、自治区)历年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指数的基础上构建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SDM模型,分析外商投资、对外投资与双向投资协同发展分别对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商投资会加剧资本错配,但能改善劳动力错配,对外投资能同时改善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双向投资协同发展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替换指标及样本后结果仍然稳健;(2)双向投资能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效应对资本与劳动力错配产生影响;(3)双向投资对东、中、西部地区以及资源配置不足和配置过度地区资本与劳动力错配的影响存在差异;(4)双向投资对劳动力错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高于直接效应。基于此,提出坚持吸引外资并鼓励企业“走出去”、制定差异化的双向投资发展策略、发挥双向投资对资源配置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田素华   熊琴  
本文使用多个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和多种异质性稳健估计方法,识别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污染排放的因果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显著降低其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并且,在降低COD排放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总产出。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主要通过到环境规制更严格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以及促进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拓展边际来实现减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才国伟  杨豪  
本文旨在探讨不断涌入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有助于改善中国要素市场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基于1998—2013年制造业企业数据,在测算各地区各产业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基础上,本文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市场扭曲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存在非对称影响,对资本市场扭曲的矫正作用要远高于劳动力市场。在更换外商直接投资和要素市场扭曲的度量指标以及考虑遗漏变量问题之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市场扭曲的影响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地区经济环境、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是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缓解政策扭曲等途径来矫正资本市场扭曲,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要素市场,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和利用好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冀相豹  王大莉  
本文基于异质性贸易理论,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中介,全面分析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使用企业数据进行系统性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错配对OFDI具有制约性作用,政府补贴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负面效应;生产率在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影响OFDI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传导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OFDI的具体影响作用因企业所有制、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以非国有制企业和隶属于高资本密集度、高科技创新度行业的企业最为显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冀相豹  王大莉  
本文基于异质性贸易理论,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中介,全面分析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使用企业数据进行系统性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错配对OFDI具有制约性作用,政府补贴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负面效应;生产率在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影响OFDI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传导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OFDI的具体影响作用因企业所有制、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以非国有制企业和隶属于高资本密集度、高科技创新度行业的企业最为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世明  黄婧涵  
本文利用2006—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持续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样本OFDI促进了持续创新,但区域差异显著,OFDI显著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持续创新,而对东部地区持续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在全国样本门槛效应检验中,随着OFDI规模的逐渐增长,OFDI对持续创新的影响不断减弱。适度规模的研发投入和适度的制度水平对OFDI与持续创新关系的影响最显著;分区域进行门槛效应检验后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均不存在制度水平的门槛效应。东部地区在OFDI规模约束下与全国样本结果类似。中部地区随着OFDI规模和研发投入的增长,OFDI对持续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西部地区随着OFDI规模的增长,OFDI对持续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且正向影响在减弱,随着研发投入中研发经费的增加,OFDI对持续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强  刘海峰  汪冬华  徐驰  
在以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中,通常使用的是笼统的宏观统计数据,没有对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区分,因而一定程度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精确性。本文采用拓展的LP模型,将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独立的变量,利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研发投入、商品进口、外商来华投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其它对外直接投资均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其中外商来华投资的影响显著高于其它因素,国内研发投入和商品进口的影响居中,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其它类型对外直接投资也都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但程度均较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亮  吴澄明  李昊匡  许瑞昕  宋怡雯  
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始终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话题,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利用除金融业以外的17个行业层面数据,测度了资本与劳动力生产要素的错配指数,进而验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资源错配改善方面可能存在的三个理论假说。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使行业内资本要素的配置得到了改善,但是劳动力要素配置状况反而出现不当,2013年前后时间异质性检验、按资本密集度分组检验及内生性检验中的结果依然稳健。这项研究为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的建设、支持企业深度“走出去”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与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寻菊贤  
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寻菊贤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的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从1979年以来,年均增长35%以上,但是,与同期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投入相比,则国内引进外资和海外投资的比例仅为1∶0.037,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1∶1....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国云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在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产业选择上应以资源开发产业和劳动密集-技术成熟产业为主;针对未来的长远发展,中国应大力发展对海外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最后,本文给出了发展海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群英  
文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及投资地区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少 ,这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 ,应该改善和创造条件 ,发展和扶植对外直接投资 ;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则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一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2004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迅速增长,成为东道国政府与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现象。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成为对外投资大国,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外汇储备快速积累,尤其是外汇储备投资回报低下。中国企业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存在一个生命周期,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逐步从获取战略资产到提高生产效率再到占领当地市场。文章建议,一是考虑尽快取消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二是支持国有企业走出去宜审慎并有选择性;三是应更多地鼓励能够帮助国内产业升级的对外直接投资;四是政府功能要从管制转向提供服务与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新蜀  韩俊杰  
利用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空间滞后(SAR)模型,在国内市场一体化视角下实证考察了OFDI对母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污染在空间上存在"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的现象。(2)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恶化了母国本地环境,对邻近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3)国内市场一体化引致的商品和要素在区域间流动成本的变化会作用于企业OFDI的动机,恶化了母公司所在地生态环境,对邻近地区环境的改善效果也有待商榷。(4)进一步分市场研究发现,各市场一体化与OFDI对母国环境的交互项均加强了污染物排放,但影响机制存在逻辑异质性,前者的高一体化程度加剧了OFDI对母国环境的恶化效应,后者的低一体化程度抑制了OFDI对母国环境的改善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应武  刘凌博  
基于2009~2018年世界123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样本中,一国的营商环境前沿距离得分能显著促进该国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将营商环境指标更换为得分排名上述结论也稳健;进一步区分营商环境子类指标的异质性影响时,登记财产、执行合同、办理破产这三项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按发展程度对经济体进行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仅在发展中经济体显著为正,在发达经济体中上述关系不成立。此外,营商环境改善通过降低风险这一间接机制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中国未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资和开放策略提供了实证支撑和改善营商环境的发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