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7)
- 2023(10071)
- 2022(9001)
- 2021(8597)
- 2020(7252)
- 2019(17052)
- 2018(17013)
- 2017(33393)
- 2016(17899)
- 2015(20170)
- 2014(20255)
- 2013(20012)
- 2012(18406)
- 2011(16376)
- 2010(16195)
- 2009(14775)
- 2008(14527)
- 2007(12433)
- 2006(10843)
- 2005(9327)
- 学科
- 济(72575)
- 经济(72501)
- 管理(50933)
- 业(48869)
- 企(41400)
- 企业(41400)
- 方法(36507)
- 数学(31362)
- 数学方法(31038)
- 贸(22380)
- 贸易(22369)
- 易(21706)
- 财(18748)
- 农(17295)
- 中国(16328)
- 学(15252)
- 业经(14937)
- 地方(14634)
- 务(12894)
- 财务(12837)
- 财务管理(12820)
- 理论(12289)
- 企业财务(12133)
- 农业(11369)
- 和(11355)
- 技术(11151)
- 环境(10885)
- 制(10870)
- 关系(9797)
- 融(9722)
- 机构
- 大学(257288)
- 学院(254220)
- 管理(104171)
- 济(103683)
- 经济(101549)
- 理学(91350)
- 理学院(90411)
- 管理学(88907)
- 管理学院(88480)
- 研究(83012)
- 中国(59016)
- 京(53855)
- 科学(51043)
- 财(45084)
- 所(41210)
- 业大(38186)
- 农(38185)
- 研究所(37761)
- 财经(37225)
- 中心(36569)
- 江(34477)
- 北京(33978)
- 经(33843)
- 范(32230)
- 师范(31926)
- 院(30645)
- 经济学(30271)
- 农业(30151)
- 州(28566)
- 财经大学(27875)
- 基金
- 项目(177985)
- 科学(138950)
- 研究(130319)
- 基金(129073)
- 家(112019)
- 国家(111121)
- 科学基金(95303)
- 社会(80617)
- 社会科(76448)
- 社会科学(76427)
- 基金项目(69427)
- 省(68432)
- 自然(63004)
- 自然科(61522)
- 自然科学(61507)
- 自然科学基金(60372)
- 教育(59176)
- 划(57653)
- 资助(53910)
- 编号(53565)
- 成果(42880)
- 部(39664)
- 重点(39168)
- 发(37176)
- 创(36974)
- 课题(35708)
- 创新(34431)
- 科研(34404)
- 教育部(34070)
- 大学(33674)
- 期刊
- 济(107116)
- 经济(107116)
- 研究(73982)
- 中国(39737)
- 学报(39680)
- 管理(36615)
- 科学(35759)
- 农(33514)
- 财(32488)
- 大学(30131)
- 学学(28404)
- 教育(25579)
- 农业(24242)
- 技术(20777)
- 融(18778)
- 金融(18778)
- 经济研究(17719)
- 业经(17169)
- 财经(17064)
- 贸(16706)
- 问题(15388)
- 国际(15163)
- 经(14414)
- 图书(13547)
- 理论(13017)
- 技术经济(12334)
- 科技(12284)
- 业(12184)
- 实践(12126)
- 践(12126)
共检索到358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濛萌 郑舒丹
文章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贸易额的视角出发,运用中日相关数据数据分析了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美、日美贸易顺差额的影响。对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以及中、日两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日本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减少日本出口贸易额,增加进口贸易额并降低日美贸易顺差。我国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减少中美贸易顺差,但我国的进口贸易额并没有因此增加。针对这一结论,借鉴日本相关经验,通过适时适当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在实现转移边际产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赚取国际利润的目标的同时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于津平
本文利用中国与90个国家之间的面板数据,对贸易壁垒与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分析后表明,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两种效应:一是空间效应,即对中国实施贸易壁垒的国家较未实施的国家会显著引发中国对该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二是时间效应,贸易壁垒实施5~7年后将显著诱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关键词:
贸易摩擦 贸易壁垒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丽娜
从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关系一直趋好。但近两年来,双方贸易摩擦明显增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对华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不平衡问题、对中国加入WTO承诺履行的批评以及对华出口管制等问题,构成了中美经贸关系中摩擦加剧的焦点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永安 吴飞飞
本文在Joséand Jean(2015)的出口产品质量选择模型基础上,构建两国三种产品的出口博弈模型,引入国际市场不同国家同质产品竞争效应,基于企业出口遭受反倾销的视角探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能否缓解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并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匹配的细分产品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产品为低端产品或处在中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减少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当产品质量处于中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将会伴随与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加剧,这将会增加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此外,产品质量提升与对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因商品敏感性、企业所有制性质、进口国特征等因素而异。这些发现为当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案件频发并存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维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振 陈鸣
文章先建立了中国企业在面对东道国(地区)反倾销措施时选择继续出口或在东道国(地区)投资生产的理论模型,再对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备案结果公开名录》及TTBD的境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微观数据进行整理,构建出2006~2015年中国对29个国家(地区)的11个制造业行业的投资及这些国家(地区)对应行业对华反倾销存量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地区)对华采取反倾销措施整体上会促进中国制造业对东道国(地区)的投资,但这种影响在不同类型的东道国(地区)、不同类型的行业之间存在异质性,营商环境较好的东道国(地区)相较于营商环境较差的东道国(地区)的反倾销措施更容易促进中国企业对其投资,资本密集型行业相较于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反倾销措施更容易促使中国企业对其投资。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对外直接投资 反倾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文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美国在贸易的发展速度以及增长幅度得到非常迅猛的增长。然而从中国与美国建立贸易关系之后,两国的贸易关系就在摩擦与曲折中不断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更加严重。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焦点主要为贸易赤字、反倾销、技术壁垒等。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因中美贸易摩擦而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基于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征,对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及影响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直接投资 中美贸易摩擦 技术壁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帆 何萍 韩剑
经济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采取何种模式能有效减少贸易摩擦,避免其不断升级,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中国2002—2016年WTO贸易摩擦数据进行了整理,对角色变化、行业特征、贸易摩擦对象、贸易摩擦形式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采用基于引力模型的回归模型,以自由贸易协定为核心解释变量,对贸易摩擦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使得中国与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贸易摩擦的数量有明显减少,但并不能完全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和伙伴国之间贸易摩擦数量存在着负向影响,且这种负面影响更显著地体现在伙伴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数量的减少;对于出口贸易份额越多的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可以更大程度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本文建议加快与重点贸易伙伴国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尽快恢复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贸易摩擦的解决机制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保持适用性和高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雨 戴翔
长期以来,中国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且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已被理论和实践部门认为是促成中国成为全球贸易摩擦最大受害国的主要原因。但是本文利用泊松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揭示:中国出口产品升级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不仅未能有效缓解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反而使之加剧;FDI的大量利用和我国深度融入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对我国遭遇贸易摩擦具有显著促成作用。据此,本文认为不能将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简单归咎于附加值过低和市场集中度过高。我们应从国际分工演进和中国比较优势角度出发,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通过加强政府间沟通、民间游说、国际舆论宣传等措施加以缓解,以免造成政策偏差,妨碍我国开放型经...
关键词:
产品升级 市场多元化 贸易摩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勇 周愚
本文运用异质产品的古诺(伯川德)模型以及将水平、垂直差异化产品纳入D-S模型,分析了战略性出口关税对于出口行业,进口竞争行业以及进口国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将结果与其他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的结论是:我国通过战略性出口关税来缓解贸易摩擦的效果要优于使用其他战略性贸易政策,这有利于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培育出口企业自身能力,并与我国的长期发展目标相吻合。但是战略性出口关税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
贸易摩擦 战略性出口关税 出口结构调整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邓力平 战岐林
在研究我国因贸易顺差过大引起的贸易摩擦时,我们注意到了其中涉及的国内税收因素,并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发现,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的降低对减少顺差有显著作用,而企业所得税变动对外贸顺差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降低税负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从而缓解贸易摩擦,特别是通过降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来加以实现,而企业所得税实际水平可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
关键词:
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贸易摩擦 减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张兴泉
本文通过对1995~2009年间中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进行统计上的比较,结合中美、中日贸易摩擦的状况,进一步证实产业内贸易水平与贸易摩擦之间的反向关系。产业结构的差异对中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消费差异、产业规模差异以及经济外向度差异与两者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而对华FDI与两者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但影响的强弱则大有区别。只有缩小中美两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才能有效提高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并逐步减少中美贸易摩擦。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结构 贸易摩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领
一、中日贸易战概况及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形势 2001年4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和日本国内很多人士的反对,强行宣布自4月23日起至11月8日止的200天内,对我国向日本出口的大葱、鲜蘑菇、蔺草席3种农产品对日出口的超过限额(即大葱5383吨,鲜蘑菇8003吨和蔺草席7949吨)部分分别征收256%、266%、106%的关税。针对日方行为,中国政府不得不宣布于6月22日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移动电话、空调开始加征100%的特别关税。一场贸易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建萍 张乃丽
文章将贸易摩擦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企业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发现山东省的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悖论1"是生产率越高的企业选择出口的概率越大,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越小;"悖论2"是贸易摩擦强度越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平均生产率越高。贸易摩擦使企业选择出口的概率下降,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上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悖论1"。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贸易摩擦 出口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仲鑫 马光明
当前中国正面临金融危机导致的新一轮贸易摩擦,其产生根源是中国对主要出口国不断加剧的贸易失衡。而传统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对缓解贸易失衡均有一定局限性。许多国际经济学经典模型都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具有减小投资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同时,一个基于协整技术的贸易差额决定模型证明,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减小日美贸易顺差具有显著作用。我国可以利用当前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大量累积和世界范围内的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等机遇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企业国际化的同时适当缓解贸易失衡以应对贸易摩擦。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