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0)
2023(16837)
2022(14588)
2021(13693)
2020(11573)
2019(26717)
2018(26262)
2017(51136)
2016(27356)
2015(30838)
2014(30550)
2013(29899)
2012(27179)
2011(24133)
2010(24273)
2009(21685)
2008(20956)
2007(18198)
2006(15656)
2005(13394)
作者
(77282)
(64566)
(63922)
(61068)
(41126)
(31082)
(29123)
(25437)
(24448)
(22923)
(21862)
(21585)
(20489)
(20396)
(20023)
(19676)
(19301)
(19060)
(18607)
(18411)
(15888)
(15642)
(15616)
(14817)
(14481)
(14244)
(14220)
(14011)
(12987)
(12680)
学科
(110067)
经济(109955)
管理(81018)
(78286)
(65901)
企业(65901)
方法(55239)
数学(48834)
数学方法(48049)
(29478)
(28141)
中国(27243)
业经(23560)
(23324)
贸易(23313)
(22732)
(22287)
技术(21087)
地方(21032)
农业(19081)
(19045)
财务(18953)
财务管理(18916)
理论(18890)
企业财务(17944)
(17638)
环境(16433)
(16418)
(14953)
(14644)
机构
大学(384104)
学院(382842)
管理(155022)
(152909)
经济(149721)
理学(135882)
理学院(134421)
管理学(131599)
管理学院(130906)
研究(123020)
中国(89741)
(80571)
科学(76959)
(68412)
(60247)
(59393)
业大(58317)
中心(56307)
财经(55952)
研究所(55159)
(54128)
(51131)
北京(50104)
(49402)
师范(48915)
农业(46513)
经济学(46248)
(45598)
(43845)
经济学院(42069)
基金
项目(270902)
科学(214444)
基金(198293)
研究(195209)
(173295)
国家(171943)
科学基金(149294)
社会(123139)
社会科(117006)
社会科学(116971)
(105511)
基金项目(105354)
自然(99395)
自然科(97218)
自然科学(97198)
自然科学基金(95430)
教育(91361)
(88889)
资助(82601)
编号(78884)
成果(61784)
重点(60317)
(59765)
(56834)
(56516)
课题(53776)
创新(52966)
科研(52181)
教育部(51694)
国家社会(50834)
期刊
(156741)
经济(156741)
研究(107023)
中国(67874)
学报(60369)
管理(56309)
科学(55669)
(52388)
(52240)
大学(46450)
学学(43760)
教育(42434)
技术(37402)
农业(36746)
(28407)
金融(28407)
财经(26381)
经济研究(25573)
业经(25354)
(22516)
问题(20817)
技术经济(20121)
(19652)
科技(19281)
图书(19272)
统计(18765)
(18089)
(17485)
理论(17327)
(17319)
共检索到541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邱丽萍  叶阿忠  
采用201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性,基于C-H模型构建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的空间关联性;②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即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促进—抑制—促进的三阶段现象;③分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抑制",原因是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朝向发展中国家,投资项目集中于非技术领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叶阿忠  林小伟  刘卓怡  
以中国各省份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以及基于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对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较低时对技术创新有扼制作用,当FDI较高时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当FDI的对数值超过门槛值6时,FDI的增加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叶阿忠  林小伟  刘卓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书胜  李斌  
文章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差距和技术研发强度为吸收因素构建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并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差距和技术研发强度阀值转换条件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平滑转换机制效应;在参数异质性假设条件下,中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上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蒋瑛  贺彩银  
本文从人力资本门槛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不仅直接显著地促进全国层面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且作为吸收能力,人力资本在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过程中存在双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由低到高,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从不显著到逐步增强,呈现近似"J"型的非线性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立广  尹灵秀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我国行业的面板数据,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的方法测算中国八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GMM方法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导的国际研发存量和我国的研发存量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这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便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各相关行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途径传导的国外逆向技术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国内研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霞  
本文利用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与长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总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而长期内只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长期逆向技术溢出还存在着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柏福  刘舜佳  
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方向与其物化型资本品输出方向相反,需就OFDI对东道国及母国溢出的技术类型进行区分。本文依据技术分类理论指出OFDI逆向溢出非物化型技术,并基于非物化型技术空间扩散属性,将Pottelsberghe and Lichtenberg(2001)的OFDI逆向技术外溢效应检验模型空间扩容,以中国30省2002-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OFDI两阶段逆向技术外溢:进口贸易和FDI首阶段的局域技术外溢效应强于OFDI首阶段的局域非物化型技术外溢效应,OFDI在中国内陆区域间产生的二阶段广域非物化型技术外溢效应强于进口贸易和FDI的二阶段广域非物化型技术外溢效应,结论在置换6种不同空间权重后具有稳健性。基于研究结论,我们建议"走出去"优先"引进来",并从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本积累三方面完善非物化型技术空间溢出所需的软、硬件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东道国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R&D经费投入和居民专利申请数量表征的东道国创新水平和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征的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越健全,越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的逆向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则没有对国内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勇超  
笔者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简称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2003年~2012年对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不论全国样本还是分地区检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都是存在的,各地区均跨越了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值;各地区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东部地区由于人力资本及研发资本较为充裕,更容易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琰欣  屈小娥  赵昱钧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非线性的"双重维度",采用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地逆向推动了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这种积极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总体呈现出显著的"U"型非线性特征,且这种非线性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还不太明显,中部地区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吸收能力显著地正向调节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等吸收能力水平达到一定条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驱动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注重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进程等因素的深度融合,可能是新常态下广大中西部地区省份有效摆脱"走出去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以上结论的发现,对新常态下中国更好地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创新效应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唐珮菡  万璐  庞有功  
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近期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升了我国创新能力,并考察不同地区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是否具有差异性。利用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包括: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都成立;自主研发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仍相对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唐珮菡  万璐  庞有功  
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近期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升了我国创新能力,并考察不同地区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是否具有差异性。利用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包括: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都成立;自主研发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仍相对较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但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霞  王学军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新论题,也是中国政府推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预期之一。本文利用2003~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吸收能力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大小。另外,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国内R&D投资促进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同时阻碍了国内技术效率的提高。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