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7)
2023(6666)
2022(5406)
2021(4567)
2020(3700)
2019(8457)
2018(7790)
2017(14558)
2016(7286)
2015(7818)
2014(7384)
2013(7402)
2012(6760)
2011(6015)
2010(6124)
2009(5572)
2008(5634)
2007(5213)
2006(4657)
2005(4312)
作者
(21488)
(18163)
(17813)
(17203)
(11460)
(8602)
(7968)
(6823)
(6571)
(6362)
(6188)
(5872)
(5845)
(5787)
(5592)
(5589)
(5449)
(5356)
(5236)
(4972)
(4493)
(4420)
(4324)
(4111)
(4021)
(3990)
(3937)
(3695)
(3607)
(3477)
学科
(37883)
经济(37861)
(27581)
管理(27537)
(23342)
企业(23342)
方法(16271)
数学(14609)
数学方法(14469)
技术(12457)
(10831)
中国(9136)
(7724)
(7535)
财务(7513)
财务管理(7510)
企业财务(7335)
(7320)
贸易(7310)
技术管理(7261)
(7123)
业经(6992)
地方(6591)
关系(6426)
农业(5767)
(5299)
(5174)
金融(5174)
对外(5121)
环境(5095)
机构
大学(111544)
学院(109310)
(52646)
经济(51841)
管理(44133)
理学(38561)
理学院(38219)
管理学(37647)
研究(37473)
管理学院(37428)
中国(26833)
(23625)
(22537)
科学(19947)
财经(19183)
(17960)
(17577)
经济学(16993)
中心(16529)
研究所(16108)
(15954)
经济学院(15587)
(15032)
业大(14557)
财经大学(14410)
北京(14205)
(14142)
商学(13364)
商学院(13246)
(12921)
基金
项目(75507)
科学(61295)
基金(57314)
研究(55124)
(50144)
国家(49820)
科学基金(43728)
社会(38026)
社会科(36587)
社会科学(36576)
基金项目(29667)
(28141)
自然(27264)
自然科(26763)
自然科学(26758)
自然科学基金(26284)
教育(25575)
(23490)
资助(23006)
编号(20203)
(17467)
国家社会(17248)
重点(17231)
(16593)
(16118)
创新(15566)
成果(15491)
教育部(15453)
人文(14952)
(14733)
期刊
(53019)
经济(53019)
研究(34605)
中国(22085)
(18958)
管理(17900)
学报(15647)
科学(14932)
技术(12995)
大学(12639)
(12416)
教育(12183)
学学(11787)
经济研究(9910)
财经(9878)
(9200)
金融(9200)
农业(8753)
(8611)
(8364)
技术经济(8173)
国际(8056)
问题(6867)
业经(6767)
科技(6074)
统计(6007)
(5981)
(5677)
世界(5493)
(5181)
共检索到165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相东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是将其建设成“创新之路”,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具有对其自身逆向技术溢出和对沿线国企业技术溢出的双重技术效应:一方面,可通过研发溢出、模仿跟随、规模经济、自我选择、资源补缺、后向关联六种效应促进中国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学习、竞争、人员流动三种效应促进沿线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因此,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基本策略,是坚持创新驱动和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一个以中国为枢纽的“一带一路”创新与生产共同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忠民  蒋文静  
"一带一路"倡议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逐年持续增长。但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更多挑战。论文在分析中国企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现状基础上,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对外直接投资策略。认为高质量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应建立差异化的合作路径、完善融资体制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加强对外投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实现与东道国的互利共赢,促进高质量"走出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波  李国英  李冀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开放水平。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制度框架,有利于沿线国家降低税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进而通过改善税收营商环境,显著提高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因而,应继续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合作,帮助沿线国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协定谈判和签署步伐,修订现有已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的不适宜条款;继续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优化中国“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税收服务,为中国企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鹏辉   宋琍琍  
自我国与智利首签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丝路电商”朋友圈持续扩围,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享市场发展红利、拓展数字经济合作的新路径。在美西方构建数字规则“同盟”遏制我国发展空间的背景下,可以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抓手,增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打造制度型开放新平台,推动形成数字国际合作格局,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兰贵良  张友棠  
本文以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为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编制制度质量综合指数,衡量"一带一路"国家制度质量的高低,实证检验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投资效率不高,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道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存在较大差别,制度质量较高的发达国家更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伟  郑林雨  陈胜发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重点逐步转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沿线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提升、市场经济环境更加自由,会正向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扩大投资规模,而法治水平导致的高贸易壁垒会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阻碍作用。此外,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开展投资活动制度偏好具有高城市化率趋向性、弱基础设施规避性、高经济发展质量选择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勇超  
文章把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细分为市场开拓型和贸易寻求型,然后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市场开拓型和贸易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指出了中国在两种类型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引力模型,对中国2005-2014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规避贸易壁垒的动机,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即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另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中长期贸易效应较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勇超  
文章把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细分为市场开拓型和贸易寻求型,然后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市场开拓型和贸易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指出了中国在两种类型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引力模型,对中国2005-2014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规避贸易壁垒的动机,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即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另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中长期贸易效应较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勇超  
文章把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细分为市场开拓型和贸易寻求型,然后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市场开拓型和贸易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指出了中国在两种类型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引力模型,对中国2005-2014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规避贸易壁垒的动机,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即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另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中长期贸易效应较弱,但短期贸易效应十分明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绩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婧  张曙霄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基于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均显著为正,但对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区分投资目标国后发现,中国在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作用,而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进口促进作用。进一步地,将贸易进出口产品区分为初级制成品、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发现中国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的贸易效应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进口规模的促进作用;在新兴经济体则更多地表现为技术制成品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而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的进口存在替代效应。因而,应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实施"因国施策"的贸易策略,实现与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优势互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卫峰  
从投资主体、投资规模、投资方向及投资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当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应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有机结合;应继续加大对周边国家和东亚经济圈、欧洲经济圈国家的直接投资,协调处理好大国间的利益均衡关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发挥中国比较优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春平  潘黎  
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试验构成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顺应了中国现阶段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有鉴于海外长期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沿线各国的政治局势,政府层面的沟通应强调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企业则需要客观评价市场收益与风险、实时监控风险、牢固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卫峰  
从投资主体、投资规模、投资方向及投资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当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应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有机结合;应继续加大对周边国家和东亚经济圈、欧洲经济圈国家的直接投资,协调处理好大国间的利益均衡关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发挥中国比较优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安印  刘博  
在分析“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特征转变基础上,重新分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为了构建更加持续紧密的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特别关注沿线国家在不同时期面临的防控疫情、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减贫合作和实现发展权四个方面的现实利益,在合作时要注重持续性、包容性和系统性。最后从短期、中长期和远期探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能的实现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胤默  张明  王喆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华侨华人商会围绕着“五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型职能日益凸显。当前,华侨华人商会存在民间外交职能有待加强、资金融通有待提高、投资贸易风险信息共享不足、统筹各大商会力量难度较大等问题。绿色发展、“数字丝绸之路”、人民币国际化是华侨华人商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和新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